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未平仓合约创纪录!“元素周期表行情”爆火背后 全球期货市场已玩嗨

未平倉合約創紀錄!“元素週期表行情”爆火背後 全球期貨市場已玩嗨

財聯社 ·  05/22 14:48

①在過去幾個月,全球金融市場最爲令人印象深刻的行情,或許莫過於商品市場上的“元素週期表”行情了。 ②期貨市場交易員的投機熱潮,已將銅和黃金等金屬價格推至了歷史最高位; ③大量基金經理要麼押注這些金屬將面臨供應短缺,要麼正試圖藉此對沖通脹風險。

財聯社5月22日訊(編輯 瀟湘)在過去幾個月,全球金融市場最爲令人印象深刻的行情,或許莫過於商品市場上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元素週期表”行情了。

期貨市場交易員的投機熱潮,已將銅和黃金等金屬價格推至了歷史最高位,因大量基金經理要麼正押注這些金屬將面臨供應短缺,要麼則試圖藉此對沖通脹風險。

行情數據顯示,自三月初以來,銅價已累計上漲了逾30%,本週LME期銅更是突破了每噸110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一波漲勢也帶動了從鋁到鋅等其他工業金屬的價格上漲。

與此同時,投資者的搶購也助推黃金突破了之前的歷史高位紀錄,達到了每盎司2450美元。白銀也隨之上漲,十年來首次升逾每盎司30美元。

摩根大通基本金屬和貴金屬戰略主管Greg Shearer表示,無論是程序化交易員、專業大宗商品投資者還是宏觀基金,目前都在大舉湧入金屬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歷史上,金屬價格的走勢經常會違背交易員的預期。去年,強勁的需求曾幫助推動金屬庫存降至歷史低點,但價格卻下跌了。而今年則反過來,儘管供應正在改善,但價格卻大漲……

同時,大宗商品在全球市場所佔的份額近年來其實一直在縮小。根據業內的數據,在過去的12個月裏,大宗商品在全球市場所佔的份額已從2009年的8.8%下降到2%,因爲股票和債券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額一直遙遙領先。

因而,對於眼下大宗商品尤其是金屬市場“反常”的紅火景象,倫敦大宗商品投資管理公司KLI Asset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Ricardo Leiman表示,“從基本面來看,市場似乎正對上述一切都視而不見。”

未平倉合約激增

不少分析師表示,當前金屬市場的異動是由未平倉合約的激增推動的。

根據摩根大通的分析,上週基本金屬和貴金屬市場的未平倉合約分別達到了創紀錄的2270億美元和2150億美元。

分析師表示,這些未平倉合約大多都來自於機構投資者試圖從金屬價格波動中獲利,而非生產者或消費者在購買或出售商品時進行對沖套保。湧入金屬市場的資金不僅來自於動量驅動的程序化交易,還來自於增加對實物資產配置的宏觀對沖基金和專業商品對沖基金。

數據顯示,截至5月中旬,COMEX和LME的基本金屬淨多頭頭寸規模已到達了260萬噸,較三月初的55.6萬噸大幅上升,超過了2020年底時的前高。

銅作爲去碳過程中最關鍵的金屬,引領了這一輪價格的上漲。而在銅價上漲背後,以紐約市場爲中心的逼空浪潮無疑顯得尤爲洶湧。

Shearer表示,“對銅而言,供應緊縮加上潛在的(人工智能)需求提升,以及我們對全球需求正處於拐點的更多信心,再加上通脹對沖,已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這讓很多基金表示‘現在是購買銅的好時機’。”

其他基本金屬——如鋅、鋁和鉛也跟隨銅價集體大幅上漲,自四月初以來已普遍上漲了15%-28%不等。

配置多元化的選擇

商品投資機構Frontier Commodities的合夥人Aline Carnizelo表示,投資者正希望通過轉向投資金屬來實現收益多元化,而不再像之前那樣僅僅在股市上依賴於大型科技股。

她表示,對沖基金眼下投資商品的好處無疑有不少,包括可以獲得去碳化、去全球化的標的;對沖通脹和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彌補對新供應(尤其是能源供應)的投資不足。

根據晨星的數據,包括穀物、礦產、金屬、棉花和可可在內的一籃子大宗商品基金的資金流入量,在過去幾個月一直在上升,4月份增加了一倍多達到了19億英鎊。

在基本面上,儘管白銀庫存迅速增加,但全球製造業終於轉好的跡象也助長了人們對銀的興趣——白銀在太陽能電池板中有廣泛應用。

礦業巨頭必和必拓以340億英鎊收購競爭對手英美資源集團,試圖獲取其在拉丁美洲夢寐以求的銅礦的消息,也向投資者發出了搶購“銅博士”的進一步信號。

Leiman表示,“必和必拓的收購喚醒了很多人,讓他們意識到收購一家公司要比建造一座新礦便宜得多。這促使由算法驅動的趨勢跟蹤基金和一些宏觀人士大舉做多。資金流動發生了巨大變化。”

根據美國銀行的基金經理調查,5月份在受訪的基金經理中,有13%的基金經理正在超配大宗商品,這一比例爲去年4月以來最多。調查顯示,在過去三個月中,基金經理們對大宗商品的配置增幅是2020年8月以來最大的。

一些頂級的對沖基金正在增加其商品交易團隊的規模,試圖充分利用這一資產類別的波動性。家族辦公室BlueCrest Capital就計劃在年底前將其交易團隊——包括商品交易團隊擴大10%。

雖然大宗商品傳統上是基於其當前的供需情況進行交易,但Carnizelo表示,市場中投機性投資者角色的增加,意味着該領域正開始轉而基於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交易。

她表示,“大宗商品的表現開始有點像股票了。”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