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车圈顶流汇聚深圳,记者实探现场

餘承東:不卷價格!雷軍:將雙班制生產!車圈頂流匯聚深圳,記者實探現場

證券時報 ·  06/01 13:41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安宇飛

雷軍、餘承東、李斌……多位汽車圈大佬在今天齊聚深圳,開了一場汽車行業的“華山論劍”。

6月1日一早,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已經是人山人海,2024粵港澳大灣區車展就在此開幕。在車展期間,2024(第二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以下簡稱“大會”)也同步舉辦,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和華爲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等行業大咖共話汽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這些車圈頂流大佬都有怎樣的造車經驗分享,在他們眼中,汽車行業未來發展有怎樣的新趨勢?

雷軍:小米SU7全年衝刺12萬輛交付目標

“我們進入(汽車行業)的首月,(小米SU7)鎖單量超過8.8萬輛,這個數字遠超了我的預期,也超過了很多同行們的預期,我覺得這個數字的背後還是證明用戶對小米的關心和支持。”雷軍在本次大會上表示。

汽車的訂單很多,但更多消費者關心的話題是小米什麼時候能夠交車?據雷軍介紹,小米SU7在兩個月時間交付量超過了1.5萬輛,其中4月交付量爲7058臺,5月交付量爲8630臺,這背後充分的體現了小米的執行力和整個工程能力。

關於未來的汽車交付計劃,雷軍也在本次大會上透了底:“6月份我們的工廠開始開雙班,我們要確保在6月份單月交付過1萬輛。全年我們保證交付10萬輛,衝刺12萬輛的目標,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個目標好像也沒啥,但是實話實說,單車型9個月時間交付12萬輛,這還是一個創全行業紀錄的目標。”

爲什麼小米SU7上市之後能夠取得出色的銷量?雷軍認爲:“我覺得(這是因爲)我們充分意識到汽車的複雜度,我們對汽車工業有非常強的敬畏之心,從第一天這我們的策略就是‘10倍投入,認認真真聚焦做好一輛車’,同時鎖定核心技術賽道,從核心技術做起。正是這一系列的核心研發的突破,我們才有了今天小米SU7的成功。我覺得這是小米SU7做成的最核心的原因。”

同時雷軍認爲,目前智能電動汽車已實現汽車工業和消費電子的高度融合。“三年前,我們做了大量的調研,爲什麼下決心來做汽車?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今天的汽車跟過去已經完全不同了,今天的汽車大部分都是電子部分,所以小米做了14年消費電子,做今天的智能電動汽車有一定的技術積累,這也是爲什麼我們在三年內能夠把車造出來的很重要的原因。”雷軍說。

造車三年,雷軍都有怎樣的感悟?在本次大會上,雷軍表示:“(造車)三年下來的話,我們越來越感覺到汽車工業的複雜度,也感覺到用戶需求的多樣性,那麼怎麼能夠滿足如此複雜的需求?我認爲生態拓展是唯一的路。”

雷軍以汽車後排的屏幕舉例,稱後排屏幕的應用場景很少,不過“喜歡的人會特別喜歡”,比如帶小朋友會特別好用,是“哄娃神器”,但一般的人用不上,還會增加成本。

“解決方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後排插上一個平板,這個問題就很完美的解決了,而且我們只要把系統開發好,你的平板插上去,就像原生的屏幕一樣。”雷軍表示。不過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各個廠商把接口進行統一,統一後不管是買小米還是華爲和蘋果的平板都可以,“這樣大家就不用在這些小問題上去捲了,它沒有價值。”雷軍說。

“我們在今天的小米汽車上做的至少有三四個接口標準。如果把這些(標準)全部開放的話,大家資源共享,整個中國汽車會越來越好用,它不僅僅有利於用戶,也有利整個產業的發展。所以我再次倡議,我們這個產業要聯合起來,鼓勵全行業共享,共建整個生態。所以我覺得小米進入汽車產業,一定會爲中國汽車產業做自己的貢獻。”雷軍說。

