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燃油神车打响反击战

燃油神車打響反擊戰

華爾街見聞 ·  06/04 13:15

big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周智宇

面對新能源電動化浩蕩大勢,以及價格戰之下市場份額的失守,合資車企紛紛“翻新”他們的成名“神車”,試圖來一場強勢回擊。
5月30日,上汽大衆的途觀L Pro上市,這款號稱“最智能的油車”此前已預熱近兩個月,現場更是請來大疆車載、騰訊出行、科大訊飛的負責人前來撐場,以圖證明自身智駕、智艙上的實力。
身爲上汽大衆的 “功勳車型”,過去15年來,途觀幾乎是大衆SUV的代名詞,曾經也是銷量最好的合資SUV。長期2萬臺的月銷規模,佔據着上汽大衆兩成的份額。
上汽大衆希望新途觀能成爲當前市場的攪局者,從油車智能化,到以保值回購政策穩定價格體系。
在上汽大衆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俞經民看來,新能源汽車仍有續航焦慮,油車的優勢無需多言,但其與電車最大之間的差距,主要在外觀和智能化方面,補齊當代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後,這臺曾經的“神車”似乎就能重生。
因此,從大疆的高階智駕方案,到科大訊飛的智艙語音助手,這款20萬元級SUV集各家所長,欲擊穿“油車智能化不如電車”行業認知。
新途觀的推出,代表着上汽大衆反擊的開始。

會後訪談中,俞經民數次提到由於對外合作、合資雙方的積累,上汽大衆技術中心其實走在很多自主品牌前面,只是遺憾節奏太慢,而接下來將全力加速,“無論是電車、混動還是油車我們都要迎頭趕上,甚至超越”。

俞經民向華爾街見聞透露,新途觀是主打智能化的Pro系列第一款油車產品,年內帕薩特以及途昂的Pro版本都會登臺上陣。在打磨技術的同時,再爲A級車的智能化做準備。

一場燃油神車掀起的反攻大戰似乎正快速醞釀着。但平心而論,上汽大衆的智能化,在與華爲、小鵬、理想等新勢力仍有明顯的距離;同時,在BBA都在瘋狂降價、18餘萬元的寶馬電車刷新着行業底價的當下,23.68萬元的途觀LPro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反擊之舉難以着力。

面對挑戰,上汽大衆給出三年8折的回購方案。用戶不用再顧慮購車成本、二手車價的波動,上汽大衆鎖定用戶車輛購入與最終出售價格的差額,以破解價格戰無序內卷。上汽大衆也藉此爭取了寶貴三年時間,加速補課產品和智能化。

也就是說,產品、技術、政策的佈局,上汽大衆爲三年後的爆發下着一盤大棋。而這一切努力的背後,是這位曾經中國車市一哥迫切重拾榮光的縮影。
在自主品牌的輪番衝擊下,今年4月,這位曾經的國內車市一哥銷量同比下滑約22%,市佔率僅5.1%,與第一名比亞迪(16.6%)的距進一步拉大。
新途觀的登場,或許將是上汽大衆命運的一次關鍵拐點。這場破局之戰能否打贏,事關重要。

以下是與上汽大衆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俞經民、上汽大衆品牌營銷事業執行總監傅強、上汽大衆高端車型營銷高級總監錢漾的對話實錄(經編輯):

問:途觀LPro所在細分市場上的用戶的主要痛點是什麼?

俞經民:途觀LPro的定位非常明確,Pro代表的是汽油車也需要智能化的發展。

其實國內81%的家庭只擁有一輛車,但電動車的份額爲什麼越來越高?因爲他們有個密碼--造型很時尚,且新車本身就有吸引力,當然背後還有智能化。

用戶遠距離出行的里程焦慮也難以避免,很多人還是傾向於購買燃油車,但燃油車又不夠智能,不夠時尚。這個市場空白和真正的需求是大量存在的,我們要來填補。

傅強:首先油電同智,這次通過與大疆車載合作,和新能源的主流車型能夠完全看齊;二是油電同權,因爲電車沒有購置稅,發佈會上我們減了2萬購置稅,從購車成本跟電車又保持一致;三是保值回購鎖定企業經營成本,也幫消費者鎖定了3年的擁車成本,無需擔心價格。

問:發佈會上討論價格的安排以及定價是如何考慮的?

俞經民:賈總上市會現場直接改了價,這背後的核心其實是擁車成本。

原先我負責上汽集團海外業務,到全球各地走訪,包括髮達、發展中國家市場都會問我,“這個車如果進口,二手車的價格是多少”。我很清楚,二手車的價值決定了一臺車真正的性價比。新車價減去二手車價就是擁車成本,是用戶真正付出的成本。

這個市場在激烈的變化,所以三年後上汽大衆有信心能拿出更有魅力的產品,無論是汽油車還是電動車,到時候你又喜歡了,就完成保值回購和置換。

問:保值回購是否可能成爲行業新常態,對價格戰有什麼威力?

