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宜搜科技(02550)“套路回拨”加持,盛大集团陈天桥独赚16倍?

宜搜科技(02550)“套路回撥”加持,盛大集團陳天橋獨賺16倍?

智通財經 ·  06/11 13:40

三次衝擊港交所之後,宜搜科技終於在港交所大放異彩。

三次衝擊港交所之後,宜搜科技(02550)終於在港交所大放異彩。

6月7日,宜搜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盤面上,該股高開高走,強勢拉升,盤中一度漲超80%。截至收盤,宜搜科技大漲91.72%,報於11.12港元,總市值爲36.58億港元。

不僅如此,在上一交易日的暗盤交易中,宜搜科技暗盤亦大幅高開,收漲43.10%,報8.3港元,成交額307.47萬港元,總市值27.3億港元;每手500股,不計手續費,每手賺1250港元。

那麼,在二級市場如此備受青睞的宜搜科技真那麼強嗎?

“套路回撥”加持,陳天橋大賺近16倍

事實上,深究宜搜科技的打新玩法可知,其上市首日股價大漲的原因與“套路回撥”不無關係。

據此前配發結果顯示,全球發售方面,宜搜科技全球發售1480.25萬股股份,每股定價5.8港元,每手500股,所得款項淨額4070萬港元,發行市值爲19.08億港元。配售方面,

公開發售階段宜搜科技獲約114.59倍認購,分配至公開發售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爲195.00萬股股份,佔發售股份總數的約13.17%(在發售規模調整權及重新分配後),國際發售獲0.98倍認購。

按理來說,宜搜科技回撥比例要高達50%,但由於國配不足的原因,香港公開發售股份數目佔全球發售股份數目13.17%,而這也恰好擊中了“套路回報”的玩法。

根據回撥機制來看,若公開發售認購15倍至少於50倍,公開發售比例將由10%增至30%,50倍至少於100倍即增至40%,認購100倍或以上則回撥至50%;但若配售未足額而公開發售卻足額,或配售及公開發售均足額而公開發售認購少於15倍,公開發售比例可由10%增至最多20%,惟必需下限定價。

在實際分配過程中,主要分三種回撥玩法,第一種就是老老實實按照上面的回撥機制分配,稱爲被動回撥。第二種玩法,公開發售部分認購小於15倍,卻回撥至20%,通常被稱爲主動回撥。即在可以不回撥的情況下,主動提高散戶的持貨比例。可以理解爲國際配售賣不出去,這種比較恐怖,歷史數據以大跌居多。第三種就是,公開發售部分超購較多,而國際配售部分卻認購不足,根據規則,最多隻能回撥至不超過20%。這種玩法通常被稱爲“套路撥",可以理解爲,某些人不想把貨分給散戶。

而宜搜科技公開發售回撥13.17%,便是符合“套路撥”的玩法。一般來說,新股出現這種“套路回撥”,往往意味着,主力(國際配售部分)想盡可能多拿票,不想把票分給散戶(公開發售部分),這種主力要搶的貨,質地往往不會太差,籌碼集中,也有利於主力控盤,上市首日大概念皆是上漲的。比如,此前的邁富時的丐版發行、EDA的套路回撥以及汽車街的丐版發行和套路回撥都是首日大漲。

這種玩法在當下流動性匱乏的港股市場中,裨益不少,一方面,增強了新股流動性,另一方面主力機構通過套路回撥的方式,鎖定了更多的流動性籌碼,也更有利於機構控盤。因此,這種玩法在目前的港股打新市場都比較火,而宜搜科技在“套路回撥”加持下,上市首日也無疑相當於觸發了“上漲按鈕”。

“上漲按鈕”加持,而最大的投資獲益者應屬於盛大集團的實控人陳天橋。招股書顯示,當年盛大集團僅花費1905萬元,就得到6.27%的股份,對應每股價格爲0.97元/股。其餘投資人前海海潤、厚聚三號、遠致投資等持股成本均在4.27元-4.45元不等,這意味着陳天橋的入股價格只有其他投資人的五分之一左右。2天漲幅已經讓陳天橋大賺近16之多。

