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李云泽陆家嘴论坛最新发声谈壮大保险资金 专家解读:险资要发挥“耐心资本”优势

李雲澤陸家嘴論壇最新發聲談壯大保險資金 專家解讀:險資要發揮“耐心資本”優勢

財聯社 ·  06/19 15:57

①保險業資產僅佔我國金融業總資產7%,而國際平均水平在20%左右; ②我國大病保險覆蓋人群已達12億人,保險業積累的養老準備金超過6萬億元; ③重大災害事故的損失補償中,我國保險業承擔僅佔10%,而全球高達40%左右。

財聯社6月19日訊(記者 夏淑媛) 6月19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保險業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有可爲,行業要找準保險業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着力點:一是聚焦創新發展,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二是圍繞民生福祉,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三是着眼安全應急,持續促進社會治理效能提升,深化改革增強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動力。

其中,在提高經濟韌性、增強市場活力方面,李雲澤指出,壯大保險資金,有利於培育“耐心資本”、熨平經濟週期波動、推動“資金—資本—資產”良性循環。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保險資金作爲市場稀缺的“耐心資本”,能夠很好契合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需求,爲科創企業提供全週期金融服務。在資產端,險資要發揮“耐心資本”優勢,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獲取穿越週期的收益率。

針對新市民、靈活就業人員量身打造保險產品,北京師範大學社會保障博士、北京城市學院副教授周玲建議,險企要深入研究保障對象的多元需求,加快培養與建立普惠保險專業人才隊伍。

在上海再保險交易中心建設方面,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保險系專家朱少傑建議,保險業要抓住數字化轉型的窗口機遇期,確立起數字化再保險交易的競爭優勢,通過不斷完善再保險登記清結算平台的交易支持功能,讓上海成爲引領全球保險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示範高地。

壯大保險資金,推動“資金—資本—資產”良性循環

李雲澤介紹,從金融結構看,保險業資產僅佔我國金融業總資產的7%,而國際平均水平在20%左右。因此,加快發展保險業,有利於改善金融市場結構、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增強金融體系穩健性。

一方面,從資金供需看,保險資金久期長,具有跨週期屬性。壯大保險資金,有利於培育“耐心資本”、熨平經濟週期波動、推動“資金—資本—資產”良性循環;另一方面,從保障範疇看,保險保障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拓展和豐富,與時俱進樹立大保險觀,能更好地爲經濟穩健運行提供有效緩衝和風險屏障。

聚焦創新發展,李雲澤指出要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在他看來,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要加大保險資金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新型基礎設施以及創業投資等支持力度。

周瑾表示,保險資金作爲市場稀缺的耐心資本,能夠很好契合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需求,爲科創企業提供全週期金融服務。在他看來,作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保險公司要做好資產負債管理。

周瑾建議,從負債端看,保險公司要做好產品定價和承保風險的管理,充分考慮到利率環境和資本市場的趨勢,適時調整產品結構和資金成本;從資產端看,險資要發揮“耐心資本”優勢,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獲取穿越週期的收益率;從資產負債的匹配聯動來看,要處理好久期匹配、成本與收益匹配、現金流匹配的關係,綜合平衡資產負債匹配對利潤、價值和償付能力等目標的影響。

將推動加快補齊第三支柱短板,針對新市民、靈活就業人員量身打造保險產品

數據顯示,我國農業保險爲1.64億戶次農戶提供保險保障,大病保險覆蓋人群達到12億人,保險業積累的養老準備金超過6萬億元、長期健康保險責任準備金超過2萬億元。

李雲澤表示,將推動加快補齊第三支柱短板,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更好滿足人民群衆養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提高商業長期護理保險覆蓋面,推動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針對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市民群體和靈活就業人員,量身打造保險產品。

周玲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以普惠保險爲例,保險公司產品豐富性方面有待進一步提升;其次,要深入研究保障對象的多元需求,積極強化綜合性服務能力,包括保險+醫療健康服務、保險+風險管理服務、保險+金融教育等,增強普惠保險與服務對象的鏈接、提升客戶的價值感和信任度;再次,需要建立適合不同目標群體的普惠保險產品宣傳推廣和市場營銷渠道;最後,加快培養與建立普惠保險專業人才隊伍。

推動健全巨災保險保障體系,指導保險機構發揮風險管理專業優勢

我國自然環境複雜多樣,各類災害易發多發。據悉,從全球平均水平看,重大災害事故的損失補償中,40%左右由保險業承擔,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爲10%左右。

李雲澤表示,保險業在完善國家應急保障體系方面,完全有潛力、有能力發揮更大作用。下一步,將推動健全多方參與的巨災保險保障體系,指導保險機構發揮風險管理專業優勢,做好事前防災、事中減災、事後救災。

加快發展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領域責任保險,強化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損失補償和事故預防功能,通過市場化機制解決社會問題,助力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擬出臺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實施意見,支持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在滬落地

李雲澤表示,近期將會同上海市人民政府,出臺加快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

積極探索保險資金試點投資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合約及相關產品,放寬臨港新片區非居民併購貸款限制,鼓勵中保投資公司在滬更好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功能,支持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在滬落地。

今後,將推動更多金融開放舉措在上海先行先試,全力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上海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龍頭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

朱少傑指出,目前,雖然已有15家境內保險公司的再保險運營中心、3家再保險經紀公司入駐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但尚未有境外保險機構以“交易席位”形式入駐。

在朱少傑看來,當前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吸引的交易主體還不夠多,致使交易規模不高。儘管我國保險市場龐大的業務體量能爲再保險市場提供厚實的發展根基,但市場要素和交易機制完備與否是再保險交易中心能否壯大的先決條件。吸引境內外各類市場主體(包括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等)入駐再保險交易中心,成爲完備市場要素的關鍵一招。

“只有聚集了足夠多的市場主體,保險風險、保險資金等市場要素才能跟進集聚到上海,高度活躍的再保險交易才能形成。”朱少傑表示。

朱少傑建議,上海再保險交易中心建設需要抓住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窗口機遇期,確立起數字化再保險交易的競爭優勢,通過不斷完善再保險登記清結算平台的交易支持功能,讓上海成爲引領全球保險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示範高地。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