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由於上半年電影市場不及預期,導致公司業績下滑。但是一方面,公司在各檔期依然展現了高參與度,發行和出品電影數量進一步同比增長;另一方面,線下演出市場同比高增,抵消了部分電影票務市場的下滑。展望下半年,公司內容儲備豐富,暑期檔票房前二的電影均由公司主發,而國慶檔主發達3 部,跨年檔也已由電影定檔,公司的市場參與度依然較高。同時,我們也看好公司線下演出票務隨市場繼續實現高增長。
我們預計2024-2026 年公司實現淨利潤6.15/9.07/10.45 億元,同比-32.44%/47.40%/15.28%,2024 年8 月28 日收盤價對應PE 爲10.76/7.30/6.33x。
事件
據2024 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21.71 億元,同比減少1.18%;歸公司所有者淨利潤2.85 億元,同比減少29.96%;經調整淨利潤3.52 億元,同比減少22.80%。
簡評
1、票務業務受益線下演出高增,內容業務受參與電影總票房下滑影響
票務業務收入小幅增長,電影同比下滑,但線下演出票務高增。2024 年上半年,在線娛樂票務收入10.46億元,同比增長2.98%。拆分看,電影票務和線下演出票務趨勢不同:
1)上半年電影行業表現不及預期。看行業數據,2024 年上半年電影票房239.03 億元,同比減少9.02%;觀影人次5.50 億,同比減少8.94%,整體表現不及預期。我們認爲上半年電影市場主要受到供給短缺的影響,五一後斷檔現象尤爲明顯。五一假期後至6 月底,票房最高的電影是《雲邊有個小賣部》,僅實現票房4.98 億元,其餘電影票房基本在2 億元以內。
2)但線下演出市場同比高增。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全國線下演出票房190.16 億元,同比增長13.24%。
公司收入增速僅小幅度下滑,低於電影行業下滑幅度。公司在其他線下娛樂場景的佈局,在收入端得到體現。
而預計公司線下演出票務同樣實現高增。據半年報,上半年公司提供服務演唱會超3000 場,包括張學友、劉德華、周杰倫等頭部藝人,GMV 同增約3 倍。
內容業務由於參與電影的總票房下滑受影響,但公司參與電影數量繼續增長。2024 年上半年,娛樂內容服務實現收入10.24 億元,同比減少6.91%。據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發行/出品電影共32 部,同比增加8 部。上半年票房前五的電影中,公司參與其中4 部,分別是主發的《飛馳人生2》和《抓娃娃》,參投的《熱辣滾燙》和《熊出沒·逆轉時空》。
展望下半年,看好線下演出繼續高增,暑期繼續驗證公司高市場參與度:
1)看票務業務,儘管電影暑期檔不及預期,但線下演出依然表現較好。據燈塔APP,7 月全國音樂類演出票房達20.91 億元,同比增長60.97%,觀影人次330.1 萬,同比增長49.91%;而8 月截至27 日兩個指標同樣實現超翻倍增長。而據公司公衆號,暑期公司代理了包括林俊杰、張學友、陳奕迅、Twins、李榮浩等歌手的演唱會,看好線下演出票務的持續高增。
2)看內容業務,公司核心檔期參與度依然較高。目前暑期檔票房前二的電影均由公司主發和參投,分別是《抓娃娃》《默殺》,此外還參與了《解密》《重生》《白蛇:浮生》等電影。國慶已定檔的6 部中,公司主發和參投3 部,分別是《危機航線》《出入平安》《P 計劃》。跨年已有《騙騙喜歡你》定檔。在覈心檔期發行多部電影,並聯合營銷的戰略繼續推進,充分發揮公司宣發優勢,持續關注公司在跨年檔主發電影的定檔進展。
2、財務情況
1)毛利率受益內容製作和發行費用減少,實現同比提升。2024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毛利潤11.6 億元,同比增長5.0%,毛利率53.3%,較去年同期增加3.1pct。降本主要來自內容宣發和內容製作費用的減少,分別同比減少17.2%和47.6%。
2)管理開支平穩,銷售開支增長主要系票補增加。2024 年上半年,公司銷售及營銷開支5.1 億元,同比增長39.9%,主要受票補驅動,與票補相關的營銷及推廣開支同比增長44.28%;一般及行政開支1.8 億元,同比減少1.7%,基本平穩。
投資建議:
由於上半年電影市場不及預期,導致公司業績下滑。但是一方面,公司在各檔期依然展現了高參與度,發行和出品電影數量進一步同比增長;另一方面,線下演出市場同比高增,抵消了部分電影票務市場的下滑。展望下半年,公司內容儲備豐富,暑期檔票房前二的電影均由公司主發,而國慶檔主發達3 部,跨年檔也已由電影定檔,公司的市場參與度依然較高。同時,我們也看好公司線下演出票務隨市場繼續實現高增長。
我們預計2024-2026 年公司實現淨利潤6.15/9.07/10.45 億元,同比-32.44%/47.40%/15.28%,2024 年8 月28日收盤價對應PE 爲10.76/7.30/6.33x。
風險分析
影片票房不及預期的風險、影片未能如期上映的風險、面對劇本殺和其他線下娛樂活動競爭的風險、拍攝進度不及預期導致無法如期上映的風險、內容監管風險、增加監管難度風險、面臨抖音和其他院線自有平台等渠道競爭加劇的風險、生成式AI 技術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技術壟斷風險、生成式AI 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不及預期的風險、版權歸屬風險、深度造假風險、藝人道德風險、影響互聯網內容生態健康安全風險、企業風險識別與治理能力不足風險、用戶審美取向發生變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