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吴向东的“偏爱”:珍酒李渡“有恃无恐”,华致酒行“诚惶诚恐”

吳向東的“偏愛”:珍酒李渡“有恃無恐”,華致酒行“誠惶誠恐”

中金在線 ·  06/02 13:50

說在前面的話

以下全部內容僅爲交流學習!請勿以此爲投資依據!以下全部內容僅供參考,不對投資者構成任何建議!

文|名酒觀察葉如是

行業大佬吳向東,“偏愛” 珍酒李渡 ,這個不用名酒君來說了。

受產業週期等因素影響,2023年整個A股 白酒 板塊在二級市場的表現相對疲軟。然而,近期,白酒首富吳向東旗下的兩家酒類上市企業,珍酒李渡與 華致酒行 卻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兩種趨勢。

以醬酒爲主要業務的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2023年全年營收增長20.1%,而在最近貴州白酒圓桌會議,吳向東也明示了珍酒李渡今年一季度業績增速在20%。在近期的投資者交流會上,珍酒產能明年依舊滿產的信號明確,步調積極向上的趨勢不減。

而渠道面的華致酒行面對的則是白酒週期渠道之痛,營收雖過百億,但淨利“失速”。

01

心中的傳奇VS心中的“溝壑”

被偏愛的有恃無恐,不被偏愛的誠惶誠恐。

梳理過往業績來看,從2020年到2023年,珍酒李渡淨利潤從5.2億元增長至16.23億元,在四年時間裏實現212%增長,其毛利率與淨利率都在穩步提升,且2023年增幅上漲,這說明珍酒李渡的盈利能力正顯著提高。

同時,珍酒李渡營收也從2020年的23.9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70.30億元,增速達到194.14%。可以看出,珍酒李渡以超強韌性實現逆週期增長的同時,高成長性顯露無疑。

圖片

珍酒李渡雄起,兄弟企業華致酒行,卻呈現出另一種態勢。

公開數據顯示:華致酒行 2020年到2023年,營收從49.41億元增長到101.21億元,增速分別爲32.20%、50.97%,16.73%、16.22%;淨利潤從3.8億元下滑至2.35億元,增速分別爲18.48%、81.03%、-45.77%、-35.78%。

2023年華致酒行實現營收101.21億元,同比增長16.22%,首次邁進了百億營收俱樂部,這絕對算是一次里程碑式的飛躍。

但美中不足的是,淨利潤爲2.35億元,同比下滑35.78%;扣非淨利潤1.79億元,同比下滑46.86%,連續第二年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有業內人士表示,增收不增利主要系華致酒行過度依賴茅台和 五糧液 等名酒,一旦市場有些異動就會直接造成毛利率和利潤率的巨大波動。

事實上,對於珍酒李渡與華致酒行而言,一個是生產端,一個是渠道端,前者高速發展,後者則發展“迷茫”。

即便華致酒行是酒類流通第一股,構建了包括品牌連鎖門店、零售網點、KA賣場、團購、電商在內的全渠道營銷網絡體系。

但是,無論形式如何、藉助哪些渠道,華致酒行的業務本質上仍然是零售,盈利水平遠低白酒企業。

據悉,2023年,華致酒行毛利率10.27%,較上年下降3.54%;其中,核心白酒銷售業務毛利率9.24%,下降3.73%。

珍酒李渡整體毛利率卻從2022年的55.3%提升至2023年的58%。

當然,吳向東的“偏愛”也可以理解。畢竟一個是心中的傳奇,一個可以說是心裏一直需要惦念的“溝壑”。

02

百億營收,市值70億

華致酒行未來如何“被愛”

總的來看,現在華致酒行的盈利能力承壓,或許有戰略上的一時失誤,但更多的還是受當前白週期調整,以及疲軟的外部大環境影響,算是“天要亡我,非戰之罪也”。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華致酒行能做的也只有不斷優化業務戰略,去適應週期、穿越週期。

雖都是自己的“孩子”,吳向東“愛”的付出程度有着差異。偏愛無疑。

2023-2024年吳向東出席及提到華致酒行的活動會議

圖片

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吳向東參加且提及華致酒行的活動會議次數,統計爲10次左右,多數是以參加經營會、股東會、投資者交流會等例會爲主。

2023-2024年吳向東出席及提到珍酒李渡的活動會議

圖片

但珍酒李渡大大小小的活動,基本上都能見到吳向東的身影,而且在一些行業大會上,也多次提及珍酒李渡,統計爲20次左右。

不言而喻,吳向東的“到場率”、“提及率”無疑體現了其對珍酒李渡的重視程度。

在名酒觀察看來,當前市場環境下,華致酒行已成功跨越百億大關,雖說淨利失速有點遺憾,但總體展現出穩健的發展態勢,而珍酒李渡亦緊隨其後,以穩健增長向着百億目標發起衝刺。

展望未來,手握兩大百億體量品牌的吳向東,其多元化的白酒版圖已經有了堅實的基礎。

最後,希望偏愛不溺愛,華致酒行更需要“爭氣”,破百億營收,市值也要早日回歸百億。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