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赛力斯汽车注册资本增至近百亿,不做华为“代工厂”,靠问界冲击百万销量

賽力斯汽車註冊資本增至近百億,不做華爲「代工廠」,靠問界衝擊百萬銷量

時代財經 ·  11:45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趙昱

天眼查信息顯示,近日,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下稱「賽力斯汽車」)發生工商變更,註冊資本由49.6億元增至99.6億元,增資50億元。賽力斯汽車是賽力斯旗下全資子公司,註冊於2012年9月,經營範圍爲研發、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等,主要負責集團旗下整車業務。

根據賽力斯(601127.SH)此前公告,增資的目的是爲增強賽力斯汽車的資本實力,滿足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需要,資金來源則是集團自有資金。

big圖源:AITO汽車官方微博

增資、入股引望、收購問界商標、入手超級工廠、成立汽車銷售公司......自上半年實現扭虧以來,賽力斯方面展現出了更強的野心,在與華爲加深合作的同時,也在尋找自己的路。8月下旬,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曾公開表示,力爭三年實現問界年產銷百萬量級目標。

品牌獨立還是深化合作?

近兩個月,賽力斯動作頻頻。

8月,其先以115億元的對價購買華爲持有的引望10%股權,再斥資25億元從華爲方面受讓問界系列商標。

進入9月,賽力斯於9月13日宣佈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作價81.64億元購買龍盛新能源100%股權,以獲取龍盛新能源持有的、用於生產問界系列車型的超級工廠。而此前,其主要通過租賃獲得該工廠使用權。9月24日,賽力斯在無錫成立汽車銷售公司,註冊資本300萬。

賽力斯的一系列動作也引發了外界對於其是否要獨立發展的討論。儘管賽力斯和華爲方面均表示雙方的合作仍在加深,但業內的議論之聲並未就此消弭。

以轉讓商標事件爲例。根據官方說法,這一動作是爲了「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關係,助力賽力斯汽車把AITO問界打造爲世界級新豪華汽車領先品牌」,然而市場上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解讀。一說,受讓商標有助於賽力斯汽車擺脫「代工廠」的標籤,增強其品牌影響力,規避潛在法律風險,便於整合品牌資源;另一說,華爲準備在問界品牌的經營上「退居二線」,讓賽力斯方面採取主動權。

實際上,品牌獨立與深化合作並不矛盾。其背後邏輯在於,入股、回收商標、購置工廠等事項落定後,賽力斯和華爲將分列產業鏈上下游,業務重疊減少,利益更趨一致。

在張興海看來,目前雙方的合作早已不止於共同造車,而是建立了「業務+股權」的合作關係。

在問界之後,智界、享界、尊界也在複製這條已經被證實過成功的市場路徑。或許正如華爲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在今年早些時候所言,華爲精力有限,目前將只聚焦在「四界」品牌上。接下來,重新定義客戶關係、多元化生態合作、面向所有車企做生意,將是華爲汽車業務的主要思路。

問界距百萬銷量還有多遠?

上半年,賽力斯剛剛實現扭虧。基於盈利情況,其投資動作可謂是大開大合。

根據賽力斯公佈的業績,上半年其營業收入約爲650.44億元,同比增長489.58%;歸母淨利約爲16.25億元,較去年同期13.44億元的歸母淨虧實現轉正;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爲163.60億元。其中,賽力斯汽車的營收就達到617.37億元,約佔集團總收入的近95%。

對比來看,投資引望的115億元、購買超級工廠的近82億元和增資子公司的50億元分別相當於賽力斯歸母淨利的7倍、5倍和3倍。

略顯「激進」的投資動作也反映出其對未來的看好。

自問界新M7於2023年12月上市以來,問界系列車型交付量完成逆襲。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8月,賽力斯汽車旗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27.93萬輛,同比增長381.75%;其中,問界新M7和問界M9的銷量佔比在九成左右。

問界新M7瞄準的25萬-35萬元家用SUV市場,不僅有豐田漢蘭達、大衆攬巡、奧迪Q3等老牌熱銷車型,也有特斯拉Model Y、理想L7、小鵬G9、騰勢N7等新玩家。而問界M9則面向50萬級這一價格區間,面對寶馬X5、奔馳GLE、奧迪Q7、沃爾沃XC90、理想L9、蔚來ES8等強勁對手。

過去,問界品牌頭頂華爲光環打開市場。但隨着華爲與更多車企達成合作,華爲的技術標籤依舊亮眼,卻不再獨家。相較於有鮮明標籤的競爭對手們,問界還在尋找除「華爲賦能」外的其他鮮明亮點。

9月26日,賽力斯宣佈與華爲合作打造智能充電網絡。張興海也嘗試打出服務質量牌,表示「問界要探索服務無人區」。但隨着行業競爭日益加劇,消費者對車企的要求也有所提升,過去有增值屬性的服務現如今也變得常規化。

在問界產銷量達到百萬之前,賽力斯汽車還是很多事要做。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