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票据月度观察:新增逾期企业涉27家A股公司,国资背景公司占比提升

票據月度觀察:新增逾期企業涉27家A股公司,國資背景公司佔比提升

銀柿財經 ·  05/21 22:51

近日,上海票據交易所披露最新的票據逾期名單,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發生3次以上票據逾期,且月末有逾期餘額或當月有票據逾期行爲發生的承兌人數量爲1547家,今年以來,這一數字逐月減少。

按地區和行業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剔除金融企業後,發生逾期的1495家公司中,房地產行業公司佔比約47%,比重較上月略有下降,但仍顯著高於排在其後的製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和建築業,這些行業佔比大致都在10%左右。按地區看,位於山東省、廣東省和江蘇省的票據逾期公司最多,佔比分別爲18%、12%和9%,這一分佈結構和上月相比基本一致。

A股方面,據不完全統計,4月新增出現在《承兌人逾期名單》中的公司,涉及A股上市公司的至少有27家。銀柿財經據同花順iFinD數據整理發現,這27家公司中,按實控人性質看,國資委、地方國資委、中央國有企業等國資背景的公司佔比較大,達到了85%,較上月的50%顯著提高,僅有4家公司由境內外個人實際控制。

不過,按逾期餘額看,新“上榜”的A股公司中,截至月末有逾期餘額的公司數量有所減少。此次除了*ST廣田(002482.SZ)截至4月末的餘額較大,達到2.92億元以外,其餘大部分公司截至4月末的逾期餘額已結清。

事實上,*ST廣田自2023年起就連續多個月份出現在逾期名單中,僅3月從名單中消失,4月又再次出現。據*ST廣田4月公告,公司因破產重整執行完畢,公司債務危機化解、銀行賬戶解除凍結並收到重整投資款14.14億元,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影響已消除。但交易所並沒有認可這一說法,5月10日針對*ST廣田的持續經營能力等發出了年報問詢函。

一般而言,除了流動性問題外,A股公司可能因系統時間差、交易對方未及時提示付款等原因出現票據逾期。如此次出現票據逾期的美芝股份(002856.SZ)告訴銀柿財經,逾期原因系持票人提示付款清算方式不符合公司內部規定,公司先做拒付處理。以上票據均已結清,公司承兌票據不存在信用風險。有子公司此次出現票據逾期的華豐科技(688629.SH)向銀柿財經解釋道,逾期系收款方沒有及時向銀行提示付款導致的,華豐目前資金狀況良好,沒有因自身原因產生此情況。

此外,有不少A股公司或其子公司、控股股東連續三個月以上出現在《承兌人逾期名單》中。如旗下子公司逾期數量較多的*ST合泰(002217.SZ)*ST傲農(603363.SH)*ST漢馬(600375.SH)黃河旋風(600172.SH)等。另外*ST正邦(002157.SZ) *ST超華 (002288.SZ)*ST洪濤 (002325.SZ)龍元建設(600491.SH)的上市主體,孚日股份(002083.SZ)ST富通(000836.SZ)高斯貝爾(002848.SZ)*ST嘉寓(300117.SZ)曲江文旅(600706.SH)永安林業(000663.SZ)的直接或間接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連續至少三個月出現在逾期名單中;ST中裝(002822.SZ)哈投股份(600864.SH)海南瑞澤(002596.SZ)上海滬工(603131.SH)ST新綸(002341.SZ)等有子公司或孫公司連續至少三個月“上榜”。

附:截至2024年4月末涉及A股上市公司的票據逾期企業名單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