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里程碑!中芯国际大消息

里程碑!中芯國際大消息

券商中國 ·  05/25 16:29

里程碑一刻!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數據顯示,按第一季度收入計算,中國大陸“芯片一哥”$中芯國際 (00981.HK)$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上升至6%,首次超越$GlobalFoundries (GFS.US)$(格芯)、聯華電子,躍升爲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企業,僅次於$台積電 (TSM.US)$$三星電子 (SSNLF.US)$

從營收按地區分類來看,2024年第一季度,$中芯國際 (688981.SH)$來自中國區的業務佔比達到81.6%,受益於國內需求恢復,中芯國際季度業績超出市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開始呈現下降趨勢,據中國海關總署官網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累計進口集成電路數量同比下降10.8%,進口金額同比下降15.4%。數字背後反映的是,我國本土的芯片產業鏈正在快速成長,市場份額也在提升。

從全球市場來看,半導體行業已經顯露出需求復甦的跡象。台積電最新預測,全球半導體行業(不包括存儲芯片)的年收入增長將達到10%。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也預測,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同比增長13.1%。

里程碑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數據顯示,按第一季度收入計算,中國大陸“芯片一哥”中芯國際首次超越GlobalFoundries(格芯)、聯華電子,躍升爲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企業。

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芯國際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爲6%,高於2023年的5%,超越了格芯、聯華電子,成爲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廠商。

目前,中芯國際的市場份額僅次於台積電、三星電子。

其中,台積電在第一季度的業績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市場份額高達62%,穩坐全球芯片代工的“霸主地位”。同時,台積電將AI收入複合年增長率50%的指導方針延長至2028年,反映出AI需求的持續旺盛。

而三星電子的芯片代工收入則出現了下滑,主要受智能手機季節性因素影響,以13%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二。該公司預計,隨着第二季度需求回暖,收入將實現兩位數增長。

Counterpoint Research發佈報告稱:“中芯國際的季度業績超出市場預期,隨着中國對CMOS圖像傳感器(CIS)、電源管理IC(PMIC)、物聯網芯片和顯示驅動IC(DDIC)應用的需求開始復甦,中芯國際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代工收入市場份額首次穩居第三位。”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三星電子並不是一家純晶圓代工企業,所以,從一季度營收排名來看,中芯國際是僅次於台積電的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長期關注中芯國際的資深分析師王如晨表示,儘管毛利率、淨利潤無法與$聯電 (UMC.US)$、格芯相比,但這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即便排名在未來幾個季度甚至更長時間內可能會出現變動,但中芯國際的行業地位將進一步提升,話語權也會持續加強。

中芯國際生產的芯片廣泛應用於汽車、智能手機、計算機、物聯網技術等領域。受益於國內應用需求的恢復,中芯國際一季度業績超出市場預期。

業績顯示,中芯國際今年第一季度營收125.94億元,同比增長19.7%,環比增長4.3%,創下歷史同期次高紀錄(僅低於2022年第一季度的18.42億美元)。

該公司在業績中表示,營收快速增長的原因是,客戶囤積芯片。由於需求強勁,中芯國際預計,第二季度收入將較第一季度增長5%至7%。

Counterpoint Research也在報告中表示,隨着補庫存趨勢的擴大,預計中芯國際第二季度將繼續增長,與上次業績電話會議中給出的個位數增長指引相比,2024年中芯國際可能會增長15%左右。

超八成收入來自中國市場

中芯國際主營收入按地區分類來看,2024年第一季度,該公司來自中國區、美國區和歐亞區的業務佔比分別爲81.6%、14.9%、3.5%。意味着,中芯國際超過五分之四的營收,都來自於中國市場。

中國已經成爲全球主要的芯片消費國之一。科技諮詢公司Omdia的數據顯示,中國消耗了全球近50%的半導體,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設備組裝市場。

另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2022年中國芯片市場規模爲11298億元,同比增長8.03%,預計在2024年中國芯片銷售額將達到14426億元。

因此,中國對芯片進口需求非常大。據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芯片進口金額達到了2.77萬億元,佔2022年我國總進口金額的15.3%。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開始呈現下降趨勢,據中國海關總署官網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累計進口集成電路數量同比下降10.8%,進口金額同比下降15.4%。數字背後反映的是,我國本土的芯片產業鏈正在開始快速成長,市場份額也在提升。

全球芯片行業正在復甦

從全球市場來看,Counterpoint Research認爲,半導體行業在2024年一季度已顯露出需求復甦的跡象,儘管這一進展相對緩慢,經過連續幾個季度的去庫存,渠道庫存已經正常化。

同時,該機構認爲,AI的強勁需求和終端產品需求的復甦將成爲2024年晶圓代工行業的主要增長動力。此外,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代工行業的收入環比下降了約5%,但同比增長了12%。

另外,台積電釋放的最新信號也預示着,全球半導體行業將在2024年迎來複蘇。受益於消費電子開始復甦,AI需求持續增長,台積電4月份的銷售額達2360億元新臺幣,環比增長20.9%,同比大幅增長了59.6%。

5月23日,台積電預測,全球半導體行業(不包括存儲芯片)的年收入增長將達到10%。

台積電高級副總裁Cliff Hou在一次活動中表示,這是人工智能的新機遇和黃金時代。由於人工智能對芯片的需求激增,預計公司第二季度銷售額可能增長30%。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也預測,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同比增長13.1%。

野村認爲,如果週期性技術復甦擴大到其他電子終端市場,將支持半導體進入下一輪上升週期,從今年下半年持續到2025年。AI需求帶動下,終端市場的週期性復甦將從人工智能服務器擴大到傳統服務器、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等其他主要計算領域。

編輯/new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