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腾讯市值冲向4万亿,动力还能持续多久,能否“王者归来”?

騰訊市值衝向4萬億,動力還能持續多久,能否“王者歸來”?

華爾街見聞 ·  05/21 17:01

作爲中國互聯網帶頭大哥,$騰訊控股 (00700.HK)$在港股中一直是“定海神針”般的存在,巔峯時市值超七萬億港幣。然而過去三年,這位曾經的“股王”在資本市場上黯然失色,最多時跌去近7成。

一切彷彿突然發生了變化。從四月底開始,騰訊在港股表現氣勢如虹,一舉突破多個壓力關口。尤其是在5月15日一季報發佈後,騰訊裂口高開,一度漲至市值401港元/股,離回到四萬億也僅差臨門一腳。今年以來,騰訊累計漲幅已超31%。

“股王”能夠上演大象起舞,意味着投資者對於騰訊的態度出現了明顯轉變。在業績、千億回購計劃以及港股行情大漲等因素共同驅動下,騰訊正在“王者歸來”,帶着壓抑了許久的港股發起衝鋒。

當然,騰訊已經走過營收規模高速增長的時期,要想重回巔峯時期,甚至突破7萬億港元,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許只有潛力無限的AI才能做到。

馬化騰也希望抓住AI的浪潮,希望它能成爲騰訊業務發展的倍增器 。雖然騰訊對AI大模型的探索還在起步階段,但騰訊已經率先嚐到了甜頭,其“新芽”業務已在AI主推下加速成長。

如今,包括微軟、谷歌、字節、百度等在內,全球科技巨頭都在AI賽道上戰得火熱。騰訊包括遊戲在內的業務不能再“躺在功勞簿上”,它要加速狂奔,爲自己打下一片新天地。

動能

騰訊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如此劇烈的股價波動了。不到半年時間,騰訊股價上漲了超9000億港元。

過去兩年裏,騰訊股價基本徘徊在3萬億港元左右,每次有一波大幅上漲,卻又很快跌落,讓不少投資者黯然神傷。

這次上漲則讓不少投資者感到“提氣”。有機構投資者向華爾街見聞分析,騰訊此輪上漲一方面與關注新興國家市場的基金經理調倉,看好中國經濟恢復情況相關;另一方面,也是騰訊的基本面出現了一些不錯的改善跡象。

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騰訊已經連續6個季度實現利潤增速大於營收增速的新增長勢頭。

5月14日晚,騰訊發佈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單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6% 至1595億元,Non-IFRS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4%至502.65 億元,遠超430億元這一市場預期的同時,創過去十年曆史新高。

作爲衡量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騰訊毛利增速連續4個季度保持20%以上。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騰訊的毛利同比增長 23% 達 838.7 億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5%提升至53%,達到18年以來新高。

毛利水平攀升的背後,是騰訊收入結構不斷優化。簡單來理解,就是放棄無效收入增長,聚焦高利潤率業務增長。

毛利增長主要是高毛利率收入來源的快速增長,包括微信視頻號及搜一搜廣告收入、小遊戲平台服務費、理財服務收入及視頻號商家技術服務費等。

騰訊管理層指出,公司已經識別了業務中低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因此,其可以專注於核心業務,同時使增長驅動力更加明顯和清晰。

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是騰訊目前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今年一季度,在遊戲等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微降時,騰訊來自網絡廣告的收入同比增長26%至265億元,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長7%至523億元。

騰訊廣告收入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長,這裏面有兩個重要原因:一個是視頻號、小程序、搜一搜等帶動的廣告收入增加,另一個就是AI 驅動廣告效率的提升。前者是微信“老樹”發的新芽,後者是AI開始爲騰訊業務賦能。

一季度,騰訊升級了廣告技術平台,不僅爲所有廣告主提供以騰訊混元大模型爲基底的一站式人工智能廣告創意平台,也顯著提升了騰訊廣告業務的推薦精準度和投放效率,爲廣告主提供滿意的ROI(投放回報)。

騰訊指出,由於視頻瀏覽量和點擊率的提高,被視作“全公司希望”的視頻號方面的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過 100%。

