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智己“漏看”、理想“错看” 边缘场景覆盖不足致高阶智驾事故频发

智己“漏看”、理想“錯看” 邊緣場景覆蓋不足致高階智駕事故頻發

財聯社 ·  05/18 09:31

①“智己配備了由12個超聲波雷達、4個360度環視攝像頭組成的泊車系統,方形柱子在45度方向時,超聲波雷達會漏識別,環視攝像頭對細柱識別算法需要改進。”朱西產認爲,上述事故從技術上屬於方形細柱識別困難的邊緣場景。 ②朱西產直言,目前已量產的“自動駕駛”都還處於輔助駕駛階段的產品。

財聯社5月18日訊(記者 張屹鵬)在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快速普及的當下,由此引發的安全事故卻頻頻發生。

5月17日,智己汽車自動駕駛中心項目總監王康發文稱,搭載優化軟件後的APA泊車軌跡良好,對“工字金屬立柱“感知檢出穩定,在系統判斷接近立柱時,及時進行了避撞制動和路徑重規劃。經過超過60次現場測試,智己LS6均完成了障礙物規避和泊車入庫。“綜合昨天(5月17日)全天的測試情況看,該項泊車功能的優化已經基本滿足預期要求,後續將搭載IMOS 2.8.0系統,與其他優化內容一併推送給用戶。”

儘管如此,王康並未否認智己APA泊車系統自身存在的問題。此前一日,王康曾直言,智己用戶使用APA泊車系統倒車入庫時發生的事故場景的細柱爲“工”字形金屬結構,且相尺寸偏小,從而導致車載超聲波雷達、攝像頭等感知傳感器構建出的障礙物位置精度不足,造成車輛與金屬細柱發生剮蹭。王康同時表示,將自費承擔該用戶的維修費用。

“智己配備了由12個超聲波雷達、4個360度環視攝像頭組成的泊車系統,方形柱子在45度方向時,超聲波雷達會漏識別,環視攝像頭對細柱識別算法需要改進。”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認爲,上述事故從技術上屬於方形細柱識別困難的邊緣場景。

相較智己LS6在自動泊車場景中出現的安全隱患,近日發生的“理想L9高速追尾事故”則更受關注。視頻顯示,一輛理想汽車L9開啓輔助駕駛功能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期間系統檢測到前方高處廣告牌上的小貨車圖片,突然剎車導致後車追尾。對此理想汽車客服人員表示,涉事車輛爲理想L9 Pro,該車型通過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識別車輛前方障礙物,爲輔助駕駛系統提供參數,受限於當前傳感器識別能力的侷限性,個別場景下會有識別不準確的情況。

前述兩起安全事故雖屬不同場景,但卻引發對高階智駕相同的“冷思考”——在高階智駕系統搭載率持續快速提升的當下,如何覆蓋更爲完整的邊緣場景,及事故發生後法律責任的認定。

L3級到來前,“L2、L2+、L2.99999”等話術比比皆是。朱西產向記者直言,目前已量產的“自動駕駛”都還處於輔助駕駛階段的產品,並且在智能駕駛自動化程度分級裏不存在L2+。NOA爲企業按照L3級自動駕駛進行開發的技術,硬件雖然具備實現自動駕駛的能力,但軟件還需要不斷收集邊緣場景數據以進行持續迭代優化。

在業界十分關注的“事故責任主體”問題上,儘管特斯拉CEO馬斯克承諾“如果未來因爲FSD導致安全事故問題,特斯拉將負全部責任且對車主進行頂格賠償”,但從國內法律來看,NOA系統引發的交通事故仍需由駕駛員負責。朱西產同時強調,智己自動泊車事故有所不同,雖然智己方面處理積極且表示將自費賠償泊車事故修理費,但站在法律角度,自動泊車屬於個人應用,企業無需承擔責任。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