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周末读物 | 如何战胜一切市场?“量化鼻祖”爱德华·索普:只在自己赢面大的事情上下注

週末讀物 | 如何戰勝一切市場?“量化鼻祖”愛德華·索普:只在自己贏面大的事情上下注

聰明投資者 ·  06/23 14:42

來源:聰明投資者
作者:伊娜

麻省理工大學羅薩教授領導的21點社團——“黑傑克社”,吸納了全校最聰明的學生。每到週末,他們紛紛前往拉斯維加斯賭21點,藉由超強的心算和記憶力贏遍賭城。

這是好萊塢電影《決勝21點》中的一幕,也是投資大師愛德華·索普(Edward Thorp)當上麻省理工數學老師後,在拉斯維加斯的日常。

21點是賭博中雙方勝率最接近的遊戲。贏得這種遊戲,意味着索普要推斷出幾百萬種牌局的相應策略。

這位被稱爲“量化鼻祖”的數學天才,在數學圈和投資圈都備受推崇,但其名字並不爲大衆所知。

訪談過達利歐、德魯肯米勒等一衆對沖基金大佬的傑克·施瓦格曾經說,索普是他訪談的基金經理中最聰明的一位。

他是第一位成功使用量化模型來分析風險的現代數學家,也是第一位因此在個人財富上大獲成功的數學家。

自他開始,誕生了一批“量化專家”,比如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應用數學系的那些天才少年——索普是他們的“院長”。年僅30歲的西蒙斯,曾在該數學系擔任主任一職。

索普從拉斯維加斯歸來後,藉助自己數學方面的研究,寫了一本名爲《戰勝賭場》的小說,非常暢銷,索普也因此被拉斯維加斯的賭場警告。

後來因爲擔心生命危險,他決定把自己的數學遊戲,從拉斯維加斯,搬到華爾街的股票市場繼續上演。

對他來說,股票市場是一種新的賭博方式:

“了解諸如21點之類的賭博遊戲是進入投資世界的最佳訓練方式之一。你要學習如何管理金錢,如何計算勝率,當你擁有優勢時思考如何行動。

賭博是一種簡化的投資方式。兩者都可以用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來分析。它們都需要資金管理,在風險和回報之間選擇適當的平衡。

即使每個人的賭注都對你有利,但如果賭得太多,還是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比爾·米勒也是如此執迷於數字遊戲,他甚至還研究賭徒。

索普第一次決定幫助他人管錢時,他的一位出資人正好投資了巴菲特的合夥基金,於是這位投資人搭線了索普和巴菲特的飯局,讓巴菲特得以考察索普。

索普當然得到了巴菲特的認可。

他提到過巴菲特對自己職業生涯兩個至關重要的影響:先是幫自己開設了對沖基金道路,後來又讓索普做了一筆相當可觀的生意——投資給伯克希爾。

如果要去總結索普的故事,那就是天才沉迷於遊戲,反覆尋找優勢,生存下來,贏了,然後離開去享受生活。

01 沉迷於數學遊戲的天才

出生於1932年的索普,從小就有着過人的數學天賦。

高中時他就拿到了美國加州物理競賽的第一名,並且入圍了西屋科學天才獎(舉國重視的科學獎項)的40人名單,接受了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接見。

17歲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1歲就已經成爲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的博士研究生。

數學家出身的索普與巴菲特的投資方式頗爲不同。

他用自己的研究,創造了評估期權價格的工具,進行低風險的期權套戥,並通過使用計算機,將統計套戥模式應用到更多金融工具上去。

索普一開始就想建立一種“市場中立”的投資策略,即無論股市如何,投資都會有不錯的回報。

他的合夥企業運營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尋求絕對回報的對沖基金。

1969年,索普與萊根創立了第一個市場中性對沖基金——普林斯頓·紐波特合夥人(PrincetonNewport Partners,簡稱PNP)。

02 1987年股市大崩盤抄底成功

索普會用電腦計算各種權證的價格。當他看到哪種權證被高估,就會購買相應的股票作爲對沖。這就是可轉債套戥策略的前身。

這種策略此前沒有人真正藉助電腦這種工具來計算,完全是憑藉個人經驗。

從1969年到1979年的10年,標普500包含分紅率的年化回報是4.6%,而索普的對沖基金卻有17.7%的年化回報率,波動率也低很多。

而且,在黑天鵝來臨時,索普的基金依舊扛得住。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美國上市公司的價值有時一天內就會蒸發四分之一,成爲無數交易員的夢魘,但卻是索普的高光時刻。

