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智云健康(09955.HK):深耕数字化慢病领域 三大解决方案并行发展

智雲健康(09955.HK):深耕數字化慢病領域 三大解決方案並行發展

華安證券 ·  05/13

深耕數字化慢病領域,逐步迎來收穫期

智雲健康科技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數字化慢病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2014 年在杭州創辦,2016 年推出中國第一個針對慢病管理的醫院SaaS 產品。歷經多輪境內外股權融資,公司已初具規模,逐步進入收穫期,2023 年集團平台註冊醫生達10.3 萬人,註冊用戶約3,100 萬人。2019 年-2023 年,公司營業收入從5.24 億元增長至36.91 億元,盈利能力呈持續增長態勢。

2023 年3 大板塊同步發力。

院內解決方案板塊:安裝SaaS 醫院數量2,719 家, +5.9%YoY;百強醫院數量40 家, +5.3% YoY;三級醫院數量815 家,+14.1%YoY;數字化營銷服務覆蓋SKU 59 個, +73.5% YoY。

藥店解決方案板塊:安裝SaaS 藥店數量219,716 家,13.6%YoY;交易客戶數1,232 個, +26.4%YoY;每名交易客戶產生的平均收入48.7 萬元。

個人慢病管理解決方案板塊:註冊醫生數量10.3 萬名;在線處方開具數量1.85 億張;註冊用戶數量>3,100 萬名。

公司進軍慢病管理市場,AIM 模式提升醫院粘性近年,我國醫療衛生需求大幅上升,國內慢病管理市場擁有龐大患者群體和高增長潛力,市場空間廣闊。公司以慢病管理數字化爲切入點,推動院內場景數字化,通過向醫院提供醫院SaaS 及用品,使院內慢病管理流程數字化和標準化,爲慢性病患者提供從院內到院外的全生命週期服務。

智雲健康採用"醫院爲先"戰略和"AIM 模式"(接入、安裝、變現),專注於服務公立醫院的慢性病管理需求,通過其首創的醫院SaaS智雲醫匯,實現醫療流程的數字化和標準化,與80 多個國內外廠商的系統對接,提高了醫療操作效率。至2023 年,已有2719 家醫院部署了智雲健康的解決方案。此外,公司通過提供數字化營銷服務和增值服務,與39 家制藥公司合作,實現了醫院業務的增長和高客戶保留率,進而增強了公司的變現能力和市場佔有率。

P2M 戰略提升公司盈利,管線豐富值得期待

智雲健康通過實施P2M(Patient to Manufacturer)模式,有效地連接了患者與製藥工業,利用其覆蓋全國的規模化SaaS 網絡和數字化能力,實現了從患者到工業的直接對接。通過與陝西醫藥控股集團、香港邁極康醫療、華潤三九、山西錦波生物醫藥等的戰略合作,智雲健康加強了在醫療數字化、藥品供應鏈、跨境創新藥械可及性、以及慢病管理領域的業務拓展和服務能力。此外,公司不僅推廣了自有藥物,如依舒佳林和唐淨達格列淨片,以提升藥品可及性和治療效率,還通過數字營銷推廣自營品,展現了其SaaS 網絡的擴展性和對高質量工業產品的吸引力,爲公司的長期業務增長和利潤增厚提供了顯著支持。同時公司擁有多條P2M 藥品管線,預計未來會持續帶來營收。

公司P2M 藥品管線佈局中樞神經、腫瘤、代謝、抗過敏/麻醉、呼吸病、罕見病等多領域,擁有共計16 條自營藥品管線。其中依舒佳林片、補虛通淤顆粒、達格列淨片、司維拉姆幹混懸已上市,市場規模可觀,預計未來會爲公司持續帶來營收。此外,公司多項產品將於2024-2026 年陸續上市,市場規模基本均超過百億元。

院內院外有機結合,形成深度閉環的飛輪效應穩定推進院內解決方案的同時,公司持續發展藥店解決方案和個人慢病管理解決方案。2019 年,公司推出藥店SaaS 智雲問診,使藥店爲無預約顧客提供店內實時在線問診和處方開具服務。截至2023 年12 月31 日,219,716 家藥店安裝智雲問診,覆蓋中國35%的藥店。個人慢病管理解決方案方面,公司主要爲慢病患者實現院外監測、問診和處方開具。截至2023 年12 月31 日,公司擁有逾10 萬名註冊醫生及約3 千萬名註冊用戶,2021-2023年累計超過5 億次處方量。

公司持續佈局數據應用,研發行業模型加速人工智能應用政策支持數據應用行業發展,持續佈局該領域。2023 年,《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印發,文件提倡“積極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持續優化服務流程”。在公司層面,智雲健康大力加強醫療人工智能技術,並基於Cloud GPT 及ClouDDTx 兩大行業模型加速人工智能應用,前者用於支持臨床決策,後者用於協助藥物和醫療器械開發。

投資建議

我們看好公司近2800 家醫院和近22 萬家藥店、超過10 萬名註冊醫生和每年在線處方近2 億張的渠道資源和構建的AI 體系、自營產品在2024 年的放量、集採下更多藥品與公司持續合作。

我們預計,公司2024~2026 年收入分別48.3/61.3/77.3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0.8%/27.0%/26.1%,歸母淨利潤分別爲-0.4/0.03/0.66 億元,2024/2025/2026 經調整利潤爲0.45/1.5/3.4億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

行業監管風險,競爭加劇風險,商業化推廣風險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