「我理解,美麗中國至少有三個層面的含義,可以形象地表達爲:『外美、內麗、氣質佳』。『外美』就是生態環境美,這是美麗中國最重要、最顯著,也是最根本的標誌,也就是天藍、地綠、水清,城鄉人居環境優美;『內麗』就是發展的高質量,這是美麗中國的內在要求,也就是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新質生產力、綠色生產力成爲發展的主引擎;『氣質佳』就是制度機制優,這是美麗中國的關鍵支撐,也就是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9月2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描繪了一幅美麗中國的美好場景。黃潤秋表示,生態環境美,即天藍、地綠、水清,是美麗中國最重要、最顯著,也是最根本的標誌。
天藍、地綠、水清,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其中,在持續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方面,作爲國內污水處理領先企業的碧水源(300070.SZ)勇就挑起了「碧水保衛戰」的重擔。
「碧水保衛戰」任重而道遠
國新辦會議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郭芳介紹水環境治理成果時表示,這幾年,持續推進「碧水保衛戰」,重拳減排、鐵腕治污,我國水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重大轉折性變化。2023年,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到89.4%,已經超出「十四五」目標4.4個百分點;長江干流連續四年、黃河干流連續兩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母親河正逐步恢復生機活力。
「不過,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依然任重道遠。」郭芳表示,下一步,將以美麗河湖建設爲重要抓手,加強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督促地方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突出短板,推動重要流域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穩定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讓越來越多的河湖呈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
爲了打好「碧水保衛戰」,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提高水質標準、支持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水資源短缺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如《「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工業水效提升行動計劃》《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等,爲深度水處理技術及產業可觀的發展前景,亦爲相關的行業企業提供了戰略性的歷史機遇,比如上市公司碧水源。
碧水源是環保及水處理領域的行業龍頭,在水處理領域擁有全產業鏈,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處理環保整體解決方案,包括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再生水、自來水、工業廢水及資源化、海水淡化等。在艱鉅的「碧水保衛戰」前,碧水源既是衝鋒者,也是受益者。
「碧水保衛戰」,從國內打到海外
在水處理行業,有一種技術是膜法水處理技術,這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先進水處理技術,是保障水資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過市政污水再生回用、工業廢水處理、城市自來水深度淨化、農村微污染水處理、海水和苦鹹水淡化等手段,可同時解決水污染與水資源短缺問題。
在膜法水處理技術領域,碧水源是行業領頭羊,是集膜材料研發、膜裝備製造、膜工藝應用於一體和數字化水務運營兩大優勢的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膜技術涉及水處理總規模超 2200 萬噸/天,每年可爲國家新增高品質再生水超70 億噸,是我國實現污水資源化的骨幹力量。
碧水源的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首都水系、海河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滇池流域、洱海流域、南水北調丹江口水源地等多地的水環境治理裏,都有碧水源的身影。碧水源還建成了數千項膜法水處理工程、數百個國家水環境重點治理工程、數十座地下式再生水廠、多個高品質飲用水工程和海水淡化工程。
市場不斷外拓的同時,碧水源也不忘「練內功」,堅持科技創新,不斷鞏固膜全產業鏈,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攻關,強化創新體系。比如,上半年,碧水源開發出高脫鹽率、低能耗、低溶出的超純水反滲透膜SC系列,應用於電子、半導體、食品、醫藥等行業領域的超純水製備,這打破了半導體膜的國際壟斷,加快了高端膜材料國產化替代進程,有效解決了「卡脖子」問題。
碧水源的「碧水保衛戰」還不僅僅侷限在國內,海外業務同樣可圈可點,其塞爾維亞紫金礦業膜法水處理項目實現了工業零排業務「出海」,膜產品出口至阿聯酋、墨西哥、意大利、土耳其、印度等多個國家,經營網絡遍及俄羅斯、比利時、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碧水源更是憑藉領先的膜技術獲得了中國香港共享基金會的認可,助力其全球首個「潔淨飲用水項目」落地東帝汶,爲東帝汶民衆提供潔淨的飲用水。據介紹,未來,碧水源還將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產品優勢、服務優勢,攜手共享基金會,助力解決全球貧困地區飲用水安全衛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