看到捕捉期貨和指數之間前所未有的價差有巨大的利潤潛力,索普先是做空股票,買入指數期貨來捕捉超額價差。後來隨着價格暴跌,索普又減了近一半的淡仓,實現了近乎最佳的對沖。

由於市場中性的策略,索普的對沖基金從1987年8月到12月的5個月時間,取得了9%正收益,而同期的標普卻跌了幾乎22%。

他的《擊敗市場》一書,分享了自己的投資方法,被認爲是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投資指南之一。

這本書還激發了對沖基金巨頭城堡投資的創始人肯·格里芬,以及著名的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

索普也是城堡投資的第一位有限合夥人。

03 內在指南針——人生的風控

索普在自己工作和生活中,一直有一個強大的內在指南針在工作,那便是風險控制。

他曾調侃自己曾經錯過了1994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P)的投資而沒能短暫暴富,卻在1998年通過購買因它倒閉而價格受到重挫的股票盈利。

《黑天鵝》的作者尼古拉斯·塔勒布曾提及自己從索普身上學到的種種智慧。

他提到索普在運營企業中如何儘量減少冗雜:

“很多成功的投機者從第一個突破開始,就投入到大規模的業務中,奔波於諸多辦公室、晨會、咖啡廳和商業機密之間,當他們忙於積累財富的時候往往失去了對生活的控制。

但愛德華不是這樣。當他的公司停止營業,與合夥人分道揚鑣之後,他並沒有接着去創立一家大型基金公司。

相反地,他限制了自己從事資產管理的額度(大部分人會選擇重新整合進入別的公司並利用自己的名聲籌集巨額的外部資金來收取高額費用)。”

塔勒布還提到索普如何將才華同樣奉獻給健康和⻓壽,就像他致⼒於擊敗賭場和市場⼀樣。

今年4月份,彭博商業週刊刊登了索普的一場採訪。這場採訪的重點不是如何做投資,而是如何讓身體充滿活力。

今年已經91歲的他,還可以做2個引體向上,15個俯臥撐,體重只比17歲時重了2磅。

索普表示,自己將管理金融風險的理念,同樣運用到了管理生活中的風險上。

他仔細研究文獻並完善自己的養生方案。雖然不再跑馬拉松或者進行高強度的力量訓練,但還是會定期慢跑,並且在健身房鍛鍊。

索普對於運動健康、生活和治療的態度,尤其能看得出來他的聰明和審慎。就此他也提到了自己的一些做事原則:

(1)沒必要徒增風險;

(2)自己評估和管理風險(做自己的醫生);

(3)遠離一切讓自己上癮的事。

採訪中有兩個有趣的例子。一個是記者問他考不考慮輸血,索普說自己狀態挺好,沒必要做小白鼠(不徒增風險)。

還有一個,是上世紀80年代,索普在給自己的FOF物色基金經理時,本來想去見見文藝復興的西蒙斯,一聽對方習慣在開會時抽菸,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只因單純不想吸二手菸。

“在80年代初,這並不重要,因爲他當時正在賠錢。直到1989年左右,我才再去找他。他是⼀個⾮常聰明的⼈,但我驚訝他會屈服於這樣的癮。

順便說⼀下,這是我儘量避免的⻛險之⼀:所有類型的癮。”

《戰勝一切市場的人》這本書,揭示了縝密、嚴謹、做事有條不紊的索普,如何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追尋生活、知識、資產安全,特別是工作和生活中的樂趣。

塔勒布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對索普的評價尤爲高:

“索普以他的慷慨著名,他言語機智,渴望與陌生人分享他的發現(通過文字但也包括面對面地交流)——這是一種你希望能在其他科學家身上發現但往往並不如願的優秀品質。

但同時他很謙虛——甚至可以說是這個星球上唯一一個謙虛的商人——所以,除非讀者可以解讀他字裏行間的意義,不然他們不會注意到索普的貢獻遠遠比他所描述的更重要。

爲什麼呢?

因爲他揭示的理論很簡單,純粹的簡單。”

聰明投資者從這本書中摘取了45句愛德華·索普的金句,從裏面我們可以窺得這位投資大師有關風險防控、概率思維以及生活和幸福的思考,分享給大家。

05 從拉斯維加斯到華爾街的數字遊戲

1、當我從擊敗賭博遊戲轉向分析股市時,我天真地以爲我將從一個舞弊百出、問題頻發的世界中抽身,進入一個受監管和法律束縛、投資競爭更加公平的世界。然而我看到的真相是,更大的賭注只會吸引更狡猾的騙子

