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少赚1500亿美元!孙正义认错:英伟达卖早了,错过了一条大鱼!

少賺1500億美元!孫正義認錯:英偉達賣早了,錯過了一條大魚!

華爾街見聞 ·  06/21 19:40

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卜淑情

當時,孫正義認爲鎖定回報是明智之舉,但在今天看來,這一決策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失誤,尤其在英偉達登頂全球市值第一公司後。

作爲科技投資領域的傳奇人物,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因投資阿里等公司而名聲大噪。但近年來,他在英偉達、OpenAI的投資上翻了大車,沒能趕上AI的最大風口。

當地時間6月21日 ,孫正義在軟銀年度股東大會上回顧了其投資生涯中的一項重大失誤:過早清倉了英偉達股票,錯失了高達1500億美元的潛在收益。

想起那些我錯過的事情,真是令人沮喪。我好後悔賣掉英偉達股票。

賣早英偉達,少賺1500億美元!

據悉,軟銀在2019年出售了其在英偉達的全部4.9%的股份,並獲得了33億美元的投資回報。

當時,孫正義認爲鎖定回報是明智之舉,軟銀購買英偉達股票的成本僅爲7億美元。

但在今天看來,這一決策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失誤。

在人工智能投資熱潮下,英偉達近兩年來一路高歌猛進,並在本週短暫成爲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儘管週四落到微軟之後的第二位,英偉達市值仍高達3.22萬億美元,僅略低於微軟的3.31萬億元。

如果軟銀堅持持有英偉達,其股份今天的價值將爲1600億美元。這意味着軟銀在2019年清倉英偉達時錯過了超過1500億美元的收益。

孫正義後悔地說:

錯過了一條大魚。

據孫正義介紹,他曾計劃將英偉達納入軟銀的技術版圖,並在收購芯片設計公司ARM一個月後與英偉達CEO黃仁勳進行了深入的收購談判。

孫正義希望收購英偉達並將公司私有化,同時保留黃仁勳作爲掌門人,但最終談判沒有成功。此外,他曾有意將軟銀旗下的ARM出售給英偉達,但由於反壟斷問題,這一計劃也未能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英偉達之外,孫正義還踏空了人工智能新星OpenAI。

孫正義透露稱,他原本計劃向OpenAI注資,但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最終決定接受微軟的投資。

押注ARM,後來居上?

儘管踏空了英偉答和OpenAI,孫正義對於ARM的押注獲得了巨大成功,也是他最成功的投資範例之一。

ARM去年在美國上市,截至週四收盤市值爲1680億美元。 ARM股份目前是軟銀最大的資產,軟銀擁有ARM約90%的股份。

如果再給孫正義一次機會在ARM和英偉達之間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ARM,”孫正義說,ARM芯片在智能手機市場佔據了主導地位,其設計也正在進入AI時代。

我非常相信ARM的未來。

“人工超級智能”?

孫正義週五還表示,軟銀過去的投資只是他開創人工智能時代的宏偉抱負“熱身”。

他預計,不久的未來,他的使命是實現“人工超級智能”(ASI)——比人類智能聰明1萬倍。人工超級智能將在大約10年內廣泛使用,幫助人類應對疾病、車禍、戰爭甚至隕石撞擊。

我堅信,人工超級智能的發展是我人生使命的一部分。

孫正義在週四早些時候告訴股東,集團需要“尋找下一個重大賭注,不要害怕它是否會成功或失敗”。

在經歷了一系列痛苦的虧損後,願景基金進入了所謂的“防禦模式”。現在,軟銀擁有強大的資產負債表和數十億美元的“進攻”基金。軟銀的淨資產價值在大約一年內增加了1260億美元,截至週四達到2140億美元。

這與軟銀首席財務官後藤芳光的評論相呼應。

5月份,後藤芳光形容軟銀的貸款價值比率“可能太低了,老實說,太安全了”。後藤表示,軟銀需要承擔更多風險,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加速發展的情況下。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