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国AI新欢”要提防苹果的无情

“中國AI新歡”要提防蘋果的無情

TechWeb ·  06/17 10:36

美國東部時間週四,蘋果公司取代微軟,重奪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寶座。

今年上半年,由於在生成式AI上佈局緩慢,加上iPhone銷量乏力,蘋果的股價連續下跌,本週一,蘋果公司市值還排在英偉達之後,位居全球第三。

然而過去三天,蘋果股價連續上漲,累計創下約11%的漲幅。這是自2020年8月以來,蘋果最大的三天漲幅。這三天的大漲使蘋果市值增加了3239億美元——幾乎是英特爾市值的三倍。

現在蘋果公司市值達到3.285萬億美元,略微超過微軟公司3.282萬億美元的市值。讓投資者重拾對蘋果信心的,是AI,是當地時間6月10日,蘋果一年一度的WWDC發佈的iOS18的AI能力。

正如外界預測的一樣,在WWDC上,蘋果將重點放在了AI上,推出了面向蘋果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的個人智能系統“蘋果智能”。

發佈會伊始,庫克就花了大篇幅介紹了蘋果在過去數年裏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探索 。庫克一再表示,蘋果認爲做AI產品最重要的是需要懂得用戶需求,AI要以個人使用情境爲基礎,真正整合到產品的使用體驗中。

“生成式 AI 從未被排除在計劃外,只是我們一直以一種深思熟慮的方式追求它。”庫克爲蘋果在AI領域的姍姍來遲“挽尊”。

雖然遲到,但在這份AI答卷上,蘋果還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資本市場顯然對這個答案相當滿意。

01

Open AI倒貼

雖然在生成式AI領域動作速度慢了一點,但蘋果畢竟是蘋果,只需要靠着自己的招牌就能讓走得更快的公司心甘情願合作,成爲裝備齊全的“後進生”。

在WWDC上,蘋果宣佈與OpenAI構建合作伙伴關係,蘋果用戶通過呼喚Siri語音助手就能使用ChatGPT,無需支付額外費用就可以在全系統的寫作工具中調用ChatGPT,實現聊天機器人、圖像生成等功能。

“當紅炸子雞”OpenAI創始人奧爾特曼也出席了WWDC24現場活動。

不僅如此,蘋果還特意強調了一番自身對用戶隱私的重視。“當通過Siri訪問ChatGPT時,已內置隱私保護功能。OpenAI將不會存儲用戶請求,並且用戶的IP地址也將被隱藏。”

據外媒爆料,蘋果依靠渠道優勢得到了合作的主導權。知情人士透露,現階段合作不會給雙方帶來“有意義”收入,蘋果不會向OpenAI支付合作費用。

在蘋果看來,將OpenAI的品牌和技術推廣到數億臺蘋果設備上的價值遠高於OpenAI給蘋果創造的效益。

鑑於蘋果龐大的設備數量,集成完成後,在蘋果上使用ChatGPT的人越多,OpenAI要負擔的算力成本也會水漲船高。目前,OpenAI在Azure雲計算系統上託管ChatGPT需要微軟付費。甚至可以說,OpenAI爲了搭上蘋果系統不惜倒貼成本。

做出瞭如此之多的退讓,奧爾塔曼還是在社交媒體上興奮地表示:“非常高興能與蘋果合作……我想你一定會喜歡它。”

OpenAI的低姿態讓同爲創始人的馬斯克怒不可遏,他幾乎是破防一般地怒噴蘋果忽略用戶的信息安全。馬斯克放出狠話,自己旗下公司員工上班時必須將攜帶的蘋果設備存放在能夠屏蔽電磁場的法拉第籠中,確保公司內部信息安全。

當然,一向言行謹慎的庫克自然不會回應愛出風頭的馬斯克,讓OpenAI自願合作已經證明了蘋果在AI時代的地位。

蘋果牽手OpenAI,資本市場迅速給出了良好的反饋。蘋果的股價立馬連續上漲,超越微軟重新成爲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02

蘋果的平衡術

需要強調的是,OpenAI所提供的應用只是蘋果智能大框架下的一小部分。蘋果智能的模型架構有三個部分,包括自研的端側模型、雲端模型和GPT-4o等第三方模型,發佈會的重點仍是蘋果自研AI模型。

正如在Safari瀏覽器中關聯多個搜索引擎選項,蘋果希望能夠給用戶更多AI服務選擇。

發佈會上,蘋果公司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吉表示,未來可能引入更多的人工智能模型,開展更廣泛的合作,他在發言中提到了谷歌的Gemini。

據美媒報道,蘋果和谷歌有望在今年晚些時候達成協議。如果雙方攜手,iOS和安卓的邊界線或許會在AI時代變得模糊,這無疑有助兩大生態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

此外,蘋果還在和Anthropic等新興人工智能公司洽談類似合作。

按照官方消息,蘋果智能的測試版將於今年秋季作爲iOS 18等系統的內置功能在北美市場推出,目前僅支持英語,部分功能、軟件平台和其他語言支持將於明年陸續推出。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認爲AI工具可能會逐步侵蝕其從谷歌搜索協議中獲得的巨額收入,要求和包括OpenAI在內的合作伙伴在未來協商出新的分成模式。

