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動力系統龍頭,經營業績顯著改善。公司爲國內艦船動力及傳動裝備龍頭企業,產品主要應用於國防動力裝備、船舶和海洋工程等領域。23 年受益船舶週期上行,公司柴油機訂單高增,疊加船用低速發動機價格增長,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7.79 億元,同比增長超100%。
受益造船週期上行,公司船用柴油機需求旺盛,合同負債持續攀升。
21 年以來,受益船舶更新替換和短期地緣政治等因素催化,船舶大週期持續上行。動力系統是船舶運行的核心設備,在全船設備總成本中佔比約30%以上,佔整體造價的20%以上,造船景氣上行推動動力系統需求提升。同時,伴隨着航運業環保政策趨嚴,雙燃料船替代傳統燃料船爲大勢所趨,利好雙燃料發動機需求釋放。公司是全球船用低速柴油機龍頭,背靠全球最大造船集團中國船舶集團,船舶發動機訂單確定性較高;此外公司雙燃料發動機技術領先,23 年交付多臺全球首制雙燃料低速柴油機,24 年5 月公司生產的國內首制甲醇雙燃料低速機成功實現雙燃料模式供給和動車運行,公司官微預計24 年底中船發動機將建成8 個甲醇雙燃料試車臺位,2H24 將交付6 臺甲醇雙燃料主機,未來有望成爲國內最早具備持續交付能力的甲醇雙燃料低速機廠商,進一步提升雙燃料發動機接單能力。根據23 年報,公司船用低速柴油機國內份額提升到78%,國際份額提升到39%。23 年新接船用低速柴油機560 臺,同比+42.5%。從合同負債來看,21-23年公司合同負債由36.14 億元攀升至146.68 億元,24 年一季度末進一步增長至174.96 億元,在手訂單充足有望支撐公司收入長期增長。
發動機價格提升+原材料價格維持低位,看好公司盈利提升。根據克拉克森,受益造船週期上行,近年來全球新造船價格持續上漲。截至4M24,全球新造船價格指數達183.9,同比+9.9%,造船價上行有望帶動船舶發動機價格提升。根據國際船舶網,雙燃料發動機價格比傳統柴油發動機高20%以上,雙燃料發動機滲透率提升,有望推動公司發動機價格結構性提升。此外,柴油機等設備主要原材料爲鋼材,根據iFind,鋼材綜合價格指數自21 年9 月以來呈現顯著下滑趨勢。隨着原材料成本壓力趨緩,疊加柴油機價格提升,看好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我們預計24-26 年公司收入爲526.13/605.19/698.63 億元,歸母淨利潤爲11.50/19.38/27.80 億元,對應PE 爲38X/23X/16X。受益發動機產品均價持續提升,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改善,給予公司24年46 倍PE,對應目標價24.16 元/股,維持“增持”評級。
可轉債轉股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船舶行業週期上行不及預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