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如何坚持长线投资?这7条“心法”值得关注

如何堅持長線投資?這7條“心法”值得關注

期樂會 ·  06/21 22:47

未來無法預測

研究歷史的一個諷刺之處在於,我們通常非常清楚一件事的結局,而對其起因卻全然不知。因爲事物的發展總是錯綜複雜,深不可測。世間很多事情都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你需要謹記於心的是:

要根據人們的行爲而非具體事件對未來進行預測。雖然無法預料50年後的世界是何種面貌,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們仍將以同樣的方式受困於諸多問題。

要敢於想象。無論今天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到了明天,一切都可能發生改變,變化的起因同樣可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事情的發展就像金融學的複利法則,一開始一個微小的變化不知會帶來何等巨大的後續發展。

管理預期

早在275年前,孟德斯鳩就寫道:

“如果你希望自己幸福,這很容易;但如果你希望自己比別人更幸福,這就很難了,因爲我們總是高估別人的幸福。”

現實境況對人們的情緒並沒有很大影響,造成影響的是預期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可見,要想過上幸福的生活,管理預期是多麼重要!爲此,你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不斷提醒自己,財富和幸福是一個等式,一邊是你所擁有的,一邊是你所期望或需要的。等式兩邊同等重要,只顧積累財富而不控制預期將毫無意義,尤其是因爲控制預期相對容易做到。

要了解預期的規律。我們通常認爲,爲了自己和世界,我們要努力追求上進。但是大多數時候,這都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我們真正想要的,其實是感受現實狀況和自我預期之間的差距。因此,等式中的預期一端不僅很重要,而且相較於改變現實狀況,更能被我們掌控。

好故事具有槓桿效應

在理想世界中,信息的影響力應當不取決於作者的敘述能力。但在現實世界中,人們容易感到倦怠,缺乏耐心,情緒時起時落。他們希望複雜的事物能以簡單易懂的故事來表達。

關於精彩的故事,有兩點需要注意:

談論複雜、難解的知識,故事就像槓桿。通過一個故事表達深邃的思想可以事半功倍。肯·伯恩斯說過:“普通的故事會講一加一等於二。這我們都明白,也很有道理。但是好故事會講一加一等於三。”這就是故事的槓桿效應。

最具說服力的故事一定是人們深信不疑的事情,或是來自人們的親身經歷。詩人拉爾夫·霍奇森精闢地總結道:“有些事情只有相信了才能看見。”一個故事即使不那麼真實,但如果剛好滿足了人們的願望或增強了他們的信念,也可能會令人信服。

規模法則

一個原本不錯的點子,一旦被過度強化,很快就變成一個糟糕的主意。

禾倫·巴菲特曾開玩笑說,即便讓9個人同時懷孕,也不可能在1個月後就得到孩子。道理就是這樣簡單,但令人驚訝的是,人們又常常試圖揠苗助長。

每當發現有價值的東西,比如一筆利潤豐厚的投資或一項特別的技能時,人們就會急切地問:“太好了!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快點兒搞到它?”我們恨不得加倍努力,趕緊達到目的,我們希望獲得雙倍收益,甚至希望獲取更多的價值。問出這類問題是人之常情。

如果一個人的體型是常人的3倍,你不能指望他的身體技能也是常人的3倍,這不符合大自然的規律。一個人洗完澡邁出浴缸時,身體上淌下來的水差不多0.5千克,這點重量對人幾乎沒什麼影響;但老鼠如果溼透了,會重得爬不動;同樣,溼漉漉的蒼蠅會重得趴在地上飛不起來。

可見,同樣的行爲對不同體型的動物所造成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每種動物都有其適合生存的最佳體型,體型的變化必然有相應的形態與之匹配。我們可以把這一概念稱作“最佳規模”,即事物賴以維持正常運作的一種適宜狀態。如果擴大規模或加快速度,原有的匹配度就會被打破。它適用於生活中的許多事情。

當一個團隊從4人增至100人、10萬人乃至1億人時,人們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應對挑戰和履行責任。