盈利能力下滑,競爭壓力加劇

當然,如果從基本面來看,智通財經APP深究其經營數據發現,宜搜科技的基本面算不上“優秀”,甚至可以說乏善可陳,隱憂不少。

一是,營收增長緩慢,盈利能力下滑。

作爲國內老牌互聯網企業,宜搜科技成立於2005年。公司依靠移動搜索引擎起家,巔峯時期在移動搜索領域可比肩百度谷歌。然而好景不長,公司的搜索業務逐漸萎靡,隨後宜搜科技入局數字數字閱讀行業,在2013年推出旗艦產品宜搜小說App。目前公司主要經營四條業務線,包括數字閱讀平台服務、數字營銷服務、網絡遊戲發行服務及其他數字內容服務。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宜搜系列閱讀App的累計註冊用戶人數爲4470萬名。從用戶活躍度來看,近年來,宜搜平台上的平均月度活躍人數呈不斷增加之勢,由2021年的2390萬名增加至2022年的2560萬名,並進一步增加至2023年的2600萬名。

然而,雖然用戶活躍度不斷增加,但宜搜科技的營收速度卻增長緩慢,盈利能力也表現不佳。據此前招股書披露,2021年至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爲4.33億元、4.56億元、5.5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8.9%;同期淨利潤分別爲5001萬元、4445萬元、2501萬元,三年利潤縮水近半。不僅如此,公司的盈利能力也顯著下滑,同期毛利率分別爲48.2%、52.3%、46.5%,淨利率分別爲11.5%、9.7%、4.5%,皆逐年下滑。

二是,“重營銷輕研發”,現金流處於吃緊狀態。

從業務模式來看,宜搜科技主要在在平台上向用戶提供數字閱讀、廣告、網絡遊戲及其他數字內容(如音樂及回鈴音),宜搜推薦引擎收集並分析用戶行爲數據,以向用戶推薦更相關的內容數據,包括文學資源及廣告內容,並不斷訓練算法以改善推薦效率及效益。於往績記錄期間各年度,公司超過90.0%的收益產生自數字閱讀平台服務及數字營銷服務下提供的廣告服務。

而爲了服務廣告客戶,宜搜科技亦下了“血本”去服務。據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宜搜科技的互聯網流量成本分別爲1.85億元、1.85億元、2.66億元,在營業成本中佔比最高,分別爲82.5%、84.9%、88.8%。除此之外,公司各項費用持續高企,期內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爲0.99億元、1.34億元、1.54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爲22.9%、29.3%及27.5%。

相比之下,宜搜科技的研發投入卻一路下滑。2021年至2023年,宜搜科技的研發開支分別爲0.51億元、0.39億元、0.38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僅有11.8%、8.5%及6.7%。上述數據的表現,顯然也道出了當前公司“重營銷輕研發”的弊病。

耗費大量“財力”之餘,疊加公司盈利能力下滑的因素,這一年宜搜科技的現金流也明顯吃緊:據悉,2021年至2023年,公司經營活動所得的現金流淨額分別爲5095.2萬元、607.0萬元及-2950.1萬元。公司亦在風險提示中表示,倘公司日後錄得經營現金流出淨額,營運資金可能受到限制,繼而可能對其流動資金及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而除了基本面乏善可陳之後,宜搜科技也面臨着競爭壓力加劇的風險。

根據易觀,宜搜小說App於2023年的平均月度活躍人數約爲20.0百萬人,就平均月度活躍人數而言在中國數字閱讀市場排名第五。自2018年至2023年,宜搜小說App的平均月度活躍人數在中國數字閱讀市場中排名前五。在2023年中國數字閱讀市場的十大應用程序(就平均月度活躍人數而言)當中,宜搜小說App於2023年的平均每日使用時長112.7分鐘,就人均每日使用時長而言,排名第四。

在中國數字閱讀市場,宜搜App雖然佔據一席之地,但與頭部APP相比,均存在着較大的差距。2023年中國數字閱讀行業平均月活,西紅柿小說、掌閱、七貓、QQ閱讀遠遠超過宜搜,同期西紅柿免費小說的月活約是宜搜閱讀的5倍。就人均每日使用時長來看,也低於QQ閱讀、七貓和掌閱。

除此之外,番茄、掌閱背靠字節跳動,七貓屬於百度陣營,QQ閱讀隸屬於騰訊。在這個流量爲王的時代,沒有互聯網大廠的流量扶持和傾斜,宜搜的用戶增長顯然也弱於有“背景”的競對。

綜上來看,作爲國內老牌互聯網企業,同時疊加一定的頭部地位,本身不乏技術、內容和用戶資源優勢,這也是投資者願意在其上市當日給予高價值的原因。然而,基本面表現略遜且行業競爭壓力加劇之下,其又能走多遠呢?且待時間的檢驗。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