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港交所重大宣布!将推出每周恒生科技指数期权

港交所重大宣佈!將推出每週恒生科技指數期權

證券時報 ·  06/28 09:58

來源:證券時報

6月27日,港交所公佈將於9月2日推出每週恒生科技指數期權,有關計劃仍待監管機構批准。每週恒生科技指數期權是每週到期的期權合約,屬於短期風險管理工具的一種。

據悉$香港交易所 (00388.HK)$將會爲此產品提供50%的交易費折扣,產品在推出後首六個月的香港證監會的徵費同樣豁免。港交所稱,此次推出每週恒生科技指數期權,及計劃於今年稍後推出的每週股票期權將進一步豐富香港交易所的衍生產品組合,爲市場提供更多短期期權選擇。

香港交易所的恒生科技指數衍生產品組合自2020年推出期貨合約後,便成爲交投最活躍的產品類別之一,期貨的日均成交量由2021年的約1.4萬張合約增加至現時逾11.6萬張合約;恒生科技指數期權於今年5月3日更創出單日31577萬張合約的成交紀錄。

香港交易所旗下衍生產品市場2023年的日均成交量爲135萬張合約,較前一年增加4%;踏入2024年升勢持續,截至今年5月的日均成交量更逾156萬張合約,較去年同期增加13%。

事實上,香港衍生品市場發展完善且產品豐富,在近幾年股票市場交易疲軟的情況下,香港衍生品市場表現亮眼。

港交所2023年度統計數據顯示,香港衍生品市場成交量連續4年維持正增長,年化增長6.6%,成交量3.31億手及持倉量1184萬手均創歷史新高。過去10年,香港衍生品成交量和持倉量年均增速分別爲15.5%和9%,是港交所多年來業務增長最爲穩健的板塊。

2012年,隨着港交所成功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速,港交所的衍生產品種類迅速拓展至非港元計價的各類國際化產品,尤其是一系列離岸人民幣匯率期貨,逐漸成爲熱門的人民幣匯率風險管理工具。2021年以來,港交所陸續推出了MSCI亞洲及新興市場系列指數期貨和期權、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期貨等產品,進一步提升了衍生品的國際吸引力。

港交所每月衍生品數據報告顯示,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美元)指數期貨今年1—5月累計總成交量爲183.3萬張合約,同比大幅提升83.3%。

香港中資期貨業協會會長明小衝表示,香港資本市場的活力,除了要提振市場流動性,吸引更多企業在港IPO融資和更多投資者參與香港市場融資和證券交易活動外,更應該看到香港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潛力。

數據顯示,香港衍生品市場過去10年的穩健發展及過去半年人民幣期貨的高速發展,均能表明香港衍生品市場的巨大潛能。尤其在目前動盪的外部環境下,力拓衍生品市場,既能滿足企業和投資機構風險管理與投資需求,又可借勢快速增強香港衍生品市場的國際定價權和話語權。

明小衝稱,香港可以在金融期貨及期權推出方面更積極。首先,要改變產品的審批製爲備案制,縮短產品上市週期;其次,除了主動開發新的衍生產品,還可以批量掛牌世界主要衍生品交易場所的主流活躍品種,香港不具備產品交割條件的可設置爲現金交割,促進香港與其他市場之間形成交易和套戥機會,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

港交所最新消息顯示,在新產品開發方面,目前正在籌備推出中國十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爲國際投資者提供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的工具。

而在優化交易機制和提升服務方面,2023年底香港交易所成功實施了衍生品市場的持倉限額提升策略,以增強投資者的交易便利性與靈活性,同時加強市場風險管控。香港交易所自2022年5月9日起推出了衍生產品假期交易服務,分批將非港元計價的期貨及期權產品納入假期交易,在香港公衆假期繼續爲這些產品提供交易和結算服務。

3月29日起,提供假期交易服務的衍生產品將繼續擴容,香港交易所旗下所有貨幣期貨及期權產品將被納入假期交易,投資者在香港公衆假期時也可以交易這些衍生品,進行外匯風險管理。

編輯/tolk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