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铜价再迎重磅催化! 全球最大铜供应国智利月产量创一年多来新低

銅價再迎重磅催化! 全球最大銅供應國智利月產量創一年多來新低

智通財經 ·  06/01 15:50

來源:智通財經
作者:盧梭

全球最大規模銅供應國智利錄得一年多來最低的月度銅產量。

全球最大規模銅供應國智利錄得一年多來最低的月度銅產量,大幅削弱了這個全球銅產量最高的國家從20年來首次年度下滑中復甦的努力。最大銅供應國產量下滑的消息,對於今年以來突破1萬美元重要關口的LME銅期貨價格來說可謂一大利好,在全球銅產量不足,同時需求可能因全球經濟復甦、能源轉型以及全球企業佈局AI的大浪潮情況之下,供不應求這一預期可能將刺激LME銅價不斷上行。

智利統計局在週五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智利礦商們在4月份的銅金屬產量比3月份減少6.7%,相比於高利率重壓下極度疲軟的上年同期產量則減少了1.5%,一舉降低至一年多以來的新低。

可以肯定的是,智利每月的銅產量結果取決於採礦時間表,並且可能非常不穩定。但第二季度的採礦開局表現平平,表明包括全球最大規模銅供應商——智利SQM在內的礦企們仍在努力應對銅礦投資不足、礦石質量低下和經營挫折等難題。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旗下的Radomiro Tomic礦在3月份發生致命的礦災事故後,仍在逐步重啓。

隨着國際社會對高碳排放的採礦行業抵制越來越強烈,現有礦山產量將在未來幾年大幅下降以及高質量銅礦越來越難找到且開採成本高昂,全球銅供應不足可謂持續發酵。早在去年11月,在最高法院的裁決和全國範圍內對環境問題的抗議之後,First Quantum Minerals停止了其Cobre Panamá銅礦的開採與生產計劃,該銅礦是全球最大的銅礦之一。此外,全球重要銅生產商英美資源集團表示,將在2024年和2025年大幅削減銅產量,以降低經營成本。

全球銅價基準——LME銅期貨價格,在全球銅供應不足、AI熱潮持續火爆以及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等因素催化之下,今年5月份突破1萬美元大關,且險些突破1.1萬美元,但是自5月20日以來有所回調,目前徘徊在1萬美元附近。

華爾街大行高盛將今年銅價的預期從此前的1萬美元/噸上調至1.2萬美元/噸,表示銅價明年必須漲到1.5萬美元/噸才能避免不斷擴大的供給缺口。高盛指出,全球精煉銅供應日益緊張,而終端市場需求卻持續穩健,可能導致將來出現銅供應急劇短缺。高盛最新的銅供需預期顯示,今年將出現45.4萬噸的缺口(之前的預期爲4.28萬噸),2025年將出現4.67萬噸缺口(之前預期爲4.13萬噸)。

全球最著名的大宗商品交易員之一、有着“原油交易之神”稱號的對沖基金經理皮埃爾·安杜蘭(Pierre Andurand)預計,由於供應難以跟上需求激增,銅價仍有巨大上漲空間,在未來幾年內或將翻兩番,達每噸4萬美元。“由於包括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場在內的全球電氣化趨勢,以及軍事用途和AI數據中心等領域需求,我們正朝着銅需求翻倍增長的方向邁進。”安杜蘭表示。

另一華爾街大行花旗目前的基本預測是,未來三至六個月銅價將盤整,但認爲銅價仍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這取決於聯儲局的寬鬆程度和全球製造業的復甦。“我們仍然堅信,銅價將在未來12至18個月漲至每噸1.2萬美元,在我們的牛市預測中,銅價將漲至每噸1.5萬美元。”花旗策略師們表示。

AI熱潮推動銅需求持續增長

華爾街大行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報告中表示,隨着全球企業紛紛佈局AI領域以及AI技術快速迭代發展,銅需求將大幅增長,其中AI數據中心將成爲銅需求新的增長點。大宗商品貿易巨頭托克集團近期也指出,預計到2030年,與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相關的銅需求可能增加多達100萬噸,並在本十年末加劇供應短缺。

在ChatGPT等生成式AI應用軟件背後的龐大AI數據中心,銅金屬主要用於電力分配設備以及接地與互聯。具體來看,銅重點用在電力傳輸(如電纜、連接器、母線),以及熱交換器和水槽、接地與互聯,以及管道和暖通空調系統。

摩根士丹利預計,AI數據中心將成爲銅需求新增長點,預計在2024年-2027年,全球AI數據中心對電力的需求將以18%的年複合增速增長。AI數據中心的銅需求或將從2023年的每年20萬噸-50萬噸增長至2027年的50萬噸-120萬噸,年複合增速達到26%。

全球轉向可再生能源,銅乃不可或缺的一環

全球脫碳化大趨勢之下,可再生能源或將是發電的最重要源頭,甚至沒有之一。能源智庫Ember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由於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擴張增長步伐繼續遠遠超過煤炭等傳統的化石燃料,去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規模中所佔的份額升至創紀錄的30%,該智庫預計這一趨勢將在今年將繼續加速進行。

爲了全面控制碳排放量,全球轉向可再生能源的步伐近年來逐漸加快,意味着能源轉向趨勢之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有望繼續擴張。據了解,國際能源署(IEA)在一份報告中預計,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全球發電中的份額將超過三分之一。國際能源署預計,可再生能源將部分覆蓋2023—2024年兩年預期中的電力需求增長,預計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全球發電中的份額將超過三分之一;根據天氣條件,2024年很可能成爲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煤炭發電量的第一年。

根據IEA的主要基線預測數據,在 2023-2028 年這六年期間,IEA預計全球將新增高達3,684GW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規模,意味着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將是目前規模的大約兩倍,按照IEA這一預測軌跡,預計到2030年,裝機容量將至少達到9,000GW左右,大約增加到當前水平的2.5倍。IEA預測,到2028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將佔全球發電總量的至少42%。

有着“銅博士”稱號的銅價,目前似乎在向一個全新的由可再生能源需求所驅動的超級週期靠攏。可再生能源需求升溫,可謂驅動銅金屬價格上漲的一大刺激點。

銅金屬對於推動碳中和趨勢,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和運營至關重要。可再生能源的普及與滲透,和銅金屬的需求之間存在正向的關聯,隨着可再生能源滲透力度不斷加大,該領域對銅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增加。

比如, 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在不同地區產生,而能源消耗最大的地區可能在其他地方,而銅是電力輸送和儲存的關鍵材料,用於製造輸電線纜、變壓器、電纜等,以便將可再生能源從產地輸送到消費地;銅在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中同樣起着重要作用,太陽能電池板中的電線和連接器常用銅金屬製造,風力渦輪機的發電部分需要銅線圈;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通常需要新的基礎設施建設,如風力發電場、太陽能電池場等,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都需要大量銅金屬。

編輯/Jeff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