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投资的变通之道——如果“逻辑”行不通,试试“反逻辑”

投資的變通之道——如果“邏輯”行不通,試試“反邏輯”

期樂會 ·  07/11 22:41

投資充滿着變化,所謂“以不變應萬變”只是幻想,那些一條道走到黑的人,總是會在某一個時刻遭遇“滑鐵盧”,真正的倖存者都能容納兩種完全相反的邏輯,以便隨時中止或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

未來你將錯在哪裏?

投資邏輯就是你買股票的直接驅動因素。

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基本面好、估值合理只是投資的必要條件,符合條件的公司多了去了,所以通常總有一些直接的因素,比如新產品上市、產能擴大、渠道梳理完成,等等,促使你做出開倉或加倉的決策。

但這還不夠。

認同一個邏輯,只要你認爲有道理就行,但要按一個邏輯去投資,一定要找這個邏輯的“反邏輯”。

比如說,產業趨勢中,下游需求大爆發,企業產能大幅擴張,未來一兩年收入與利潤高增長,這是所有的投資者都喜歡的投資邏輯。

但這個邏輯有一個隱藏的“反邏輯”,因爲景氣是屬於全行業的,龍頭訂單來不及做,向二三線企業滲透,那些以前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小企業重獲生機,一部分企業瘋狂擴產,一部分企業在一些細分領域內擴大優勢,CR3/CR5的頭部企業集中度下降,這些都是高景氣行業的常見現象。

可以想象,兩年後,這個行業將陷入產能過剩,加上一些二三線企業建立了細分市場的優勢,龍頭優勢受挑戰,全行業的競爭格局將變壞。

這種現象,在之前的手機產業鏈、通信等產業多次出現,目前正在鋰電池、光伏和半導體的部分環節展開。

很多人覺得這是兩年後的事,現在考慮太早,但隨着機構投資者佔比越來越高,市場定價的效率也越來越高,幾乎都會在行業最景氣的時候提前演繹“殺估值”,股價滯漲甚至下跌,每季好到爆的業績公佈之時,就是每一個波段見頂的之日。表面上是業績博弈,實際上是市場對未來行業低谷的提前定價。

任何投資邏輯中,都隱藏着對應的“反邏輯”:

研發新產品,其“反邏輯”是研發失敗;

重磅新產品上市,其“反邏輯”是銷售不佳,或者銷售雖好,卻影響了老產品的銷量;

擴大產能,其“反邏輯”是良品率遲遲無法達標;

傍上了大客戶,其“反邏輯”是經營自主權喪失,應收款大增,甚至業績大起大落

……

所以“反邏輯”總結下來就是:既要知道爲什麼投資,又要知道未來最可能“錯在哪裏”。

邏輯和反邏輯——以漲價爲例

企業的任何經營決策都有一定的風險和失敗的可能,一個投資邏輯的“反邏輯”,就是該決策常見的失敗原因,想要找到這個“失敗原因”,就要理解該決策的前因後果。

以我們最喜歡的消費品“漲價”邏輯爲例,很多投資者一看到公司有漲價的跡象,就認爲業績會大增,但“漲價”是一件非常複雜的經營行爲,就算是茅台漲價也會影響消費量,只是不一定影響銷量。所以,漲價邏輯的“反邏輯”並不是漲價失敗影響銷售這麼簡單。

首先要區分工業品和消費品。工業品的“漲價”,只要一紙漲價函通知客戶,通常是事件驅動的投資邏輯,但消費品就沒這麼簡單直接了,大部分商品不會直接漲價,而是有各種變通的方法:

1、升級包裝,新包裝新價格,老包裝老價格但逐漸減少供貨,大部分白酒都是這麼提價的;

2、取消或減少終端促銷活動,以前“買二送一”,現在不送了,相當於提價;

3、主推價格更高的產品,減少低端產品的營銷支持,這是一種比較溫和的漲價;

4、不提高終端價,但提高給經銷商的批價,或降低返點,再通過優化經銷商的數量,在不降低銷量的同時保證經銷商的利益。

消費品漲價邏輯有這些反邏輯。

1、升級新包裝的反邏輯

白酒升級既可以拉動營收和利潤,又可以推動品牌形象升級,是品牌白酒的核心成長邏輯。

那麼,它的“反邏輯”就是新包裝新口味不被接受或定價不當,導致核心客戶轉投其他品牌,或同價位遭遇強有力的競品的狙擊,或者進入了一個其品牌形象無法支持的價格帶,結果都是有價無市,加上老產品銷量下降,最終體現在業績上就是營收利潤雙降,庫存上升,升級失敗。

歷史上,五糧液和瀘州老窖都遭遇過盲目提價的失敗。近幾年,由於白酒的消費升級和茅台的持續漲價留下的空白價格帶,大部分新品升級都是成功的,但未來,如果茅台價格滯漲和消費升級放慢,行業演繹“反邏輯”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2、“減少促銷式”提價的反邏輯

終端直接促銷通常在競爭非常激烈的品類中出現,所以取消促銷的風險很大,除非大部分品牌統一行動,或者CR2的龍頭品牌發動,這一現象通常只在全行業原材料大漲價中出現,且持續性存疑。

由原材料推動的漲價,通常漲幅難以覆蓋成本的上升,“漲價”對業績的影響不是當下,而是在原材料價格回落後,好不容易提價成功的產品當然不會恢復原價,此時,就能推動利潤的上升。格力美的,每一波材料上漲又回落後,才是利潤增速上升的時候。

