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2%至149 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8%至18.1 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微增;毛利率爲41.3%,自2023 年起基本保持穩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5.07 億元,好於疫情前同期平均水平。
國內業務營收73.8 億元,同降5%。1)政府業務端營收同降15%至8 億元。地方政府投資謹慎、傳統行業需求放緩。超長期國債、專項資金帶動應急、交通等行業投資,大華獲變現商機。政策加力和發債進度加快後續有望提升政府支出。AI 應用步入發散期,大華星漢大模型已完成綜合治理、公安等領域開發,更多功能和產品將激發需求。2)企業業務端營收39 億元,同比基本持平,工商企業增長較快,能源板塊保持良好發展,電力、煤炭領域行業數字價值加速釋放,但建築、文教衛、金融等行業較弱。工業感知、智能診斷、數據運維等先進手段已成推動現代工業發展、企業良性發展的關鍵因素,市場前景廣闊。3)分銷業務受市場需求疲軟影響,小幅下滑,公司繼續優化渠道生態,加大新品投放和加載SMB 智能化解決方案。
海外業務營收同增9%至74.9 億元,佔比首超50%。其中,拉丁美洲主要國家、大歐洲地區增長較快。海外業務將繼續聚焦渠道下沉,拓展集成商客戶,推廣平安城市、智能交通、能源、樓宇、教育等行業解決方案,拓展較大潛力的數通、消防、門禁、熱成像等新業務。公司將採用「一國一策」 來解決製造和供應問題。
創新業務營收同增9%至24.6 億元。華睿的業務圍繞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上半年受到企業客戶投資謹慎的影響,業績有所承壓,未來會加強新產品研發,補齊產品系列,助力大華從客戶的邊緣系統切入到核心業務系統。華銳捷所在的汽車電子行業競爭激烈,其前端產品以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爲主,但新客戶的車規認證通常需要1-2 年時間,距新車型量產還需時間和過程,下半年後裝產品有望藉助國內和海外的營銷平台實現較快增長。子公司華感聚焦熱成像技術,上半年在應急行業參與了數個招投標工作,預計下半年會有較多的項目落地來支撐其業績增長。
我們預測公司24-26 年每股收益分別爲1.06、1.31、1.50 元(原24-25 年預測分別爲1.43、1.78 元,主要調整了營收和部分損益項),根據可比公司24 年平均20 倍PE 估值,給予21.20 元目標價,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行業需求不及預期;AI 大模型落地不及預期;海外業務不及預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