餘承東:鴻蒙智行獲新勢力銷量第一

在大會上,餘承東也帶來了華爲系汽車“遙遙領先”的數據。據介紹,2024年1月1日到5月19日,鴻蒙智行總銷量突破13.4萬輛,成爲中國市場新勢力銷量第一的品牌。

“剛剛過去的5月份,我們主力銷售的產品在換代,造成了短期的銷售下降,但是6月份開始又重回快速增長的道路,預計6月份月交付量會超過4萬臺。在後面的月份再去衝擊每個月5萬臺。”餘承東說。

此前在5月31日晚,問界新M7煥新發佈會舉辦,發佈了問界新M7 Ultra。性能方面,問界新M7 Ultra四驅版零百加速爲4.8s,增程版純電續航240km,綜合續航1300km。售價方面,問界新M7 Ultra起售價爲28.98萬元,將於6月2日由余承東“親自爲首批用戶交付”。

在本次大會上,餘承東表示:“問界新M7將成爲‘家用SUV的最好的選擇’,被稱爲‘國民SUV’。”而且這個“最好”還不用加“之一”。

除了問界新M7之外,餘承東還透露了問界M9的成績。他表示,問界M9現在一個月交付1萬多臺,在衝擊一個月交付2萬臺的能力。上市的短短5個月銷量超過9萬臺,拿下了中國高端汽車的銷量的第一名。

餘承東表示,華爲聚焦“5個智能”,其中智能駕駛是投資最大的方面,然後是智能座艙、智能電控、智能車控、智能網聯。“我們主要是在這種核心技術上研發,主要是在做芯片、算法、軟件這些東西。”他說。

據介紹,目前鴻蒙智行累計自動駕駛里程達2.2億公里,並且在以每個月2000多萬公里的速度往上迅速增加,平均接管里程達到270公里。

“爲什麼我們還要推出了一個鴻蒙智行的生態合作伙伴,原因是我們做了核心技術,但得有用戶來用我們的技術,能大規模使用才能商業變現,所以因此我們和4個車企一起來組建了鴻蒙智行的生態聯盟。我們華爲終端團隊來進行把關,把我們十幾年來積累的to C的能力賦能車廠,一起來打造最好的體驗的產品。”餘承東說。

針對目前汽車行業爆發的價格戰,餘承東認爲,汽車品牌應該去“卷價值”,而不僅僅是“卷價格”。“其實現在在智能電動網聯汽車裏面全世界‘number 1’的卷王應該是比亞迪,因爲它有超低成本的能力。但是我們不善於卷超低價格,我們善於卷價值,卷智能化、豪華感、舒適感和安全。”餘承東說。

餘承東認爲,行業中有善於卷價格的車企去卷價格,而鴻蒙智行將通過卷價值爲產業帶來更大的價值,與合作伙伴實現共贏。

李斌:“解決電池壽命問題刻不容緩”

“今天大家都在講快充,快充再怎麼快也不可能有我們換電快。但快充它帶來另外一個東西,就是我們意識到電池壽命的這件事情是真正關係到用戶的利益的,所以蔚來今年非常明確提出來,解決電池壽命問題刻不容緩。”在本次大會上,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表示。

李斌認爲,人口有老齡化,電池也有老齡化問題,今天如果不去關注電池老齡化的問題,8年到10年之後它就會變成一個巨大的社會的壓力,對消費者的利益形成壓力。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認真研發和運營的創新,在日曆壽命(電池從生產之日起至電池壽命結束的時間)和循環壽命方面,讓每一位電動車的用戶15年無憂。我們設定的目標是15年,不管多少循環壽命都要做到85%的可用的電量。”李斌表示。

國元證券研報表示,相比充電補能,換電補能模式具有補能時間短、對電池壽命損耗低、通過持續監測電池使用情況提高電池安全性等優勢。據了解,截至4月25日,蔚來已在全國佈局2404座換電站,高速換電站達到790座,建成7縱6橫11大城市群高速換電網絡。目前,蔚來已經和長安汽車、吉利控股集團、奇瑞汽車、江汽集團、路特斯、廣汽集團、中國一汽在內的7家車企達成充換電戰略合作。

李斌還認爲,大家對蔚來一直有個誤解,老覺得蔚來是做換電的,“其實我們的充電做得也是最好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25日,蔚來自建充電站達到3776座,充電樁達21995根,已在高速公路建設超充站364座以及超充樁1422根。李斌表示:“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我們語文好,數學也好,是綜合成績不錯,不偏科。”

編輯/Jeff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