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美科技巨头如何“花钱”?

中美科技巨頭如何「花錢」?

財華社 ·  09/17 18:52

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已經或即將進入降息周期。即便如此,高利率仍會持續一段時間,意味著資金的成本依然高企。

與過去依賴重投資、重資產的工業經濟不同,現在主導GDP增長與就業的科技巨頭們通過更高效的科技生產力囤積了大量的現金,蘋果(AAPL.US)、微軟(MSFT.US)、谷歌(GOOG.US)、亞馬遜(AMZN.US)、Meta(META.US)和特斯拉(TSLA.US)於2024年6月末合共持有4,159.61億美元的現金,比英國一年的GDP還要高。

在當前的高利率環境下,它們如何處置這些資金?

同樣,中國的科技巨頭騰訊(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拼多多(PDD.US)、百度(09888.HK)、美團(03690.HK)合共持有現金及短期投資1.38萬億元人民幣,它們使用現金的手法與美國科技同行有何區别?

派息與回購是主流

不論是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還是美國的互聯網上市公司,近來都熱衷於派息和回購。

微軟近日宣派季度股息每股0.83美元,按季增加8美分或10%,而其截至2024年6月末止的財政年度,已支付了218億美元股息,若其接下來的季度股息均調增10%,或意味著其未來的股息收益率上升至0.75%。

另外,微軟董事會還批準了全新的600億美元股份回購計劃。值得留意的是,於截至2024年6月末止的財政年度,微軟就以120億美元回購了32百萬股,其原來的600億美元回購項目仍有103億美元的回購額度尚未動用,兩者相加意味著未來微軟有超過700億美元的回購額度可供調配,相當於其當前市值3.21萬億美元的2.19%。

當然,說到回購,最狠的還是蘋果。蘋果這兩年實行現金中性,也就是說,將來自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入,在扣除必要的運營和資本開支後,全部用來回饋股東。財華社根據其現金流量表估算,於截至2024年6月末止的12個月,蘋果派息合共支出了152億美元,回購合共用了909億美元,兩項加起來有1,061億美元,相當於其市值3.29萬億美元的3.22%。

從收益率來看,股東回報率最高的還是谷歌,谷歌-C於截至2024年6月末止的12個月已支付股息25億美元,回購用了634億美元,兩項相加大約相當於其市值1.96萬億美元的3.36%,見下表。

big

中國的科技巨頭也熱衷於派息和回購。這方面阿里巴巴(BABA.US)最慷慨。在2024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就合共斥資106億美元,合共回購超過11億股普通股,這一回購金額相當於其當前美股市值2,003.83億美元(按現價83.60美元計算)的5.29%。

截至2024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還有261億美元的回購額度,有效期至2027年3月,相當於其當前市值的13.03%,這還不算阿里巴巴的潛在派息。

於截至2024年3月末的財政年度,阿里巴巴宣派定期現金股息每股0.125美元和特别股息0.0825美元,合共0.2075美元,大約相當於阿里巴巴現價83.60美元的0.25%。

騰訊與美團也不遑多讓。Wind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騰訊和美團合共總回購金額達到824億港元和273億港元,相當於其當前市值3.55萬億港元(按現價380.00港元計)和7,522億港元的2.32%和3.63%,相較於阿里巴巴豐厚的回購和派息還是略顯遜色。

投入研發,AI或為主流

從運營開支來看,研發依然是中美科技巨頭們的重大投入。

財華社估算,於截至2024年6月末止的12個月,騰訊和阿里巴巴的費用化研發支出分别達到658.42億元人民幣和551.64億元人民幣,佔其總收入的10.44%和5.81%。而相對於收入規模而言,百度的研發投入最大,佔收入比達到17.53%,也就是說百度每100元的收入當中,會將17.53元用於研發。拼多多的研發投入最低,但營銷投入最高,佔收入的比重高達28.64%,這或意味著拼多多在過去12個月仍依靠紅利流量來爭奪市場份額。

big

美國的科技巨頭也大量投入研發,爭相建造自己的AI實力。

從費用化研發開支的規模來看,支出最大的是谷歌,不僅如此,該公司也大幅增加了資本開支,其於2024年上半年就撥出了252億美元的資本開支,較上年同期上升近1倍,以增加對技術基礎設施的投資。谷歌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投資不足的風險要比過度投資大得多,將主要投資AI。

從費用化研發開支佔收入規模來看,投入最大的是Meta,比重達到26.89%。此外,Meta還向上修正了2024年全年的資本開支預算至370-400億美元之間,且預計2025年的資本開支顯著上升,主要投資於人工智能研究和產品開發。

由於華爾街的資本方目前對於人工智能的投入產出比疑慮增加,大舉進行AI投資的科技巨頭股價也跟隨這些疑慮而波動。

big

美國科技巨頭傾向於持現,中國科技巨頭熱衷投資

中美科技巨頭都有龐大的資本開支計劃,以保障其未來的技術競爭力,但不一樣的是,美國科技企業的投資是進行自研或並表收購,而中國科技企業的投資或更多涉及財務投資或戰略投資。

見下圖,除了輕資產的蘋果擁有較大比例的長期投資外,六大科技巨頭都傾向於持現。

big

以騰訊為例,成功孵化的案例包括美團和京東(09618.HK),但這兩家企業都沒有合並到其業績中,而是以長期股權投資的形式入賬,並在它們成熟發展並擁有自己的融資渠道後,獲利出售。好處是能讓騰訊擁有更大的財務及戰略自由度,也便於將創新元素加入其業務生態,而無需承擔整個風投項目失敗對其整體業績報表的風險。

見下表,騰訊的長期投資(賬面值)佔了其資產總值的47.29%,而現金、存款及短期投資佔比則達到21.95%,也就是說該公司有接近七成的資產是現金和投資。阿里巴巴、百度和美團的這類資產也佔了一半以上。拼多多則主要持有現金,其長期投資也主要為持作出售和持至到期的債券,這些資產的共通點是容易變現,這也與拼多多接下來的戰略安排有關,該公司從當前的流量為主轉為質量為主,並為此進行重大投入。

big

總結

儘管中國科技巨頭與美國科技企業在投資與持現方面存在分歧,但是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向研發投入了大量資源,並將繼續通過未來的資本投入來保持科技領先的競爭力。與此同時,它們都將大量的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入用於派息和回購,財華社留意到,部分科技企業用來派息和回購的資金比其資本開支還高出不少,例如谷歌回饋股東的總額達到658億美元,但全年資本開支僅443億美元,這也意味著這些科技巨頭認為其估值被嚴重低估,或比不知道成敗的投資更具吸引力。

降息周期展開後,由於前期的利率依然處於較高水平,短期或不會對科技巨頭帶來太大的影響,但是隨著降息的累積影響釋放,科技巨頭的投資淨回報或將提升,其估值有望得到市場的重新評估。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