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突传噩耗!光刻机巨头创始人去世!

突傳噩耗!光刻機巨頭創始人去世!

券商中國 ·  06/12 17:35

科技圈突傳噩耗,阿斯麥創始人維姆・特羅斯特去世!

當地時間6月11日晚間,總部位於荷蘭的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悼念阿斯麥創始人之一維姆・特羅斯特(WimTroost)。

在暢銷科技書籍《光刻巨人:ASML崛起之路》中,有一段話這樣描述他:“特羅斯特從廢料堆中拯救了晶圓步進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十年裏,如果說有誰是飛利浦的代表人物,那非他莫屬。”

阿斯麥創始人去世

阿斯麥官方賬號發文稱:“我們的創始之父之一,維姆・特羅斯特去世了。特羅斯特是我們的創始元老之一,也是1987年至1990年期間的CEO,那時ASML正努力爭取其第一個客戶。退休後,特羅斯特一直是ASML和高科技產業的真正大使。他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我們感謝特羅斯特對ASML的DNA和強大公司文化的貢獻,他的遠見卓識、領導才能和毅力鼓舞了後世多代人。我們向特羅斯特的家人表示哀悼。”

另據媒體報道,維姆・特羅斯特於上週五(6月8日)上午逝世,享年98歲。

1925年,維姆·特羅斯特在荷蘭海牙出生。在他10歲的時候,一家人搬到了博姆普傑斯迪克,這是一個位於荷蘭西南部澤蘭省的一條堤壩上只住着80戶人家的小村莊,只有一條街,兩個農場。在那裏,特羅斯特的父親和叔叔繼承了爺爺的麪包店和雜貨店。特羅斯特在那裏上的高中,然後上了職業學校。1945年9月,年輕的特羅斯特從戰爭中恢復過來後,父親拿出家裏最後的40美元送他去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學習物理。

在戰後重建中,荷蘭需要大量年輕的工程師,特羅斯特就是其中之一。飛利浦向特羅斯特發出了幾次邀請。他拜訪了Natlab,參觀了飛利浦的許多部門。特羅斯特最初決定爲殼牌工作,因爲他擔心去飛利浦只能當一個普通員工。但是當他聽說這家石油公司可能隨時把他派至另一個國家時,他放棄了。最終他加入了飛利浦,年薪1240美元,額外還有50美元的獎金。1967年10月,特羅斯特被任命爲飛利浦總工程師和研發部門負責人。

後來,特羅斯特成爲飛利浦晶圓步進機的開發人員,也是在飛利浦管理團隊會議上唯一一個表示對光刻機有研究興趣的人。1984年,飛利浦和ASM成立合資企業ASML。1987年,當時搖搖欲墜的ASML群龍無首,剛從飛利浦退休兩年的特羅斯特決定出任ASML的CEO,他帶領ASML度過了1988年的危機,直至1990年再次退休。

阿斯麥最新動態

阿斯麥是荷蘭規模最大的企業,也是歐洲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其在全球範圍內有4萬名員工,其中2.4萬人在荷蘭工作。在光刻機領域,阿斯麥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製造商,也是唯一的極紫外光刻機供應商。

據路透社最新消息,荷蘭埃因霍溫市議會週二投票通過了光刻機制造商ASML的擴建計劃。這一初步計劃由ASML和當地市政府於4月公佈,將在埃因霍溫北部靠近城市中心相對未開發的地區開發新設施,可容納多達2萬名員工。

據報道,歐洲最大的科技公司阿斯麥需要額外的空間來與半導體行業一起發展,預計半導體行業產值在未來十年將翻一番。今年1月,阿斯麥開始威脅稱,如果得不到在荷蘭本土發展的保證,將把主要業務轉移到荷蘭以外。這促使荷蘭國家和地區政府在3月份承諾提供27億美元,以改善埃因霍溫地區的交通和住房,該計劃被稱爲“貝多芬項目”。

隨着阿斯麥和其他科技行業公司的擴張,埃因霍溫大都會區的人口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從85萬增長到100多萬。該城市規劃的建築師之一、議員Stijn Steenbakkers表示,保留阿斯麥對荷蘭和歐洲至關重要,它將改變埃因霍溫。

此前4月22日,阿斯麥宣佈,其已與荷蘭埃因霍溫市簽署了一份意向書,在該市北部機場附近區域探索擴建計劃,或能容納2萬名新員工。阿斯麥首席財務官Roger Dassen在聲明中寫道,“正如我們之前所說,阿斯麥傾向於將荷蘭的核心業務儘可能靠近公司的現有地點,擴建的埃因霍溫基地正是位於公司費爾德霍芬總部附近。”

Dassen說道,阿斯麥通常將人才、基礎設施、住房,以及投資環境視爲投資的先決條件。他還提到,荷蘭政府最近宣佈的措施也起到了幫助作用。

而在此之前,荷蘭政府和阿斯麥之間的關係一度非常緊張。去年11月,荷蘭極右翼政黨自由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並宣稱將推進反移民、限制外國留學生數量等政策,給阿斯麥帶來巨大招工和用工壓力。之後有消息稱,阿斯麥曾向荷蘭政府提出了向其他地方擴張或遷移的意向,法國是選擇之一。阿斯麥首席執行官溫寧克(Peter Wennink)也在一次會議中提到,如果在荷蘭找不到熟練的外國勞工,就會去其他可以發展的地方。

責編:戰術恒

責任編輯:何俊熹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