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携号转网受限难题,运营商与用户需双向推进

攜號轉網受限難題,運營商與用戶需雙向推進

TechWeb ·  06/17 19:01

TechWeb 文/卞海川

近日,“攜號轉網受阻”再次熱門話題。據新浪科技報道,其在某投訴平台以“攜號轉網”爲關鍵詞搜索,相關的投訴量高達1.6萬條。

不過與2019年底《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剛出臺時很難轉出不同,最近的報道中“沒法轉入”的比例增加了許多。比如有用戶想從中國移動攜號轉網至中國電信,但是當地電信營業廳工作人員稱暫停受理,中國電信官方客服則是給出“名額滿了”的解釋。另外一些用戶也表示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有些地方需要排隊搶名額,有些地方則需要排隊數月才能辦理。

一件對用戶、對行業都有益的事情,爲何會出現雙向受阻的狀況?我們經過更深入的了解後發現,問題並不完全出在運營商一側。

攜號轉網是什麼?

所謂攜號轉網,也稱作號碼可攜帶、移機不改號,就是一家移動電信運營商的手機用戶,轉入到另一家電信運營商,享受新的電信運營服務。

攜號轉網主要包括固定號碼攜帶和移動號碼攜帶兩種。號碼攜帶有助於扶持新運營商,促使新運營商快速進入市場。實施攜號轉網被認爲是能使消費者、國家和電信行業三者都受益的舉措。

具體表現在,號碼攜帶既有利於消費者,也有利於優化市場結構,通過市場的管制措施,實現有效競爭,提高消費者福利。

例如對消費者來說,號碼攜帶可以減少用戶的轉網成本,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服務,資費水平也有所下降,體會到便利和實惠,同時可以避免因變更號碼帶來的各種安全風險以及付出的經濟和時間成本;對國家來說,號碼攜帶能節約號碼資源;對於行業來說,號碼攜帶可以打破現有電信運營商的優勢地位,從而促進市場競爭,優化市場結構。

基於此,2019年12月1日,工信部印發的《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該規定明確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在提供攜號轉網服務過程中,不得無正當理由拒絕、阻止、拖延向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對TechWeb表示,攜號轉網,是各方應保障的用戶權益,所有符合條件的用戶轉網,都不應該增加人爲的限制。

“攜號轉網推出時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爲了促進運營商之間的有效競爭。如果正常實施的話,最終各運營商之間會達到一個攜入、攜出比例的均衡,進而推動轉出用戶多的運營商提高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用戶。”付亮說道。

如何攜號轉網?

實際上,攜號轉網業務的辦理流程並不複雜,大體分爲三步。

第一步,編輯短信CXXZ#用戶名#證件號碼到10086(中國移動)、10001(中國電信)或者10010(中國聯通),查詢是否具備攜入資格,並獲取授權碼。這裏的用戶名和證件號碼,一般指的是姓名和身份證號碼;

第二步,確認具備資格後,填寫號碼信息,選擇心儀的套餐,提交入網申請,如不具備資格,可聯繫運營商了解情況;

第三步,憑授權碼,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前往需要轉入的運營商網點辦理新卡。

因爲多地運營商出現限制用戶攜號轉網轉網的情況,TechWeb在北京測試了一下攜號轉網流程,並沒有發現限制、拒絕等情況,但工作人員告知TechWeb,攜號轉網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攜號轉網需滿足哪些條件?

據筆者查詢了解,首先要實名入網,現階段單位證件入網的政企客戶應當將號碼過戶至自然人名下,再申請攜號轉網攜出服務;

其次處於正常使用狀態。(非掛失、停機等);

第三是與攜出方結清已出賬電信費用,如有未出賬的電信費用,應與攜出方約定繳費時間和方式;

第四是與攜出方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議,或已解除在網期限限制;

最後是距離最近一次攜號轉網已滿120日。

在攜號轉網的過程中,一些用戶發現自己不符合“攜號轉網”條件,通常是因爲和企業簽署了明確的在網要求的協議,享受了一些優惠、補貼等,在協議未到期前如果要申請“攜號轉網”,按照運營商發佈的《攜號轉網服務實施細則》,需解除協議後才能“攜號轉網”,這是符合《合同法》的要求及契約精神的。而法律、合同、契約精神,應該成爲攜號轉網的基礎和最低底線。

寫在最後

付亮對TechWeb表示,“攜號轉網限制“轉出”的投訴近年來下降明顯,如果用戶遇到相關情況,符合轉出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向國家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提出投訴。近期,部分運營商出現了限制“轉入”的情況有所增加,呼籲有關部門規範運營商的市場行爲,避免干預市場競爭。”

我們認爲,近期用戶遭遇的攜號轉網的困惑,既有部分運營商對於攜號轉網不積極的原因,也有用戶對於攜號轉網相關條款缺乏了解的因素,所以要想攜號轉網能夠順利推進,還需要運營商、用戶雙向推進,共同努力。從用戶側來看,用戶需要了解並滿足攜號轉網的相關條件,如未欠費、無在途業務等,以確保轉網流程順利進行。從運營商角度來看,則應避免人爲設置障礙,限制用戶的轉出和轉入需求,確保攜號轉網過程的透明和公平。只有在雙方的積極配合下,才能實現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攜號轉網服務,提升用戶滿意度和市場競爭力。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