其實,從技術含金量的角度來說,蘋果在WWDC24上拿出的東西並不夠份量。

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就指出,蘋果是在展示自身在生態整合與界面設計方面的優勢,但投資人期待看到的是蘋果拿出在AI領域原創且用戶非用不可的實力產品。

平心而論,蘋果和OpenAI爲代表的各家大模型的合作只是蘋果智能在發展期的過渡選擇,是一段短期到中期的關係,蘋果的終極目標是建立完全獨立自給的AI能力。

所以在此期間,蘋果會施展平衡術,讓各家都雨露均霑,不至於讓自己受制於人,並且爭取時間,最終用成熟的自研AI替代。

如同其在A系列芯片上所做的策略一樣。

03

哪位是蘋果的“心上人”?

作爲一家面向全球的公司,蘋果智能不會在全球每個市場都和OpenAI深度綁定。蘋果希望的是設備上融入儘可能多的符合本土化用戶需求的AI工具。

中國是蘋果的第二大市場,中國市場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IDC預計,2024年中國市場上搭載AI功能終端設備將超70%,AI終端佔比將達55%。

從現有經驗來說,直接把美國的AI服務搬進中國市場在短期內無法實現,可行的做法還是直接找到合作伙伴,在設備上用中國公司的產品,然後參照雲上貴州的例子,通過數據本地處理開放運行更多AI功能。

發佈會上,蘋果表達了對AI工具進入中國的渴望。“雖然目前沒有具體時間表,但這肯定是我們想要做的。”

所以,選擇哪家本土AI合作伙伴,無疑是蘋果關注的重點之一。

目前來看,深耕AI領域多年的百度是蘋果在中國市場最有可能的AI合作對象,此前坊間已傳出了蘋果要和百度正在談判的消息。

1月,百度宣佈和三星達成AI生態戰略合作伙伴,百度文心大模型深度集成到Galaxy AI中,打造多個AI應用場景,提供了端側賦能通話、翻譯、智能摘要、排版等功能。三星Galaxy S24系列的國行版均搭載了相關服務。

和三星的合作經驗或將幫助百度進一步撬動蘋果。

中文語境是國產大模型差異化競爭的優勢,國產大模型在廣泛的中文語言任務處理中展現出了較好的自然語言生成能力與較高的準確性。

6月12日,IDC發佈了《中國大模型市場主流產品評估,2024》。此次評估從七大維度對百度、OpenAI、阿里等11家大模型廠商的16款市場主流產品進行實測。

從測試結果看,文心一言和文心一格在問答理解類、推理類、創作表達類、數學類、代碼類的基礎能力,toC通用場景類、toB特定行業類的應用能力等7大維度均具備領先優勢。

據百度透露,文心一言APP月活已超千萬,調用量超14億,核心用戶群體匯聚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超過半數在35歲以下,主要是年輕的學生和繁忙的職場人士,文心一言的用戶畫像和iPhone在國內的核心消費者高度一致。

從現實和用戶規模來看,蘋果選擇百度可能是當下最優解。綜合各方信息來看,雙方顯然已在密切接觸中。

但除了百度,蘋果在中國市場也有其他選擇。近兩年,國內市場是“百模爭霸”,王小川笑稱:中國企業度過了AI大模型的恐慌期和投入期,現在已經是迭代期。

考慮到蘋果的獨特地位,多數公司都會願意和其達成合作。有報道稱,蘋果和阿里雲通義千問也有實質性商討。

在全球電商市場的多年深耕讓阿里雲看待AI大模型的目光並不侷限於中文世界。

5月,阿里雲宣佈在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墨西哥投資新建數據中心,佈局AI基礎設施。根據官方消息,阿里雲大模型服務平台百鍊國際版即將上線,提供一站式、全託管的大模型定製與應用服務,阿里雲最新版基座模型通義千問2.5也將通過百鍊平台提供API。

2023年底,阿里達摩院就推出了首個基於東南亞語言訓練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版本SeaLLM以及名爲SeaLLM-chat的聊天機器人。該AI大型語言模型包括130億參數和70億參數兩個不同的版本,能夠處理的語言包括越南語、印度尼西亞語、泰語、馬來語、高棉語、老撾語、他加祿語和緬甸語。

或許,蘋果有意和阿里雲達成合作並非爲了中國市場,也有在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加速提供本土化AI服務的考量。

此外,字節跳動近期也在加速探索基於手機的大模型軟件解決方案,希望提供給手機廠商參考使用。考慮到Tik Tok在全球的影響力,蘋果也有可能將其納入考慮範圍。

但從蘋果在美國市場所施展的平衡術、以及其對供應鏈“扶弱鋤強”的做法來看,蘋果選擇哪家作爲在中國市場的AI合作伙伴,對於那個幸運兒來說,既是好事,也會是鞭策——必須跟上蘋果進化的步伐,必須有讓蘋果離不開的本事,否則它會另覓新歡。

被蘋果踢出供應鏈的公司,甚至包括英特爾,它們都是前車之鑑。(何伊然)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