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ST板块掀起跌停潮,套牢的可能是哪些资金?

ST板塊掀起跌停潮,套牢的可能是哪些資金?

銀柿財經 ·  06/06 13:16

近日,ST板塊掀起跌停潮。相關數據顯示,截至6月5日收盤,共有20支ST股連續跌停5天以上,其中,*ST中潤(000506.SZ)ST富通(000836.SZ)*ST超華(002288.SZ)ST長康(002435.SZ)ST愛康(002610.SZ)、*ST美吉(002621.SZ)ST陽光(600220.SH)等7家公司連續跌停23天,*ST中迪(000609.SZ)ST航高(002665.SZ)等7家公司連續跌停8天,ST新綸(002341.SZ)ST鼎龍(002502.SZ)等6家公司連續跌停6~7天。

事實上,隨着新“國九條”發佈,強監管逐漸成爲A股的“主旋律”,微盤股的股價普遍承壓。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6月6日發稿,微盤股指數一度下跌至694點,逼近2月8日615點的低位。其中,ST板塊可能是“受傷”最深的板塊,或有不少資金深套其中。銀柿財經注意到,有不少機構資金、國資背景股東,以及QFII機構出現在前述個股2024年一季報中的前十大股東行列。

“披星戴帽”多與財務及內控問題有關

前述連續跌停23個交易日的個股,大都在4月30日停牌一天,5月6日開始“披星戴帽”,之後股價便開始連續跌停,而“披星戴帽”的原因則多與公司財務或內控問題有關,連續跌停也使這些公司股票面臨面值退市的風險。

例如,*ST中潤曾在4月30日發佈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其他風險警示的提示性公告暨停牌公告稱,公司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淨利潤孰低者分別爲-1.29億元、-1.38億元、-1.27億元,最近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淨利潤孰低者均爲負值,且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2023年度出具了帶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及無法表示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5月6日復牌至6月5日收盤的連續跌停,使*ST中潤股價跌幅已達69.42%。5月26日晚間,深交所向*ST中潤下發年報問詢函,其中,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所涉事項“資產置換完成後4天即發生股東變更”等問題,引起深交所20連問。

ST富通則因在協議簽訂以及款項支付管理上未能實施有效控制,公司2023年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實施其他風險警示。5月6日復牌後,ST富通股價連續跌停,5月20日其收盤價首次跌破1元/股。6月5日盤後,ST富通發佈關於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第四次風險提示公告稱,截至當日,股票收盤價連續13個交易日低於1元。

哪些資金可能被套?

今年一季報被私募重倉壓註上億元的ST長康等個股,出現在此次跌停潮的股票中。截至6月5日,連續23個交易日跌停的ST長康,股價已連續3個交易日低於1元。

ST長康一季報顯示,四傢俬募基金或投資公司佔據前五大股東席位。中山松德張家港保稅區醫藥產業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夥)、東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蘇州蘇上健康產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寧波寧聚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夥)-融通5號證券投資基金、湖南邕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邕興定製價值 1 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合計持有公司超3億股,持股比例合計爲27.49%。

同時,還有不少券商踩中連續跌停或有退市風險的個股。截至6月5日收盤連續跌停8個交易日的ST航高,股價自5月30日起持續低於1元/股,面臨面值退市風險。國盛證券和中信證券都買入了該股票。其中,國盛證券自2020年持有ST航高3165.49萬股,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仍未減持。中信證券在2022年曾買入ST航高2625.10萬股,但此後一路減持,今年第一季度已退出前十大股東。

近日爆出在關聯方處近40億元的存款出現重大可收回性風險的ST億利,使廣發證券也不幸踩雷。廣發證券於2023年第二季度成爲ST億利前十大股東,持有公司2392.34萬股,並在2023年內進行增持,2023年年報中持股達2433.16萬股,經歷減持後今年第一季度仍持有ST億利2423.81萬股,位列第六大股東。

此外,還有信託計劃及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受到ST板塊跌停潮的影響。ST億利前十大股東中包括財通基金-寧波銀行-萬向信託-萬向信託-億利6號事務管理類單-資金信託、銀河德睿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金元順安基金-興業銀行-萬向信託-萬向信託-億利 5 號事務管理類單-資金信託,前述三位股東持有ST億利7076.27萬股。

“駕校第一股”ST東時(603377.SH)截至6月5日收盤已連續跌停8個交易日,股價降至1.19元/股。2024年一季報中,華能貴誠信託有限公司-華能信託·元和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持股5136萬股、持股比例7.13%位居ST東時第三大股東。

除了機構資金之外,ST板塊掀起的跌停潮,可能也殃及至部分國資背景的上市公司股東。

今年一季度,杭州餘澄金新能源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餘澄金新”)成爲ST愛康的前十大股東,持有後者3116萬股,佔總股本比例0.7%。餘澄金新是一家地方國資背景的合夥企業,據企查查,杭州餘杭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持有餘澄金新90.8182%股權,前者則由杭州市餘杭區財政局(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和杭州餘杭財務開發有限公司分別持有85%、15%股權。

除此之外,ST愛康第一大股東杭州愛康未來二號商務諮詢有限公司、第三大股東浙江愛康未來一號商務諮詢有限公司、第六大股東杭州愛康未來三號商務諮詢有限公司背後,也均有杭州市餘杭區國資身影。

此外,一季度進場的外資機構或也難逃被“套”的宿命。

例如,從ST富通一季度的股東名單來看,兩家QFII機構在今年一季度新進持有其股份,其中UBS AG(瑞銀集團)一季度新進持有ST富通602.28萬股;BARCLAYS BANK PLC(巴克萊銀行)一季度新進持有405.44萬股。

截至6月5日收盤連續23個交易日跌停的*ST超華的一季報中也出現新進QFII機構身影。高盛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一季度新進持有*ST超華306.89萬股。

此外,J.P.Morgan Securities PLC-自有資金(摩根大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也在2024年第一季度新進成爲*ST中迪的前十大股東,持有後者176.28萬股,持股比例爲0.59%。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