所以,此類漲價的反邏輯在於漲價使終端銷量下降,導致全行業庫存過高,在上游材料漲價壓力降低時,引發了全行業更大規模的促銷潮。

3、主推高價產品的反邏輯

這一經營行爲在手機中較常見,與白酒類似,風險或“反邏輯”也是高端產品的用戶接受度有限,浪費營銷資源,小米手機之前就有過高端化失敗的經歷。

它還可能讓企業對高端市場產生心理陰影,接下來的戰略更加保守,這也是反邏輯的一部分。

4、只提批價的反邏輯

雖然它對企業財務的影響與提價相同,但嚴格的說,不算提價,更類似於渠道政策的變化,做得好,可以保營收提利潤的同時,還能優化經銷商。

所以它的風險或反邏輯也在於經銷商的反噬,導致渠道動盪,所以一旦失敗,就是整個營銷體系的失敗,其損失也遠遠超過前三類。特別是在行業景氣度下降時,失敗的概率更高,格力的渠道改革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當然還沒結束,不能斷言失敗)。

此外,一些耐存儲同時有禮品屬性的商品,比如高端白酒和滋補品,可以直接提價,這一類漲價的核心邏輯在於經銷商還可以賺囤貨差價,更有積極性。

但這同時也帶來一個更嚴重的“反邏輯”,即,經銷商囤貨造成的“需求泡沫”,一旦泡沫破裂,企業將發現,自己面對的是渠道堆積如山的庫存,降價既不能提高銷量,又影響品牌形象,只能花數年的時間消化渠道庫存,造成企業的經營困境,甚至現金流斷裂。最經典的案例是東阿阿膠的提價失敗。

反邏輯信號與基本面止損

巴菲特發現自己做錯了後,可以改變董事會,可以收購公司,可以做一系列併購業務,但你只有一個辦法——賣掉它。

反邏輯的核心作用在於“止損”——當然,並不是那種跌了多少就賣的價格止損,而是基本面止損信號。

賣出三原則是:貴了、邏輯破了,找到更好的。所謂“反邏輯”賣出,就是在投資之前,先設定“邏輯破了”的明確信號。

但實際投資沒有那麼精確,股價總是同時在演繹邏輯與反邏輯,比如漲價驅動的行情,股價的上漲趨勢,體現的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到這個“漲價”邏輯,但其間的下跌,也是投資者越來越多地認識到“反邏輯”。

如果“反邏輯”成爲共識,股價一定已經跌得不成人形,損失無法避免,所以基本面止損信號,並不是“反邏輯”從0到1的直接跳躍,而是“0.1、0.2、0.3……”的過渡形態中的某一個點。

白酒的提價邏輯,需要跟蹤新品的動銷,最好能夠量化,一旦不及預期,就要中止這筆投資。

“反邏輯”的信號出現時,通常股價已經下跌了一段,此時千萬不能因爲估值下降而猶豫不決,“邏輯破了”代表未來的業績下降,其估值可能越跌越貴。

“反邏輯”的基本面止損作用,就像是“投資保險繩”,當你覺得自己是處於保護狀態下,你就可以拓展投資的視野,嘗試一些賠率更高的機會。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投資不但要看邏輯實現的概率,更要看該邏輯較小的概率有沒有被“有效定價”,週期變成長一旦邏輯實現,上升空間以數倍計,如果股價還很低,就屬於高賠率的機會。

所以說,這個投資決策重點並不在於邏輯與“反邏輯”的概率,而是該“反邏輯”有沒有明確的信號(比如單月挖掘機的銷量環比下降的高頻數據),以及,一旦出現信號 ,股價可能的位置,你可能出現的最大虧損是多少。

只有從一開始清醒地認識到未來的“反邏輯”,你才會謹慎地選擇買入價,以便在“反邏輯”開始演繹,止損時還有利潤或者少虧損。

人人都知道從確定性的機會上賺錢,造成“確定性的內卷”,加上看到機會後猶猶豫豫,直到邏輯確定才肯進入,導致買入成本居高不下,確定性不但沒有機會,反而都是坑。

要破“內卷”,就要有非常的選擇。不要懼怕“反邏輯”的不確定性,當邏輯剛剛出現,股價還在底部時,不要吝嗇你的想象力;當反邏輯信號出現,不管估值多麼有吸引力,都要毫不猶豫地斬斷一切幻想。

若不知道什麼是“做錯”

其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都能在大腦中準備兩套相反的邏輯:

早上上班,天氣陰沉沉的,你會帶把輕便的傘在包裏,就算不下雨,也不佔地方。“下雨/不下雨”就是你大腦中同時存在的兩套相反的邏輯。

向上司提交的預案中,你在一套主方案之外,還會有針對其中某些因素髮生變化時的應變方案,這也同時存在着兩套相反的邏輯。

但偏偏在投資上,很多人會展現出“一條道走到黑”的精神,堅持不住時,就看看那些投資的雞湯裏那些“堅持到底最終大賺”的案例。

投資者總是在自己一知半解的方向上表現得“盲目自信”,只有在自己非常熟悉的領域裏,才能表現出恰當的謹慎。

若不知道什麼是“做錯”,堅持則毫無意義。

編輯/Jeffre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