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集体业绩会重点谈新质生产力,盘点浙江国资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

集體業績會重點談新質生產力,盤點浙江國資A股上市公司研發投入

銀柿財經 ·  05/31 20:03

5月30日,“向新出發 質行致遠——在浙裏看國企”浙江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集體業績說明會舉行,浙能電力(600023.SH)浙江交科(002061.SZ)寧波港(601018.SH)杭氧股份(002430.SZ)小商品城(600415.SH)等5家滬深上市公司的高管參與了本次活動。

在本次活動上,這些企業都談了什麼?來自浙江的國有A股上市公司,2023年研發投入情況又如何?

5家參會公司“新”在何處

浙能電力是浙江省內規模最大的發電企業,主要從事火電、氣電、核電、熱電聯產、綜合能源等業務。2023年年報顯示,浙能電力收購了中來股份(300393.SZ)9.7%股權,並取得中來股份控制權,向“火力發電+新能源製造”雙主業轉型升級。

業績會上,對於在加速新質生產力培育方面有何具體策略等問題,浙能電力總經理劉爲民表示,浙能電力將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重點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浙能電力將繼續大力發展清潔環保的火電產業,着力推進舟山、台州、嘉興等項目的建設,同時穩步推進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全力拓展熱力市場,利用電廠資源不斷豐富“電廠+”的業務,積極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火電產業向清潔高效、靈活低碳轉型。

在新興產業培育方面,浙能電力重點聚焦新能源領域,主要依託火電+新能源的資源配套、開發政策,積極爭取配套新能源開發項目,不斷深化與中來股份的產業協同,全力推進分佈式光伏規模化發展,同時充分利用製造業產業鏈的優勢,爭取更多新能源項目的資源。

浙江交科專注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公司業務涉及五大板塊:分別是交通基建板塊、城市建設板塊、綜合養護產業板塊、交通製造產業板塊、關聯產業板塊。

據浙江交科總經理楊劍介紹,在技術創新方面,浙江交科創新了施工方式,推進建築工業化,初步形成了設計、工廠製造、現場裝配的模式,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工程技術上,浙江交科發揮了高能級科研平台的作用,全年獲得專利351項,省部級以上QC成果220項,其中國家級19項。

浙江交科大股東代表,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袁仁軍指出,在支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上,省交通集團有5方面舉措,包括將立足公司治理,確保上市公司經營人員、資產、財務、機構、業務等獨立;強化股東回報,引導和支持上市公司增強持續回報能力;深化骨幹激勵,鼓勵上市公司通過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等方式開展股權激勵;確保信批質量,督促上市公司健全信息披露各項制度;深化市值管理,支持上市公司併購、回購等。

據了解,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有5家上市公司,包括A股的浙江交科、鎮洋發展(603213.SH)浙商中拓(000906.SZ)浙商證券(601878.SH),以及港股的浙江滬杭甬(00576.HK)。

寧波港以碼頭運營爲核心,以港口物流和資本經營發展爲重點的經營模式,主營業務主要包括集裝箱、鐵礦石、原油、煤炭、液化油品、糧食、礦建材料、汽車及其它貨種的港口裝卸及相關業務,同時從事綜合物流、貿易銷售等其他業務。

寧波港董事會秘書蔣偉介紹,根據國家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寧波港計劃在2030年末全面建立清潔的低碳能源體系,以綠色低碳爲特徵的綠色港口體系將會全面的建成。據了解,寧波港專業集裝箱碼頭及5萬噸級以上幹散貨碼頭已實現岸電全覆蓋,2023年新投用電集卡115臺,氫集卡規模擴大至50臺,內集卡清潔能源應用比例超50%。

在科技創新方面,寧波港對傳統港口作業設備進行遠控和自動化改造,旗下梅山集裝箱碼頭建成全球領先的單體集裝箱碼頭遠控橋吊和遠控龍門吊集群;全面推進梅山二期集裝箱碼頭、金塘大浦口集裝箱碼頭和鼠浪湖散貨碼頭自動化、智能化建設,初步建成雙40萬噸離島作業自動化散貨碼頭和單體超千萬標箱混線作業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據蔣偉透露,寧波港大型設備自動化率和業務智能化率已分別提至30%和68%。

杭氧股份以氣體產業爲核心,以裝備和工程業務爲支撐,培育特種氣體、新能源、技術服務等新的業務增長點。據杭氧股份董事長、總經理鄭偉介紹,杭氧股份是國內第一家同時具備自主研製成功液氦罐箱並實現量產、直接進口氦源、具備電子級氦氣保供能力的企業,已形成自主、可控、穩定的氦氣供應鏈。

在新質生產力方面,鄭偉指出,杭氧股份蓄力綠色產業發展,包括持續拓展氫氣制加一體化項目,打造杭氧氫能源裝備產業基地,參投了國內最大加氫規模的“氫電氣一體化綜合能源島EPC總包項目”,開發與儲能技術結合的新型節能空分流程和設備等。

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小商品城負責經營開發、管理、服務這一馳名中外的市場。據小商品城總經理王棟介紹,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小商品城深化線上平台的創新,初步形成“傳統市場數字化+貿易履約數字化”的國際貿易綜合服務體系,Chinagoods平台自2020年10月份上線以來,累計上傳商品超過了1000萬個,註冊採購商超過了409萬人,已上線運營西班牙站、迪拜站、哥倫比亞站等6個國家站。2023年服務在線貿易額超650億元。

當下,小商品城還將目光瞄準AI領域。據了解,小商品城推出的小商AI、數字人、AI智能商品發佈、智能扣圖等,受到市場商戶廣泛好評。截至2023年12月底,多語言數字人老闆娘功能覆蓋商戶超3300家。

浙江國資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幾何?

浙江省國資委黨委委員、總會計師童海桑在業績會上表示,截至目前,浙江省擁有境內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76家,總市值近萬億元,其中浙江省國資委監管的省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2023年度資產總額和淨資產佔省屬企業的比重均爲50%,但創造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的比重分別達到了73%和83%,上市公司引領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效明顯。

那麼,來自浙江的國資A股上市公司,2023年研發情況又如何?同花順i問財數據顯示,浙江省708家上市公司中,企業性質是國資的有91家,其中,央企國資控股9家、省屬國資控股29家,地市國資控股52家,另有一家其他國有。

從絕對值看,2023年,研發費用最高的當屬央企國資控股的海康威視(002415.SZ),超過了110億元,在榜單中“遙遙領先”;緊隨其後的是四家省屬國資控股上市公司,分別爲物產中大(600704.SH)、浙江交科、巨化股份、浙江建投(002761.SZ),其中,物產中大、浙江交科、巨化股份2023年的研發投入都超過了10億元。

從研發人數看,海康威視同樣位列第一,截至2023年末達到28479人,同樣大幅領先。之後是浙江建投的3671人、浙江交科的2846人、浙大網新的2202人,另有物產中大、螢石網絡(688475.SH)中國巨石(600176.SH)、杭氧股份、萬馬股份(002276.SZ)等5家上市公司的研發人員數量“破千”,其中,螢石網絡、中國巨石由央企國資控股,杭氧股份、萬馬股份由地方國資控股。

有7家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重超過10%,依次爲信息發展(300469.SZ)ST數源(000909.SZ)中威電子(300270.SZ)、螢石網絡、浙數文化(600633.SH)航天彩虹(002389.SZ)、海康威視,其中,排名最高的信息發展超過了20%。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