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李彦宏成“造药新势力”,“港版淡马锡”投了

李彥宏成“造藥新勢力”,“港版淡馬錫”投了

財聯社 ·  06/26 09:06

①港投公司戰投百圖生科後,未來港交所將是百圖生科上市的優選地。

②李彥宏對生命科學事業有着長期的興趣與投入。百度風投共出手了近300家生物醫藥與醫療健康公司,其中40多家涉及AI藥物發現、多組學數據、分子影像等生物計算公司。

③2023年,英偉達投資了8家藥物發現初創公司。

素有“港版淡馬錫”之稱的港投公司又出手了。近日,港投公司宣佈戰投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與百度風投資總裁劉維創立的百圖生科。對此,《科創板日報》記者向百度方面詢問,但截至發稿時,對方均未回覆。

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這是一家AI大模型驅動的生命科學研發平台,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百度風投資總裁劉爲法定代表人。

一位投資人士認爲,港投公司投資百圖生科之下,是對AI細分領域創業公司的看好,也是將香港作爲優質科創公司IPO的目的地。獲戰投後,百圖生科聯合創始人劉維表示,百圖生科是一家快速發展中的公司,現正討論和制定各種關於上市或是後續資本的計劃,但肯定會優先選擇在香港上市。

特區政府也“招商”了

在國資“招商”的大背景中,特區政府也坐不住了。此次戰投百圖生科的港投公司,是由香港特區政府全資擁有,擬通過投資策略性推動目標產業發展,以長遠提升香港競爭力和經濟活力,並賺取投資回報。

截至目前,港投公司管理了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策略性創科基金和共同投資基金4只基金,創始規模共計620億元。

被戰投方——百圖生科,則是“造藥新勢力”。公司由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創立,總部設於美國。獲戰投後,百圖生科將落戶香港科學園。

對於落戶香港,劉維表示,香港在AI生命科技領域,有一批不錯的學者,加之香港在制度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具備優勢,這對科創公司至關重要。

一位投資人在與《科創板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近年來都在發力AI與生命健康科技,相關論壇和交流亦是讓科技與醫療跨學科融合 。

該位投資人認爲,香港科技園成立的轉化研發所(ITR)爲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包括孵化、加速計劃以及尖端的研究設施,以滿足各階段的創新和發展需求。“支持中,香港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衆多優秀知識產權(IP)法律服務供應商,也爲生物科技行業打造了安全而有利的創業環境。”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作爲賦能者,自2018年港股新增“18A章”上市條例以來,已吸引了64家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包括癌症創新型藥研發公司百濟神州、心臟瓣膜疾病治療公司啓明醫療、創新生物藥物康寧傑瑞製藥,以及疫苗公司康熙諾生物等龍頭公司。

李彥宏創業AI製藥

此次港投公司戰投百圖生科之所以受到關注,除了出手方是香港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港投公司,被投方也同樣受關注。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作爲“百圖生科”的牽頭髮起人,李彥宏對生命科學事業有着長期的興趣與投入。

早在華爾街工作時,李彥宏就申請過生物信息研究相關的工作,並於2016年作爲共同捐贈之一,設立了擁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據悉,該獎項單項獎金高達100萬美元。

談及生命科學,李彥宏認爲,隨着計算能力的提高、基因測序成本的下降,AI能給生命科學研究帶來新的可能,因此對於該賽道,李彥宏創立的百度也是國內較早聚焦生物計算算法研究,及投資的公司。

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李彥宏掌控的百度風投,共出手了近300家生物醫藥與醫療健康公司。其中,40多家涉及AI藥物發現、多組學數據、分子影像等生物計算公司。

在醫藥與醫療上,百度於2015年創辦了醫療事業部,雖然後來醫療事業部被裁撤,但仍在相關領域進行投資,並上線百科醫典。

除了李彥宏外,聯合創始人劉維的站臺,以及來自世界頂尖高校的生命科學專業博士和在生物製藥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組成團隊,也豐富了百圖生科的頂尖團隊。

融資數據顯示,百圖生科成立第二年,獲得紀源資本、百度、君聯資本、藍馳創投、真知創投、襄禾資本以及李彥宏的億元級融資。在完成億元級融資的當年,百圖生科推出了“免疫圖譜卓越計劃”,該計劃收到來自中科院、協和、北大、清華、復旦等系統的近百個臨床和研究團隊的申報。

對於該計劃,李彥宏曾表示,此舉是百圖生科通過自身研發的核心生物計算引擎、海量自有數據等,與生態聯盟合作伙伴共同推動免疫圖譜的繪製,系統探尋癌症、自免等疾病的複雜免疫規律,進一步提高對應的靶點挖掘和藥物設計效率。

英偉達再添一把火

實際上,對於投資市場而言,AI製藥並不是一個新賽道。

早在幾年前,AI製藥就成爲新風口。但AI製藥再受關注,或源於英偉達風投部門在過去幾年中,將很大一部分投資都流向了藥物研發領域。

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2023年,英偉達投資了8家藥物發現初創公司,包括Generate Biomedicines Inc.,Genesis Therapeutics Inc.等,並推出基於雲的生成式AI平台BioNeMo,旨在實現更快的藥物發現和設計。

英偉達爲何會將目光放在AI製藥身上?黃仁勳表示,在開發新藥和新的療法方面,生成式AI是一種革命性的工具。英偉達投資AI製藥公司,可以加速開發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分子生成型AI模型。

另一位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英偉達擁有設計和製造驅動人工智能的芯片核心技術,因此投資AI製藥公司,不僅可以拓展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業務範圍,實現多元化發展,還能抓住AI製藥行業發展機遇。”

就AI的未來發展,該位投資人認爲,英偉達投資的AI製藥公司,通常擁有大量生化數據和試驗數據,這些數據對於訓練和優化AI模型至關重要。“英偉達可以通過投資,獲得這些數據的訪問權,進而提升其AI技術的性能。”

截至目前,AI技術在新藥發現和臨床前研究階段,對提高研發效率,降低成本有着顯著作用。此次,港投公司拿下李彥宏這一“造藥新勢力”,亦是與英偉達一樣,佈局潛力賽道。

編輯/new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