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贝因美回复问询函:注销15家子公司系未实现预期目标或业务未持续开展

貝因美回覆問詢函:註銷15家子公司系未實現預期目標或業務未持續開展

銀柿財經 ·  06/15 10:33

在被深交所“靈魂16問”後,貝因美(002570.SZ)於6月14日對上述問題進行了一一回應。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23日收到年報問詢函的次日至6月14日收盤,貝因美股價區間跌幅達到14.38%,其中6月6日盤中創出歷史最低價2.47元/股,目前最新股價爲2.62元/股,距離公司發行價16.56元/股(前復權)已經相去甚遠

深交所向貝因美髮布的十六問中,公司多次更正業績、年報業績增長合理性、註銷15家子公司原因、應收賬款較大等問題備受關注。

多次更正業績

查看貝因美往年發佈的公告可以發現,自2013年以來,公司已至少10次修正業績預告。2024年1月31日及2023年4月29日,公司也多次更正季報、年報內容,將部分業務收入確認方法由“總額法”更正爲“淨額法”。

對於2023年4月底更正2022年相關業績的原因,貝因美在回覆函中表示,年審會計師提出,公司在2021年的貿易業務有實際貨物流轉,而2022年實際貨物交割是在同一倉庫中對貨物進行流轉,並未真正取得商品控制權,公司在貿易業務中很可能屬於代理人,因此對2022年貿易收入確認方法由“總額法”更正爲“淨額法”。

而今年1月底發佈的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相關業績更正原因,貝因美指出,一方面2021年的貿易業務,雖然有實際貨物流轉,但公司在其間僅承擔了有限、瞬時的存貨風險,因此按淨額法對收入進行更正;另一方面2022年、2023年線上流量投放業務,無需就廣告投放結果向客戶承擔責任,符合代理人的條件,因此按淨額法對相關收入進行更正。

註銷15家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貝因美此前發佈的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完成了對15家子公司的註銷,而翻看公司前兩年的年報發現,2022年,貝因美僅註銷了1家子公司,2021年沒有發生註銷。一年時間內,貝因美爲何註銷如此多的子公司,註銷後的業務承接情況,對公司2023年度財務報表的影響等成爲深交所關注的重點。

對此,貝因美回覆稱,公司2023年度完成清算註銷的15家子公司均系相關公司成立後未實現公司預期發展目標或相關業務未持續開展。註銷子公司中,11家區域營銷管理相關業務及人員已轉由銷售分公司承接,剩餘子公司因相關業務前期已終止。本次15家子公司註銷期間對往來款等進行清理產生清算收益142.76萬元,對公司2023年度財務報表未有實質性影響。

年報業績增長合理性遭質疑

貝因美是國內領先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製造企業,主營業務爲嬰幼兒配方奶粉、營養米粉和其他嬰幼兒輔食、營養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從公司營收構成來看,奶粉類產品是貝因美的第一大營收來源,2023年佔總營收的92.43%。

從2019年至2023年,貝因美的營收比較穩定,但歸母淨利潤起伏不定,2019年~2023年分別爲-1.03億元、-3.24億元、0.73億元、-1.76億元以及0.47億元,最近幾年出現一年盈利一年虧損的情況,容易惹人懷疑是否在迴避被ST和退市的下場。

2023年,貝因美實現營收淨利雙增,其中歸母淨利潤同比扭虧爲盈,同比增長126.97%,毛利率爲47.07%,同比增長1.19個百分點。而同樣主營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企業中,中國飛鶴(06186.HK)(06186.HK)2023年營收同比下滑8.35%,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31.4%,毛利率下滑0.63個百分點;澳優(01717.HK)2023年營收同比下滑5.3%,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19.46%,毛利率下滑4.88個百分點。

在此次年報問詢函中,貝因美業績增長的合理性被深交所質疑,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原因,是否與行業發展趨勢相匹配等。對此,貝因美回應稱,2023年業績增長有三方面原因:一是2023年度,電子商務渠道營收同比增長7.69%;二是2023年度,成人粉收入同比增加1.05億元,增長147.81%;三是消除或減少了上年虧損因素,2022年度,公司計提大額應收賬款壞賬準備以及計提應支付的採購違約損失共計1.65億元,而2023年度計提信用減值損失4663.55萬元,同比下降5669.83萬元。總體看,公司營收與淨利潤的變化並未背離行業整體趨勢。

應收賬款賬面價值較高

此外,貝因美的應收賬款事項也引起監管層關注,這幾年,貝因美的應收賬款一直居高不下。銀柿財經查看相關報表發現,2019年~2023年,公司應收賬款分別爲7.86億元、6.43億元、7.42億元、5.33億元和3.97億元,平均爲6.20億元。

一家奶粉企業爲何有這麼巨額的應收款,確實令人費解。應收款帶來的信用減值數額也頗爲龐大,2022年其信用減值損失達1.03億元,2023年這個數據爲4663.55萬元。

具體到2023年,銀柿財經翻看其2023年年報發現,截至報告期末,貝因美的應收賬款餘額爲8.32億元,壞賬準備餘額爲4.36億元,賬面價值爲3.97億元。按照賬齡來看,3年以上的應收賬款爲2.97億元,2~3年的爲1.12億,而1年以內(含1年)的爲3.02億元。

由於貝因美應收賬款賬面價值較高,對財務報表影響較爲重大,計提壞賬準備涉及管理層的重大判斷與估計,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將應收賬款減值識別爲關鍵審計事項。

對於應收賬款,深交所要求貝因美說明賬齡1年以上佔比較高的原因,應收賬款期末賬面餘額較大、應收賬款週轉天數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等。對此,貝因美回應稱,報告期末,公司1年以上應收賬款佔比相對同行業可比公司明顯偏高,主要系公司以往所形成的對客戶總授信額度較高,相關客戶近年來銷售滑坡或經營不善,導致逾期授信客戶居高不下,相關應收賬款賬齡惡化所致。

而應收賬款週轉天數67.09天較同行業明顯偏高,主要系公司爲應對行業激烈競爭,執行授信政策的客戶範圍廣,導致一直以來授信規模偏大。近年來雖然努力壓降授信規模,但由於存量較大,應收賬款週轉天數較同行業仍明顯偏高。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