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今夜,全球都在等待苹果

今夜,全球都在等待蘋果

格隆匯 ·  06/10 19:16

北京時間6月11日凌晨一點,一年一度的$蘋果 (AAPL.US)$開發者盛會WWDC即將拉開帷幕。

本次盛會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蘋果在AI領域的佈局,主題演講預計大約有一半內容與AI有關。

上週三,市值一直突飛猛進的英偉達短暫地超越蘋果,成爲美股市值老二,現在儼然是當紅炸子雞。

蘋果雖然一季度產品銷量負面新聞比較多,但近一個月來在生成式AI應用上瘋狂發力也讓人們看到了新版iOS 18的一些誠意,蘋果股價也在悄悄反彈。

這次發佈會,或許決定了蘋果在未來市值競爭中,會不會被英偉達甩在身後。

用AI武裝到牙齒

媒體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發佈會上蘋果將推出一個名爲“Apple Intelligence”的全新AI系統,並將其集成到iPhone、iPad和Mac的操作系統中。

AI= Apple Intelligence,是不是非常有梗?

據媒體爆料的新功能細節,iOS系統中所有原生應用都有被武裝到牙齒的可能性:

相機:拍特定模式的照片/視頻,一句話就能設定倒計時、切換前後鏡頭

照片:編輯修圖、整理相冊,甚至還能根據關鍵詞找出特定的人、寵物、風景……

備忘錄:錄音轉文字、語音總結大意、公式識別

語音備忘錄:錄音、轉錄、存檔、整理文件夾,會議筆記更高效

提醒事項:新建購物清單、差事待辦,還能加標籤、整理歸類

郵件:寫郵件、存草稿、設置提醒,還能自動歸類廣告垃圾郵件

圖書:導航到特定書籍、章節,一鍵翻頁、切換主題

Safari:總結網頁摘要、整理標籤頁

Keynote:一句話插入音頻、視頻、圖片,自動編輯幻燈片

以上功能,其實去年許多安卓廠商發佈的AI手機基本已經實現了,當然我們目前還處在AI功能化的階段,但隨着蘋果陣營深度介入,AI的應用模式有望加速進化。

去年OPPO、VIVO等大廠都推出了全新的AI助手,在功能支持上相比以前的語音助手已經超出了一大截。而在蘋果即將推出的iOS 18中,Siri的升級也是最廣受關注的一個特點,根據外媒的評價:Siri將在iOS 18中重生

在 iOS 18 中,Siri將整合 LLM 大型語言模型,優化對話連貫性的同時,允許融入實時情境。加上之前傳出與Open AI和谷歌的合作,不知道最終成品,會否能給我們帶來一個不僅支持複雜指令,而且對答如流的Siri。

從佈局AI,到即將推出AI,未來蘋果或將打造出一個最適合AI應用落地的操作系統。

 AI手機,別隻賺吆喝

不過,想讓用戶換新手機,總得有個理由,比如像內存或者電池續航不夠,設備硬件進步逐漸引導了手機高端化的消費趨勢。

今年一季度的手機市場有了非常明顯的起色,出貨量連續第三個季度增長。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發佈的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7.8%至2.89億臺。

從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來看,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平均售價爲370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美元。

並且,從一季度各價位段智能手機的銷售情況來看,平均單價超過800美元的智能手機市場是增長最快的,增速超過兩位數,佔2024年第一季智能手機出貨量的1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個百分點。

儘管蘋果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銷售額佔比下滑了11%,蘋果手機的平均單價上升到了900美元,在前五大手機廠商裏面是獨一檔,其他廠商也在嘗試着發展高端品牌。

上圖已經將蘋果和其他廠商的區別展示得一清二楚,硬件升級越來越同質化,卷不出差異化的競爭實在難以獲得更高的回報,身爲大廚,就得學會做高端局的菜。

AI手機之前,大家把寶押在了摺疊屏上。但是摺疊屏賽道似乎卷得太厲害了,廠商能從中賺取豐厚的投資回報,依舊是僧多粥少。TrendForce市場預測顯示,2024年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可能會達到1770萬部,同比增長約11%。

啥概念?

摺疊屏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中的佔比,僅從2023年的1.4%微增至1.5%,離大衆市場還有不小的距離。

但定位高端的摺疊屏也躲不掉通縮品的命運。摺疊屏定價已經從最初的萬把來塊下降至7000元價位段,從性能配置上看並未對蘋果Pro系列造成多大的衝擊,但外觀卻可能帶來不小的使用成本。

另一邊,去年至今安卓廠商加速了生成式AI的佈局,已有超過10家智能手機品牌廠商推出了超過30款具備生成式AI功能的智能手機。

相比摺疊屏,蘋果切入生成式AI賽道可謂神速,已經打好的硬件底子終於能夠充分發揮作用。

AI手機的理解,按照概念和實際落地形式,首先這手機端側得能裝下大模型,一般出廠前就得先裝上;其次AI處理速度不能太慢,否則嚴重影響使用體驗,那就得有能專門給AI推理計算的芯片單元,SoC中包含NPU算力。

只有手機SoC的AI算力提升,端側能夠搭載的大模型參數量才能夠持續上行。根據OPPO與IDC給出的定義,使用能夠更快、更高效地運行端側GenAI模型的SoC, 並且使用int-8數據類型的NPU性能至少爲30 TOPS。截止今年2月,符合這個要求只有蘋果A17 Pro、聯發科天璣9300、高通驍龍8Gen3。