2、生活就是機遇和選擇的結合。機遇可以被想象成手上的牌,而選擇則是你的玩法。我選擇去深究21點背後的理論,其結果是,機遇又爲我拋出了一系列新的、意料之外的機會。

3、那些容易受騙的人在金光閃閃的遊樂場裏被引誘去賭一場從數學上來看必定會輸的遊戲。而僅有的少數贏家則會像海報明星般被四處宣傳,吸引更多的賭徒頻繁下重注而輸錢,乃至破產。

4、理解並正確處理風險和回報之間的平衡,對於所有賭徒和投資者而言都是最基礎的挑戰,但人們對此的理解都很糟糕。

5、如果最終能夠證明沒有最佳的叫牌系統,那麼你的最佳策略就是讓對手按照規定透露出他們的叫牌策略,然後再選用針對策略來應對。

6、學者們通常用一種概率分佈來描述股價波動,並給這種分佈起了一個深奧的名字:對數正態分佈。這種分佈理論能很好地符合小的和相對較大的歷史價格變化,但大大低估了股價發生特大波動的概率。

7、人們交易得越多,就會輸給計算機越多。這也是買入持有比買入賣出更好的原因之一(除非單筆買賣的差值比較大)。

8、股票市場也是不完全信息的遊戲,並且和橋牌非常相似,因爲各自都有欺騙的手段。就像在橋牌中如果能夠更快地獲得信息並且應用於市場中就能賺錢,所以史上最偉大的投資家巴菲特沉迷於橋牌並不讓人感到驚訝。

9、我一直認爲最有把握的致富方法,是隻在自己贏面大的事情上下注——無論是在賭場裏,還是在投資領域。我從未聽聞有人能夠戰勝賭場,因此在拉斯維加斯賭博一直不是我假期的優先選項。

10、巴菲特對我的職業生涯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影響:先是幫助我走上了開設自己的對沖基金的道路;之後又讓我做了一筆相當可觀的生意——投資給由他管理的那家經營困難的小紡織品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06 概率思維是投資中最重要的環節

11、把我一生中玩過的所有賭局拆分成幾個單元或者更換賭博的時間地點,並不影響我的概率優勢或是長遠的數學期望值。這條原則不僅適用於賭博,也同樣適用於投資。

12、除非你有充足的證據支持,不然絕不要假設投資人所謂的“慣性”——價格持續上升或下降的趨勢,會保持下去。

13、儘管最開始我對經濟形勢的分析是對的,但我沒能準確衡量高比例槓桿的風險,我花了幾千美元買到這一教訓,並意識到風險管理將成爲我今後50年職業生涯中的一項最主要的話題。

14、賭博是簡化版的投資,兩者驚人地相似。如同某些賭博遊戲可以被打敗一樣,我們有時也能賺取比市場平均回報更多的收益。兩者都可以用數學、概率和計算機進行分析,都需要資產管理,都需要謹慎地平衡風險和收益。哪怕每一注你都能佔盡先機,下注太多也仍有可能釀成大禍。

15、對沖策略讓我們避免損失,但也會在牛市中損失潛在的部分收益。投資回報率的變化主要受制於對沖策略數量和質量的波動,而非市場的變化。

16、僅僅採用風險價值(Value at Risk)的弊端是它並不考慮最差的5%的情況,但往往是這些最差的情況帶來災難性的結果,並且實際發生的極端情況,可能比通常使用的高斯(正態)統計模型預測的還要極端。

17、在我們系統分析的諸多指標分數里,有幾個和股票的歷史價格表現出了強關聯性,比如收益率(年收益除以股價),股息率,賬面價值除以股價,動量,放空數量(公司股票當前的放空股數),意外盈餘(公司的盈利公告中實際盈利數量大幅高於或低於分析員的預測),公司管理層、董事和大股東的買賣數額,以及公司銷售收入和市場價格的比值。

18、我們從來不問“市場是不是有效”,而是問“市場在什麼程度、什麼方面無效”或者“我們應該怎樣利用這點”。

19、從歷史數據上來看,買入走勢最差的後1/10股票並做空走勢最好的前1/10的股票,年收益率能達到20%。我們稱這套系統爲MUD系統,取自“漲得最多,跌得最多”(most–up,most–down)的股票。

20、業績優於市場與戰勝市場並不等價。前者常常只是由於運氣,後者是找到有統計學意義的優勢並以此獲利。

07 給投資者的建議

21、簡單的幾步就能連接不同的陌生人從很大程度上解釋了謠言傳播的速度和廣度。如果你有個很好的投資想法,那你會有意識地保密。

22、我只會把股票推薦給那些明白股票投資是長揸且在未來存在不確定性的資產的家人和朋友。我不會向那些不懂得交易背後的原理,以及會害怕股價大起大落的人推薦股票,有時候他們的反應實在是令人大失所望。

