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方正证券:“科特估”行情仍然在波段交易中挣扎

方正證券:“科特估”行情仍然在波段交易中掙扎

財聯社 ·  06/11 09:39

核心觀點

4月底至今,科技行情迎來反彈,市場重燃對科技行情持續性的關注。市場是否會迎來繼“中特估”後的“科特估”?“科特估”的目的爲何?又有哪些行業需要“特估”?

對此,我們的觀點如下——

第一,當前對於“科特估”需要保持關注,但也需要多一些耐心。23年“中特估”提出至今,央國企的盈利能力韌勁帶動“中特估”行情持續演繹。與“中特估”相呼應,我們在3.10《科特估:新質生產力,突圍》中率先提出“科特估”的概念,但在高速輪動的行情結構下,“科特估”始終難以和“中特估”一樣形成趨勢。

第二,“科特估”的長期展望:與“中特估”相同,都是資本市場使命的一環。長期看,我們對於科技股的行情具備充足信心,核心原因在於:無論是“中特估”還是“科特估”都是資本市場服務於實體經濟使命的一部分。安全資產“漲價重估”(中特估)是基礎,提供了解決土地財政轉型的“燃眉之急”的新增資金。但長期看,“科特估”是最終目標,實現民族復興的根本仍在於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要素生產率的再次騰飛。

第三,“科特估”的短期線索:仍需等待明確的流動性寬鬆或政策強加碼。我們認爲:決定科技股短期行情的分子分母端的兩因素都需等待進一步信號。

(1)分母端:在明確的降息信號出現前,我們認爲不宜過早交易海外流動性寬鬆的預期。

(2)分子端:仍應等待政策進一步加碼的信號。當前存量博弈的市場格局中,科技板塊的普漲需要更大級別的政策。否則行情仍可能僅短期集中於低空經濟、半導體設備等政策聚焦的細分領域,且輪動速度可能仍然較快。

第四,“科特估”的深層意義:配合新“國九條”,改善“新質生產力”融資環境。當前國內信用週期底部,“新質生產力”亟需大量融資,前提條件是民間資本在一級市場廣泛參與。而歷史上看,一級市場的大規模融資往往以二級市場的牛市爲前提。同時,結構上看,“先進智造”融資能力相對較差,可能是“科特估”的重點領域。

第五,如何交易“科特估”:“先進智造”的相對估值修復。科特估”與“中特估”相同,並非平地拔估值,而是修復相對國際水平而言偏低的估值。從絕對水平上來看,相比於海外而言,“先進智造”相對低估。從估值與盈利能力的變化上,結構上“先進智造”更被低估,也因此更需要估值重塑。

第六,行業配置:持倉“中特估”,關注“科特估”,堅守“八二法則”。“科特估”是長期趨勢,但短期交易仍需謹慎等待信號,持倉“中特估”(安全資產)的同時,對“科特估”保持關注,是下一階段交易的更優解。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預期、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超預期、盈利環境發生超預期波動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