生長是件好事。但被迫生長、加速生長和人工干預生長往往都適得其反。生活中大多數重要的事情,無論是愛情、事業還是投資,其價值都來自兩點:耐心和稀缺性。耐心指做事循序漸進,順其自然;稀缺性指珍視事物最終實現的獨特價值。

創新難以預料,且時常被低估

Facebook最開始只是大學生用來分享週末狂歡照片的平台。不到10年,它就成了世界上最有名的社交軟件。所有創新都難以預料,也容易被低估。從頭到尾這個過程都太複雜了,而且以當下的工具和眼光去推斷事情的走向,幾乎是不可能的。

此時此刻,也許有人已經發明或者發現了最終會改變未來的東西,但是我們要等到很多年後才會知道。人們對新技術的認知一貫如此。

進化生物學裏有一個理論是費希爾的自然選擇基本定理。該定理認爲變異就是力量,一個種群多樣性越豐富,就越有可能產生可供進化選擇的新特性。沒人知道哪個特性是有用的,這不是進化的原理。但如果你創造出很多特性,有用的特性——不管是什麼——總會在某個時候發揮作用。

人們時常覺得進步過於緩慢。在大多數時代,我們感覺10年、20年似乎沒有出現過有用的發明。而這只是因爲,一項創新成果需要10年或20年才會顯露出其用途。小小的創新像種子一樣具有巨大的潛力,最終能積聚起翻天覆地的力量。

此外,人們還很容易低估兩件小事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巨大能量。以自然界規律爲例:從北方吹來一些冷空氣不是什麼大事,從南方吹來一些暖空氣也許很舒適,但如果兩者在密蘇里州上空相遇,就會產生龍捲風。這就是“湧現效應”,它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

新技術也是一樣,一件無趣的事加上另一件無趣的事,可能會引發一件改變世界的事情。如果不了解指數增長的威力,你就很難理解這一點。

堅持長期主義是很困難的事

長期主義信奉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大部分人都知道,無論在投資、職場還是在人際關係中,只要是存在複利效應的領域,秉承長期主義都是正確的策略。

但是,說出一句“我要做長遠打算”,有點兒像站在珠穆朗瑪峯腳下,指着山頂說“那是我心之所向”。聽起來不錯,但真正的考驗在後頭。

秉承長期主義比大多數人想象得要難,正因如此,真正的長期主義比人們想象得更有益處。

  •  不要以爲踐行長期主義就不需要處理短期內的麻煩事,而要自問:“我怎樣才能忍受無休止的麻煩事?”

  • 長期主義就像具有欺騙性質的“安全毯”,人們誤以爲他們可以迴避令人痛苦和難以預測的短期問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甚至恰恰相反——時間跨度越長,經歷的痛苦和磨難就越多。

  • 只有你堅持長期主義還遠遠不夠,你的合作伙伴、同事、伴侶、朋友也需要堅持長期主義。

  • 少數(實際上是極少數)事物才適合作爲長期主義的思考對象。除此之外,所有事物都有時效性。

不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人類行爲中有一個奇怪現象:輕視簡單有效的事,偏愛複雜低效的事。

約翰·裏德在其《走向成功》一書中寫道:

“當你剛開始研究一個領域時,你感覺有無數的東西需要記。其實並非如此。你要做的是識別能夠統領這個領域的核心法則——通常是3~12條。當初你認爲必須記住的數百萬件事,只是核心原則的不同組合。”

這一點至關重要。比如,健康方面最基礎的事情是保證8小時充足睡眠,多運動,吃天然食品,飲食適量。但是受大衆追捧的是什麼呢?各式各樣的營養品、養生妙招和藥片。

爲什麼本來可以簡單明瞭的事,卻偏要追求冗長複雜?因爲追求複雜性讓人寬慰心安並擁有掌控感,而簡單很容易被誤認爲是一無所知。複雜到難以理解,會顯得高深莫測。簡單做事像悠閒散步,複雜做事像跑智力馬拉松。

有效的經驗法則並不是迴避複雜,而是把很難理解的事情簡化爲可以理解的內容。

如果舍易求難,舍簡求繁,你會適得其反。

編輯/Jeffre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