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盒马再寻路

盒馬再尋路

雪豹財經社 ·  09/11 13:12

阿里近期動作頗多。

淘寶接入微信支付即在此列。淘寶日前發佈公告,預計9月底全量接入微信支付。微信則稱,目前與淘寶平台商戶的功能適配正在開通中。自2023年微信允許跳轉淘寶後,這是阿里與騰訊互通合作的又一大步。

同屬零售業務,且是新零售領域一支關鍵力量的盒馬亦備受矚目。

需要看到的是,盒馬在國內部分城市呈收縮態勢。

以大連爲例,盒馬於2019年至2021年陸續開出錦輝、金州、中山、西崗4家門店,金州店已於2023年7月閉店,中山店、西崗店已分別於2024年3月和8月閉店,如今最早開出的錦輝廣場店已於近日變更爲大潤發門店。

還有瀋陽,瀋陽唯一的盒馬門店已於2024年8月改爲大潤發門店。另外海口海秀店、國貿店已分別於8月8日和9月9日停業,三亞唯一的盒馬門店將於9月26日變更爲大潤發門店。

但盒馬擴張的腳步並未放緩。

官宣數據顯示,2024年7月,盒馬全國門店數量超過400家。據阿里業績,2024財年,即截至自然年2024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盒馬門店數量約360家,整體GMV(商品交易總額)超過590億元;2023財年,即截至自然年2023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盒馬門店數量約300家,GMV達550億元。

單論門店數量,盒馬2023財年至2024財年淨增了60家,而2024自然年不到半年時間已淨增超過40家。此前盒馬還傳出了重新試點前置倉模式的消息。

與2023年高調的「移山價」不同,換帥之後的盒馬進入了低調加速調整階段,一面關閉低效門店,一面迅速佈局新店。因應國內消費格局的深層次變化及阿里新零售業務走向的不確定性,盒馬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條符合各方期待的長遠發展之路。

模式更迭反覆

依官宣表述,盒馬重啓前置倉是想要基於特定區域需求做定製化服務。

具體來說,盒馬觀察到,即便是門店密集覆蓋的城市,仍存在部分區域因地理位置或人口密度等因素,無法享受到盒馬的即時服務。重啓前置倉,並非像從前那樣「廣撒網」搶佔市場,而是有針對性地擴大「30分鐘送達」便捷服務的地區,以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

但這本質上與之前的「盒馬小站」並無不同。

運營8年,盒馬嘗試過12種不同業態。其基礎業態是「盒馬鮮生」,即超市加生鮮的標準版門店,常見面積3000平至5000平不等。彼時盒馬以坪效遠超傳統大賣場而聞名,盒馬首店即上海金橋門店2016年的營業額爲2.5億元,坪效超過5萬元,而一般大賣場坪效在1萬元至2.5萬元。

這有力對應了馬雲2016年提出的「新零售」概念,也就是用互聯網整合線上、線下和物流,改造傳統零售行業。2017年,馬雲與時任阿里集團CEO張勇現身盒馬金橋門店,爲盒馬造勢。

盒馬自此開啓了以互聯網思維爲綱的快速迭代之旅。

比如2017年便利店熱度走高,便利蜂等新品牌火熱,盒馬就順勢推出「盒馬F2」業態。這種門店是基於辦公室場景下的餐飲便利店,類似便利店加美食廣場的集合體,比一般便利店面積更大,更偏重餐飲,既能「現吃現做」,也能下單後到店自提。

之後熱門的前置倉模式給了盒馬啓發。2019年,盒馬嘗試了小型版社區門店「盒馬mini」、前置倉業務「盒馬小站」、社區菜市場「盒馬菜市」等多種業態。只是這些嘗試未能留存。

前置倉的關鍵問題在於成本。同樣主打前置倉模式的每日優鮮在2019年至2021年累計虧損超過108億元。每日優鮮2021年上市,2023年退市,至今只餘「一地雞毛」。亦於2021年上市的叮咚買菜,2019年至2022年虧損18.7億元、31.8億元、64.3億元和8.07億元,累計虧損超過122億元。而盒馬在2021年就停止了盒馬小站的運營。

當海外零售巨頭山姆、Costco積極拓展中國市場時,盒馬亦於2020年開出「盒馬X會員店」,對標山姆。2021年,盒馬推出了主打社區團購的「盒馬鄰里」和以售賣盒馬鮮生門店臨期商品的折扣店「盒馬奧萊」。

據官網信息,目前盒馬維持運營的業態僅有4種,即盒馬鮮生、盒馬X會員店、盒馬鄰里和盒馬奧萊。原先廣泛鋪開的盒馬鄰里也已收窄運營範圍,撤出了北京、西安、成都、武漢等城市,僅剩上海與嘉興兩座城市仍在運營。

