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联创均来自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 这家创业企业收获亿元融资

聯創均來自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 這家創業企業收穫億元融資

財聯社 ·  06/20 08:24

①中關村科學城和翠湖基金聯合投資中高階智駕解決方案商輕舟智航; ②輕舟智航的四位聯合創始人,皆來自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Waymo。

《科創板日報》6月20日訊(記者 李明明)近日,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輕舟智航(QCraft)宣佈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關村科學城公司和翠湖基金聯合投資。

據悉,資金將用於持續強化已量產交付的智能駕駛功能體驗,並打造平台化的產品體系和標準化的交付流程,同時也將用於加大AI大模型、端到端等前沿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突破。

輕舟智航相關負責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目前企業投融資窗口依然開放,一些其他意向投資方仍在接洽中。工商信息顯示,輕舟智航此前一輪融資是在2022年末完成的B輪融資。

記者了解到,輕舟智航的四位聯合創始人,皆來自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Waymo。

L4和L2+並舉

輕舟智航成立於2019年5月,是一家無人駕駛公司,基於大規模智能仿真系統和可自主學習決策規劃框架,提供可量產的無人駕駛解決方案,覆蓋從低速到高速、從物流到出行、從商用車到乘用車等多個應用場景。

作爲一家較晚入局自動駕駛行業的企業,輕舟智航目前已取得初步發展成果。上述負責人表示,輕舟智航擁有谷歌及旗下公司Waymo核心技術團隊背景,領先於同行在英偉達Orin & 地平線征程5&征程6上跑通中高階智駕方案。

“今年5月份,公司完成了爲頭部新勢力車企NOA方案量產交付上車近40萬,具備了規模化量產經驗。”

從一開始大力發展L4(由車輛完成所有駕駛操作,駕駛員無需保持注意力,但限定道路和環境條件),到現在L4和L2+(高級輔助駕駛系統)並舉的策略,輕舟智航的技術路線發展和戰略目標選擇,也體現了自動駕駛熱點的變遷。

一位國內自動駕駛創企工程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L4專注的是全無人駕駛、Robotaxi這樣的技術巔峯,是當前智能駕駛產業發展的終極目標,同時又有徹底改造升級交通及產業的宏大背景背書,所以在一開始更加容易獲得資本青睞。

“然而,隨着L4政策開放較爲緩慢,僅靠L4業務也難以支撐起智能駕駛供應鏈的規模效應,所以L4的落地出現了瓶頸;伴隨主機廠的智能化轉型求變迫切,以及L2+在技術層面通過數據驅動、端到端等手段,解決了開發效率和上車體驗等問題,L2+智駕量產實現規模級增長。“上述工程師說。

可以看到,不少L4公司都在2022年開始了轉型。輕舟智航也選擇了與地平線攜手,推進智能駕駛L2+量產。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專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企業還包括蘑菇車聯、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禾多科技、縱目科技等。

四位聯創都來自谷歌旗下企業

據介紹,輕舟智航四位聯合創始人於騫、侯聰、大方、汪堃都曾在谷歌旗下的Waymo任職,其他核心團隊也來自特斯拉、英偉達等世界頂級企業。

公司CEO於騫是核心感知算法和地圖專家,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在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領域擁有超過10年經驗。在創立輕舟智航之前,他曾在Waymo感知關鍵模塊的機器學習算法研發Tech Lead,擁有較豐富的無人駕駛落地經驗和管理經驗。

於騫此前判斷,2028年到2030年,完全的無人駕駛的雛形會出現在某些地區,這一點海外市場比如美國,會比中國實現得更早一些。

談及接下來的發展計劃和動向,上述負責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首先是強化已量產交付的智駕功能體驗;其二是加快中階智駕方案的交付上車;第三是全新中高階智駕解決方案客戶定點及交付;此外,將大規模量產交付的實踐經驗,逐步轉化爲平台化的產品體系和標準化的交付流程,加速中高階智駕方案的大規模量產上車。

截至目前,輕舟智航已完成6輪融資,投資方還包括雲鋒基金、招商局創投、地平線、聯想創投、美團龍珠、中金資本旗下中金匯融基金等。

本次投資方之一的北京中關村科學城,由海淀區委區政府出資設立,是以服務和投資爲主要手段支撐中關村科學城產業生態建設的市場化運營平台。

公開資料顯示,中關村科學城對外投資基金31支,公開投資事件71起,今年出手的企業多爲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除輕舟智能外,還包括生數科技、天地和興、清程極智、雲道智造等。

今年5月,輕舟智航宣佈獲頒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智能網聯客運巴士測試牌照,並全面接入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2.0車路協同場景應用。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