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定了!港交所,恶劣天气下不停市!

定了!港交所,惡劣天氣下不停市!

證券時報 ·  06/18 10:47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羅曼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8日宣佈,港交所在惡劣天氣下不停市,該項安排9月下旬實施。

按照以往慣例,$香港交易所 (00388.HK)$會根據惡劣天氣下的相關安排,停止股市交易,包括滬深港通北向交易及衍生品市場。

去年香港財政預算案就提出,探索在惡劣天氣下港股繼續運作的安排,監管機構和業界已組成工作小組討論“颱風不停市”。

歷史上,港股多次因惡劣天氣而休市。比如2020年的颱風“海高斯”、2019年的颱風“韋帕”、2017年的颱風“苗柏”等登陸香港時,港交所均做休市一天或者半天的處理。

相比之下,港股爲什麼這麼“任性又嬌氣”?

證券時報記者向在港多位券商人士了解到,雖然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但是香港的股票交易系統並沒有內地發達,事實上很多老一輩投資人要靠打電話下單。一旦停電或通信信號出了問題,就會給投資者造成損失,有違市場公平。

另外,惡劣天氣下,證券從業人員和投資者往來交易所的途中安全也難有保障,索性休市防範風險。縱觀全球,港股、臺股、美股都曾有因異常天氣特別是颱風而休市的前例。

那停市一天對港交所的收入影響幾何?

據香港媒體統計,從2018年至今,惡劣天氣已經導致港股市場11次停市,其中2023年發生了4次。去年港股繼9月1日因十號颶風“蘇拉”襲港全日停市後,9月8日又因黑色暴雨警告加上極端情況生效,再次全日停市,僅9月份已停市兩日。Wind數據統計顯示,去年前8個月,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額爲1120億港元,若按此日均成交額計算,意味着港股9月停市2個交易日就損失2240億港元成交額。

而港交所現時向買賣雙方收取交易所交易費0.00565%,以港股少了2240億港元成交計算,粗略估計港交所停市2日就少了2500萬港元收入。

此外,港股停市不止影響股票、輪證成交,期貨期權市場同樣受影響,而且滬深港通暫停,港交所無法從北向交易分成內地交易所需手續費,以期貨期權年內成交穩定、北向通日均交易規模以千億計算,停市一天的影響不容小覷。

從港交所去年上半年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數據顯示,以期內現貨、期貨市場交易日數120日和129日計算,港股一日交易費相關收入可達2174萬港元,停市兩日就意味着損失4300萬港元交易費用,這還尚未計算結算系統收費的影響。

編輯/Some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