策略過於靈活,難免影響用戶信心。

會員制的變化頗爲典型。盒馬X會員店的基礎會員費爲每年258元,權益與其他倉儲制會員超市相似,且會員日有88折優惠。2023年7月,盒馬啓動「移山價」活動,以此劍指山姆。之後,盒馬又進行「折扣化變革」,將商品折扣範圍進一步擴大,還通過「線下專享價」下探價格。這些普通門店的優惠顯然與X會員店付費會員體系價格優惠地位相沖突,一度引發會員不滿。2023年底,盒馬宣佈取消會員制。

如今風向則已調轉。2024年3月,盒馬原CEO侯毅卸任,CFO嚴筱磊成爲CEO。1個月後,盒馬便宣佈恢復會員制,新增了部分會員權益,並將原先上調至99元的免運費條件下調至49元。

內部博弈細節難爲外人所知,但向來以敢說聞名的侯毅靜默許久,才於2024年8月發佈朋友圈,表示自己在上海黃浦區開設了一家主打低價海鮮的餐館。

盈利以求「保命」

策略變化源自盈利壓力。

嚴筱磊任CEO後,盒馬開始集中資源拓展基礎店和升級後的盒馬奧萊。原先的盒馬奧萊,如前所述,主營盒馬鮮生未銷售完的部分商品,比如自營品牌「日日鮮」的蔬菜。這些商品初次銷售時價格偏高,只限當日銷售的要求還會導致高損耗率,盒馬奧萊正好可以在商品未變質的情況下承接二次銷售,低價引流的同時能夠降低盒馬鮮生的門店損耗。

升級後的盒馬奧萊則是「NB折扣店」,主打「硬折扣」而非臨期商品。2024年6月,盒馬開放了這種類型門店的加盟。

將基礎門店與不同層級的盒馬奧萊、盒馬鄰里綜合來看,盒馬以大店爲中心進行下沉式輻射,能夠聯動周邊多家盒馬NB自提店、盒馬鄰里自提點等形成社區網絡體系。在加盟機制、小型店面和無店面社區自提點等模式的綜合作用下,盒馬能夠以較低成本實現快速擴張。

這種設置延續了侯毅時期「一大四小」的思路。原先「一大四小」中的「一大」指的是盒馬鮮生標準店,「四小」則爲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F2、盒馬小站。標準店開店成本高、週期長、選址要求高,不利於快速和大面積鋪展,小面積、低成本門店正好能夠予以補充,組合形成密集網絡來覆蓋更廣闊的地域。

盒馬門店最爲密集的上海是個典型樣本。

據海克財經對盒馬官網信息的統計,在上海,盒馬擁有64家大型門店,包括59家盒馬鮮生門店和5家盒馬X會員店,還有超過120家盒馬奧萊門店,超過200個盒馬鄰里的社區團購點位。

折扣化變革也好,現有模式也罷,目的都是控制成本進行擴張。

盒馬創立之初,侯毅用的說法叫做「捨命狂奔」,號稱要開設2000家門店。2018年和2019年,盒馬每年新增門店超過80家。2020年底,盒馬門店總數超過240家。

但隨着阿里集團改革,先是劃分爲四大業務板塊,宣稱多元化治理,後又改爲「1+6+N」,要求的都是業務板塊的獨立運營,自負盈虧。

於是,侯毅將「捨命狂奔」改爲「保命狂奔」,又在2022年1月的致員工信中明確提出「勒緊褲腰帶」,要推動盒馬由單店盈利轉向全面盈利。阿里業績顯示,2022年10月至12月,盒馬錄得雙位數的同店銷售增長。2023年1月,侯毅表示盒馬的主力業態盒馬鮮生已實現盈利。

即便是曾爲會員詬病的「線下專享價」,本質上也是爲了縮減成本:一方面,盒馬想以更低的價格搶佔市場,對壘山姆;另一方面,這種低價使原本高昂的履約成本更難被覆蓋,只能以這種方式促使用戶線下消費。

換帥之後,降本增效的舉措更爲直接。2024年3月之後,部分盒馬門店員工轉向外包,且餐補被取消,部分業務的相關工作人員被裁撤。

相應成效亦頗顯著。多家媒體報道,2024年3月至6月,盒馬第一次實現了淡季盈利,而上一次連續、整體盈利還是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需要說明的是,每年春節之後的兩三個月是傳統超市的銷售淡季,淡季盈利意味着盒馬整體的盈利能力有較大提升。