俞經民:保值回購確實存在一定的門檻,我們是把它明着做了,即使不明着做它也一直存在。

幾年前上汽大衆另一款神車朗逸,就推出了3年八折的保值回購置換政策,凌渡也類似,今年ID.3也推出了3年六折保值回購置換政策,特斯拉也在4月跟進,但只有4.5折回購。

明着做,就是對行業現象的一個回應。現在市場價格降個不停,看起來對用戶很好,但如果新車價格一跌再跌,二手車價格肯定繼續下行,幅度可能還不小。

如果只是卷價格,那跟耍流氓沒什麼區別,這不會成就品牌對用戶也是不負責任的。買途觀LPro不需要討價還價,直接幫你鎖定擁車成本了。

今天上汽大衆就是要打一場解放戰,一些品牌在某些方面有垂直一體化的成本的優勢,就想把別人卷死,而且拿出了這樣的態度,這在全球市場是行不通的,肯定會遭到對方在各方面的“反捲”。

回到全球視角,現代企業的密碼叫品牌,品牌意味着消費者可以安心地進行消費。我希望大家真正回到用戶需求原點,即是透明和可靠的擁車成本。我們歡迎大家都來做,因爲這對用戶來說是有利的。

問:用戶了解保值回購的概念但整體印象一般,上汽大衆的政策爲什麼靠譜?

俞經民:對保值回購爲什麼大家覺得市場反應沒有那麼熱烈?那是沒有持續的回應。這些問題我們都持續在回應。

目前首要考慮的是3年回購計劃,每年都有新產品迭代,對上汽大衆來說,無論是油車、混動、電動車,還是上汽奧迪(520我們宣佈了全新的ADP平台,並即將推出3款新車,後面還有多款車在規劃中)。所以有很多更好的產品,可能在1年、2年、3年之後與大家見面。

擁車成本不是作爲噱頭來講的,營銷的本質是承諾服務然後兌現服務,汽車行業一定是長期主義,所有的品牌不是機緣巧合來的。

問:上汽大衆接下來是不是所有油車都會完成智能化改造?

俞經民:我們現在這條路是堅定不移的,上汽大衆是一個國民品牌,油、電、混三賽道我們都要有所佈局,9月帕薩特的Pro就會上市,年底途昂Pro版也能完成SOP。

問:之前上汽說靈魂不能交出去,現在智駕已經交給了大疆,接下來還會一直延續這樣的路線嗎?

俞經民:市場合作一直是開放的,合資企業也是很開放的,好的拿來、不好也不要。在我們的產品上,靈魂和肉身要緊密結合起來,而且這條路線合作伙伴要不斷升級迭代,不然這個市場這麼快變化,你對用戶的承諾怎麼做到?

問:在油車上實現智能化的難點在哪裏?油車智能化成本高不高?

俞經民:其實用戶在選擇車輛時首先會考慮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然後是選擇哪個價位區間,不同的價位段,用戶對智能化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要真正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推進智能化並非易事,上汽和大衆的優勢和痛點是一樣的,就是工程師文化十分強,但是最大挑戰就是要回歸用戶的真實用車場景,避免自視過高。

所以我一直負責定位需求場景,尋找用戶需求的原點將它們落地。如果只是炫技,那是雙向忽悠投入的成本又有何意義。

上汽大衆在追求智能化體驗的同時,也非常堅持產品的實用性和可靠性,唯一遺憾的是進展速度慢了點,所以我們現在要加快步伐,無論是純電、混動還是油車都要迎頭趕上,甚至超越。

大衆品牌的歷史發展,一開始要把車做到極致,用戶喜歡全球銷量上來了規模就能提高,進而實現成本降低,然後將節省下來的成本讓利給用戶,形成持續的良性循環。

燃油車時代我們是這樣做的。當前中國市場正邁向新能源化、電動化、混動化,但仍然還有很多汽油車的需求,我們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用自己的資金投入,而不是借錢來做。我們要保證自己企業的生存,才能兌現承諾。

問:對於燃油車來說,因爲電池容量小,而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需要消耗大量電力,我們應對?

錢漾:無論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核心要解決的問題都是降低能耗。大疆的沈總也講到另一件事:不一定要貴,不一定要算力很強,因爲現在算力跟功耗幾乎是聯動的,把這件事做好且有效,是最重要的。

問:現在電車比油車便宜,上汽大衆有沒有應對之策?

俞經民:品牌是長期主義,我今天擊敗這個對手不代表我將來成功,後面還會有一個個對手。我們終極目標是想贏得客戶,持續發展這個品牌。

一個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用戶、品牌定位,品牌的價位段不能隨便動,隨便動就容易把自己滅掉。現在中國的客戶,差1萬就是不同的客戶,我們要守住自己價位段的用戶。

自主品牌對合資品牌的挑戰我認爲歸根到底是用戶的爭奪戰,是基於用戶口碑形成品牌的過程。

我認爲汽車市場應該是滿園春色,市場頭部企業會集中但不會成爲寡頭。如果寡頭的話,你會看到所有車都差不多,市場就太無趣了,這肯定不是一個更好的生態,是很難持續的。所以我們說油車智能化、說擁車成本,不是爲了搶聲量要去扛大旗。所以我們說買車不決選大衆,還要更好開奧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