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發佈2023 年年度報告和2024 年一季報,2023 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44 億元,同比下降27.93%;實現歸母淨利潤2.12 億元,同比下降93.05%;實現扣非淨利潤0.47 億元,同比下降98.36%。2024 年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28 億元,同比增長104.44%,環比增長0.06%;歸母淨利潤0.79 億元,同比大幅扭虧,環比下降55.88%;扣非淨利潤0.57 億元,同比大幅扭虧,環比下降66.64%。
需求放緩23 年業績承壓,1Q24 盈利同比大幅改善:受半導體行業景氣度下滑、市場整體需求放緩影響,23 年公司業績大幅承壓。公司2023 年全年綜合毛利率爲21.61%,同比下降24.55pcts,主因系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同時公司折舊、攤銷等固定成本較高;淨利率爲1.65%,同比下降29.75pcts。
費用方面, 2023 年全年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爲0.69%/3.74%/14.60%/2.13% , 同比變動分別爲+0.10/+0.81/+6.07/+1.44pcts;其中,財務費用率與數值同比均有大幅提升,主要系受匯率波動影響。2024 年Q1,得益於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回升、市場整體需求有所回暖,公司整體營收同比大幅增長;同時,公司產能利用率維持在較高水位,單位銷貨成本下降,產品毛利率同比提升,帶動盈利端同比大幅改善。其中,2024 年Q1 公司整體毛利率爲24.99%,同比提升16.97pcts;淨利率爲3.67%,同比提升38.19pcts。
40nm高壓OLED平台正式流片,55nm TDDI 實現大規模量產:2023 年,公司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產品矩陣持續拓寬。一方面,分製程節點來看,23年55nm、90nm、110nm、150nm 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7.85%、48.31%、30.47%、13.38%;其中55nm 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同比提升7.46pcts,主因系23 年內公司55nm 實現大規模量產且其市場需求較高,55nm 產能利用率持續維持在較高水平。另一方面,公司55nm 的單芯片、高像素背照式圖像傳感器(BSI)已實現量產;40nm 高壓OLED 已成功點亮面板,預計將於2024 年Q2 小批量量產。此外,公司積極配合汽車產業鏈的需求,佈局車用芯片市場。2023 年,公司聯合產業鏈上下游組建安徽省汽車 芯片聯盟,吸引了包括車企、芯片設計企業、高校等在內30 餘家會員單位,已初步形成產業生態體系。在汽車芯片製造能力建設上,公司已取得國際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並通過多個工藝平台的車規驗證。
AR/VR 新型應用快速發展,佈局硅基OLED有望打開長線空間:公司23 年年報顯示,根據中國信通院預測,2020-2024 年全球AR/VR 產業規模年均增長率約爲54%,2024 年全球AR/VR 市場規模預計達到4,800 億元。目前,AR/VR 微顯示技術主要採用LCoS(硅上液晶), OLEDoS(硅上有機發光)兩種微型顯示方案。Mini/Micro LED 繼承了OLED 優點,在體積微型、低耗電、高色彩飽和度、反應速度等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現,同時其使用壽命較OLED更長,可以基本滿足AR/VR 對微顯示器的所有技術需求,因此Mini/Micro LED有望成爲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針對AR/VR 微型顯示領域,公司正在進行硅基OLED 相關技術的開發,已與國內面板領先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加速應用落地。未來隨着AR/VR 市場規模持續擴張、公司硅基OLED 技術研發取得突破,公司有望進一步打開業績增長空間。
下調盈利預測,維持“增持”評級:公司主要從事12 英寸晶圓代工業務,提供150nm至90nm的晶圓代工服務,所代工的主要產品爲面板顯示驅動芯片,是業內前列的純晶圓代工企業。2023 年,公司研發項目順利推進,55nm TDDI產品實現大規模量產,40nm 高壓 OLED 平台預計將於24 年Q2 小批量量產;110nm DDIC 已完成AEC-Q100 車規級認證,並通過客戶的汽車12.8 英寸顯示屏總成可靠性測試。未來隨消費電子需求復甦,DDIC 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公司業績有望逐季修復,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此外,隨着公司先進製程、新技術工藝平台研發持續取得突破,公司有望進一步打開新型顯示、汽車電子等增量市場。考慮到公司研發投入維持在較高水平以及前期投建項目轉固使得折舊壓力大幅增加,因此下調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4-2026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84 億元、11.91 億元、14.76 億元,EPS 分別爲0.39 元、0.59 元、0.74 元,PE 分別爲38X、25X、20X。
風險提示:需求復甦不及預期風險;客戶集中度較高風險;匯率波動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