選項或已更多

阿里對新零售的態度轉變頗大。

組織變革後,阿里將高鑫零售、盒馬、銀泰、阿里健康等業務歸入「所有其他」板塊。業績顯示,截至自然年2024年6月30日止的3個月,阿里該項業務收入470.01億元,同比增長3%,主要由盒馬、阿里健康及智能信息的收入增長所致,部分被靈犀互娛及高鑫零售的收入下降所抵銷;虧損則由自然年2023年同期的17.33億元減少至12.63億元,主要由高鑫零售、盒馬、阿里健康及靈犀互娛的經營業績改善所致,部分被對技術業務的投入增加所抵消。

自2017年阿里大手筆入股及此後大比例增持高鑫零售以來,高鑫零售被阿里寄予了相當期望,但該業務至今沒能拿出足夠亮眼的成績單。2024年初,一度有傳聞稱阿里要出售高鑫零售與盒馬。

阿里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在2024年2月回應投資者時稱,目前阿里的資產負債表上依然有一些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它們並非核心聚焦業務,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但考慮到當前的市場情況,退出可能需要時間去實現。

風口不再,浪潮平穩,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新零售終究要回歸零售本身。

現實已證明,互聯網的「改造」,作用有限:山姆會員店2020年才開始加入線上下單和配送環節,商業模式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Costco更是直到2024年才推出線上平台;即便是根植於互聯網的盒馬,除了線上下單和配送外,亦與傳統超市沒有太大差別——想要壓低價格,同樣需要構建以OEM/ODM(代工和貼牌)爲核心的採購體系,歸根結底要看供應鏈。

譬如山姆熱門產品桂花酒釀大福,每盒售價69.9元,內有16個單個重量約66g的大福。該產品甫一推出就因口味上佳而爆紅,小紅書的相關筆記超過1萬篇。隨後,盒馬亦推出桂花酒釀大福,售價36.9元,每盒9個,單個重量約65g。以單個大福計算,盒馬較山姆便宜0.2元。但這也不妨礙一些網友「吐槽」和「避雷」盒馬的這一單品,他們認爲盒馬該單品從外皮到內餡都與山姆款相差較遠。

另一單品芝士青檸蛋糕情況類似。山姆的芝士青檸蛋糕每盒售價69.9元,內有6個單個重量100g的蛋糕;盒馬每盒售價29.9元,內有4個蛋糕,總重量330g。計算可知,以100g爲單位,山姆的價格較盒馬高出2.59元。一些網友同樣認爲二者口味差距很大,自己更願意選擇山姆的芝士青檸蛋糕。

比較過這兩種芝士青檸蛋糕的甜點師小熊對海克財經表示,二者材料和工藝差異性較大。小熊說,山姆的烘焙類產品的供應鏈在業內處於頭部位置,一般超市很難望其項背;普通甜品店想要做出山姆的同等口味,成本至少高出20%以上,一些小規模的咖啡廳、甜品店甚至會直接採購山姆的蛋糕來分裝售賣,因爲絕大部分顧客不會挑剔其口味。

山姆的成敗亦與供應鏈緊密相關。比如在盒馬「移山價」時期因博弈降價而火熱的單品榴蓮千層蛋糕,山姆的榴蓮千層蛋糕向來以果肉含量高、分量大而聞名,但2024年也因更換了供應商引起用戶不滿。不少用戶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該產品沒有原來的好吃。

盒馬並非沒有自己的優勢品類。比如生鮮,盒馬的確將波士頓龍蝦、帝王蟹等原先昂貴的生鮮產品價格「打了下來」。榴蓮也是一例。2023年10月,盒馬在越南正式掛牌越南榴蓮訂單農業基地。如今盒馬還與多個海外品牌商達成了合作,比如澳大利頭部零售企業Coles的冰淇淋、烘焙等產品均通過盒馬首次進入中國。

相對的長板爲盒馬再戰準備了條件。據阿里業績,2023財年,即截至自然年2023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同期經營1年以上的盒馬門店已經有超過90%實現了正向現金流。調研機構QuestMobile數據顯示,盒馬2023年7-9月平均MAU(月活躍用戶數)爲3673.69萬,2024年4-6月平均MAU已上升至4371.35萬。

透過近期動作不難發現,盒馬已放下對「新零售」之「新」的執念,轉向了更爲務實和精細化的運營策略。

此前的盒馬,時而將目光投向倉儲式會員超市,力圖吸引中產消費群體;時而又轉向社區市場,意在實現遍地開花的佈局。這一過程有其價值,但投入巨大,品牌定位及相應競爭力亦因此有所衝談。

由開而合,由放而收,戰略重整的盒馬,面對內外部環境變化,此刻壓力並不比從前更小,但可能性或許已比從前更多。

*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站觀點。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