顯然,AI已成爲推進騰訊“新芽”業務實現高質量增長的催化劑。

變局

移動互聯網時代,騰訊是絕對的贏家,憑藉着社交和遊戲這兩大護城河業務,牢牢坐着中國“科技股之王”的位置;如今大模型推動着AI時代加速到來,騰訊也有了危機感。

正如騰訊CEO馬化騰所言,AI大模型是幾百年不遇的、類似發明電的工業革命一樣的機遇。

面對這樣一個大機遇,無論是騰訊、阿里、百度、360等互聯網老大哥,還是近些年崛起的新貴如字節跳動等,都加入這一激烈競爭的新戰場。

去年以來,含“AI”量已然成爲資本市場評估一家科技公司的重要指標,這不僅關乎着它能否用AI重塑業務,更影響着它未來的市場前景。

相較於其它科技巨頭在AI大模型賽道上疾行,騰訊顯得相對謹慎,不僅是BAT中最晚將自家大模型擺上桌的玩家,也是至今尚未正式推出獨立大模型APP的互聯網大廠。

在AI大模型底層技術仍在不斷迭代,C端商業化路徑尚不明朗的背景下,騰訊選擇了一條更注重實用性的道路,先服務騰訊自身業務,再通過騰訊雲對產業開放大模型能力,C端則放慢腳步。

有券商分析師對華爾街見聞表示,AI本質是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因此首先將大模型能力應用在自身業務場景中,是風險比較低且容易看到成效的一條AI商業化路徑。

對廣告收入的驅動,只是AI技術對騰訊賦能的第一個明顯經濟效益成果,未來將會有更大想象空間。

廣發證券分析師指出,過去騰訊聚焦三個領域的投資,即短視頻、海外遊戲和SaaS,已經開始初見成效,“新芽”茁壯成長,貢獻高質量的利潤和來源。未來持續投入AI技術,以夯實長期競爭壁壘。

據騰訊最新披露,目前,混元大模型已經在600多個騰訊內部業務和場景中落地測試,並在騰訊豐富的生態中持續迭代能力。

對於外界最關注的騰訊支柱業務——遊戲,騰訊管理層透露,混元大模型將從多個方面協助遊戲業務,但目前最大的貢獻在客服,未來隨着混元升級到多模態能力,可以用來製作高品質視頻時,將對遊戲內容創造等很有幫助。

當然,全行業都對殺手級應用有更高的期待,畢竟這能爲一家企業帶來真正的第二增長曲線,或許掌握新的龐大流量入口。對於騰訊而言,這也是其未來是能重回高增長軌道的一個機會。

騰訊也沒有讓自己在獨立的C端應用上缺席太久,5月17日,騰訊宣佈基於混元大模型打造的C端助手App騰訊元寶將於5月30號發佈。

顯然,騰訊認爲自己的通用大模型已經具備足夠能力,可以在經過內部充分實驗後,開始向外拓展。接下來向C端開放,也只是時間問題。

儘管如今衆多AI應用同臺競技,要跑出來並不容易,但坐擁海量用戶的騰訊似乎能有更大的優勢。當然,這也束縛着騰訊,讓它在大模型的路上,走得非常謹慎。在給出讓用戶感到足夠驚豔的產品之前,騰訊對C端的產品也多會是“試水”的心態。

AI的機遇,吸引了全球的科技巨頭奮不顧身地向前衝,如微信、抖音等全民級應用也可能被全新的AI應用所顛覆。面對這場“第四次工業革命”,沒有人想要掉隊。科技巨頭們也不希望,在“iPhone時刻”來臨之時,自己會被淘汰的那一家。

這注定一個見證歷史的關鍵時刻。騰訊也有望藉此,革新自己,在AI時代再次創造神話。

最後給大家帶來一個小福利!外資持續買貨,大行輪番唱好港股,送你價值$200加碼卡券助你開啟投資大計!疊加新客禮拎高達$2100獎賞,即拎>>

*活動對象:限年滿18歲以上,香港地區已註冊富途APP但未開立證券帳戶的特邀存量用戶參與

編輯/Jeffre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