23、拉爾夫·傑拉德向我提供了巴菲特寫給合夥人的信件,以及證明與他的合夥關係的材料複印件——只有簡簡單單的兩頁。

從那時起我意識到,最理想的計劃就是像禾倫那樣:把自己和別人的資金放在同一個有限合夥的投資項目裏。

24、如果你精通某個專業領域,那就應該尋找那些以你的專業知識能夠協助評估的基金。

25、從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覆滅中,我們應該得到過度槓桿的教訓,而這一點被忽視了。你需要問自己,假設發生了最壞的情況,你能否承擔後果。

26、主動投資的回報可以看作是這幾部分的總和:被動投資業績,如同賭場裏拋硬幣般的業績回報正值或負值,以及每年2%的“拋硬幣費用”。

27、應稅主動投資者則更慘,因爲資產週轉率過高意味着收益屬於短期資本利得,其承擔的稅率比持有超過1年的投資更高。

28、如果你投資指數基金,那就應該選擇一個年度開支少於0.2%的基金,拒絕選擇那些管理費較高、有銷售費或其他費用的基金。

29、投資者可以買入那些相較於歷史價格或是類似基金明顯折價的基金來獲利。

30、也可以賣空高溢價的基金份額。根據它們不同的結構,投資組合中不同期限的基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沖,而且期貨和期權也可能額外降低風險。這種策略的回報相當穩定,但在較長的“試驗”期內,折價和溢價往往會消失,從而導致回報下降。

31、爲了戰勝市場,你應該把投資精力集中在你的學識範圍內和有評估能力的方面,即你的“能力圈”。要確保信息是有效的、準確的、基本上是完整的。早知道信息的人會將後知道的人“吃掉”。

32、除非你能用邏輯來論證,否則不要進行投資。如果有歷史記錄可循,你會獲得優勢。

08 關於生活和愛

33、我總是容易被那些心胸狹隘而固執的庸才激怒,而之後的經歷讓我逐漸明白,和這些人正面衝突殊爲不智。我慢慢學會了儘可能避開他們,即使無法避開,我也會避免和他們直接衝突。

34、我很享受名譽、掌聲和榮耀,這些東西都能激發我對生活的熱情,但都不是我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我一直覺得,真正重要的是你所做的事情和你怎樣去完成它、你花的時間是否有價值以及與你分享這一切的人。

35、真正吸引我的是完成別人認爲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單純解決問題帶來的樂趣。

36、爲了吸引並留住優秀員工,我開出了遠高於市場水平的工資和獎金。這麼做實際上更節省資金,因爲員工們的工作效率比市場均值高得多。高薪酬減少了員工的跳槽率,也減少了我再次教授獨創的投資方法的時間和金錢。

37、我往往不接受他人告訴我的結論,直到親自驗證後才會相信。這有時也給我帶來不少麻煩。我3歲時,母親告誡我不要觸碰熱爐子;對於像“你無法戰勝莊家”這類被廣泛接受的觀點,我都會親自檢驗。

38、努力保持一貫的理性,我不僅在特定的某個科學領域中踐行這一原則,也在做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事情時踐行它。除此以外,我還意識到了沒有證據不輕易下結論的價值所在。

39、如果我在做事之前能問問自己:你這麼做,是想讓什麼事情發生?又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情?若我對答案無一滿意,就自然不會去做了。

這兩個問題成了我日後待人處世的嚮導。

40、在普林斯頓·紐波特公司倒閉後我暗自反思,明白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分配時間。比起更多財富,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才是不可替代的至寶。

41、每在健身上花費1小時,就能夠減少日後我在醫院裏的一天。

42、爲了判斷你花費的時間是否值得,可以仔細想想自己通過努力和工作,收穫了多少財富。一旦算清楚了自身的時薪比率,你就能知道在哪些情況下節約時間是值得的。(ps:納瓦爾也提出過相似思路)

43、在華爾街,成功是能賺最多的錢;但對我們而言,成功是擁有最美好的生活

44、在2011年薇薇安(妻子)因癌症逝世後,我們舉辦了一場追悼會來紀念她的一生。當我回想起我們在一起的生活時,我記得她的哥哥曾說過:“記憶是一個人永遠的珍寶。”

45、生活像是讀一本小說或者跑一場馬拉松,到達終點往往不那麼重要,旅途本身和沿途的體驗更爲珍貴。正如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名言所說:“時間才是生命的一切。”

編輯/Some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