除了算力,一旦參數量增加,存儲容量和功耗必然也會增加,DRAM/NAND,電源模塊以及散熱相關材料都會要求升級。

據悉,目前只有搭載A17仿生芯片的iPhone 15 Pro系列,以及配備M1及以上芯片的iPad和Mac,才能完美運行“Apple Intelligence”。所以說,要用只能換最新的,還得是頂配,價格自然不會低。

但如果缺少需要更高性能適配的應用,哪怕配置拉得再滿,也終會面臨過剩,尤其在如今特別注重性價比的環境下。

PC時代最著名的安迪-比爾定律是指無論硬件(CPU)提了多少性能,最終都會被軟件(操作系統)消耗掉。老版本的CPU性能不足以支持新版的操作系統,才能帶動整個產業的設備更迭需求。

目前的AI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文檔總結、圖片處理、信息檢索、文本翻譯,其實談不上顛覆,甚至談不上剛需,而且實現這些功能的成本也比較高昂。

因此,現在手機廠商押寶AI,不再只是簡單的功能更新,而是契合技術、市場、應用發展趨勢的一次迭代,爲的就是推動新一波換機週期,提高硬件配置的天花板,好讓手機價格繼續往上走。

AI手機還不夠成熟,需要有用戶能感知得到,能夠帶來價值的應用場景創新,而已經有最好硬件配置的蘋果,今晚能否給行業開啓一扇新的大門?

市值對決背後,AI風口將再次傾斜?

上週三,英偉達股價市值一舉突破3萬億美元,並且正式超過蘋果,成爲美股第二大市值科技巨頭。誰能想到一家“賣鏟子”的公司,能在近一年時間內高歌猛進,擊敗佔據億萬終端用戶入口的消費科技巨頭。

但在算力時代,鏟子本身就是黃金。在AI訓練領域的獨佔地位,有限的芯片產能,令英偉達掌握了大模型競賽的入場券。

而另一邊的蘋果,股價曾一度迷失在銷量不振,降價促銷的負面新聞中,公司今年前三個月營收達到908億美元,同比下降4%,其中蘋果大中華區的營收同比下降8.08%。

由於新品迭代速度和市場預期總是有出入,雖然高端化的這批升級需求讓蘋果得到了更豐厚的利潤,但最終還是要向激烈的市場競爭低頭。

蘋果今年前三個月的iPhone收入下降了近10%,銷售量下降了9.6%,其中中國銷量出貨量下滑6.6%,並且受到促銷降價影響,市佔率比上個季度下滑了4.4%。

蘋果去年從造車項目180度調轉進入生成式AI 賽道,爲的就是再一次抓住高端化升級的浪潮,把天花板再次抬高,而且不僅只有手機,而是對iPad,Mac一籃子產品的全新升級,核心就在於,AI OS。

根據以往經驗,手機出現巨大變革往往從交互方式開始。智能手機取代功能手機,是用觸屏取代鍵盤;AI手機取代智能手機,會是用語音取代觸屏。

今年是WWDC的第四十個年頭。

在第一屆WWDC上,蘋果曾經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具有圖形界面的個人電腦(Lisa)。2007年,初代操作系統iPhone OS正式亮相。這是蘋果搭建App Store軟件生態的起點,後來應用商店從最初的500個APP擴大到500萬個,構成了生態護城河,直到2010年經過四次大的版本更新,終於以iOS的名字與我們見面。

因爲蘋果有着相對能打的芯片配置和自然流暢的操作系統,去探索AI功能和新的應用應該是最容易迅速落地的。

去年10月蘋果曾低調發布了Ferret多模態模型,跟其他名聲在外的多模態模型相比,Ferret的主要長處是對於操作界面中的圖片識別和定位能力,簡單來說,就是當用戶和AI助手聊關於界面中的信息時,它能夠很快理解你的意思,然後找到對應元素。

這個UI類模型看似並不強大,但再延伸一些,如果再把用戶的指令,文字或者語音,拆分成具體的工作流來執行,最終還能實現跨APP的操作,那麼一個AI原生的操作系統就基本落地了。這個跟AI手機的最終形態不謀而合,蘋果已經打下了一些基礎。

按照這個構想,AI OS使得用戶和應用之間的互動更佳高效快捷,隨着端側模型能力的提高,AI從一些原生應用,逐漸和操作系統深度融合,接入第三方APP,復刻07年的應用商店創新,新的規則或將呼之欲出。

未來第三方APP如果想得到更多的使用,甚至提高付費頻率和廣告展示,蘋果生態系統可能將佔據更大的主動權,隨着未來AI應用滲透率的提高,無論對用戶收費,還是對開發者收稅,蘋果都屬於強勢一方。

雖然擔心銷量繼續下滑,但市場從不質疑蘋果打造高端產品的能力,上半年蘋果在生成式AI動作頻頻,加上爲WWDC預熱,股價也在慢慢復甦,儘管英偉達勢頭正猛,依然沒被拉開差距。

但AI 手機這個噱頭是否能引導新一波換機潮,讓高端價位的市場繼續增長,蘋果入局又能否催化AI應用開花,有許多需要驗證的地方,所以供應鏈上的公司依然值得關注。

如果順利,那麼未來AI產業鏈上更具價值的部分,是否將向操作系統和軟件生態轉移?

這是一場關於市值前景的發佈會,蘋果開始應戰了!(全文完)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