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复宏汉霖(2696.HK):成交量创新高,瞄准千亿市场,差异化创新显成效

格隆汇 ·  05/17 08:59

正所谓,当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当资本寒潮依旧笼络在医药板块上空时,已经有优秀的创新药企率先上岸,踏上新的征程。

根据WIND数据显示,在经历了2023财报首次全面盈利,2024年一季报持续向好的亮眼成绩单后,复宏汉霖也在资本市场迎来“小阳春”。截止5月14日收盘,公司股价2023年10月以来区间最大涨幅达到91.04%,成交量更是创公司2年以来新高,达到158.56万股,成交总额达到2830.34万港元。

资本市场看好复宏汉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图表一:复宏汉霖股价走势图

big

数据来源:WIND,格隆汇整理 数据截止2024年5月15日收盘

瞄准千亿市场

能够引起资本市场兴奋的原因之一,来自于一份关于复宏汉霖H药的最新进展。

2024年5月15日,复宏汉霖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H药汉斯状(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ASTRUM-015)完成III期阶段首例患者给药,H药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一线治疗mCRC的抗PD-1单抗。

从市场规模与前景上来看,H药此次瞄准的适应症前景广阔,想象力十足。

目前,结直肠癌(CRC)已跃升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癌症之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权威数据,2020年全球CRC新发病例突破190万,死亡病例高达93万余,其中尤以欧洲和大洋洲的病患数量为甚。更令人担忧的是,预计到2040年,全球CRC新发病例将激增63%,年新增病例将攀升至320万,同时每年将有超过160万患者因此离世。

聚焦中国,根据最新版癌症统计报告,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列第二和第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我国CRC新发病例已达51.7万,而死亡病例则高达24万。

从药物市场角度看,CRC药物市场正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2年,全球CRC药物市场从162亿美元稳步增长至20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2%,预计2030年更是有望达到437亿美元,2026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将9.1%。而在中国,CRC药物市场的增长更为迅猛,从2018年的15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2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4.6%。预测显示,到2026年和2030年,中国CRC药物市场将分别达到50亿美元和78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17.1%和11.8%。

图表二:全球CRC药物市场规模

big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格隆汇整理

从当前的治疗方案来看,目前已有药物存在诸多局限性,大量临床需求亟待满足。

实际上,大部分CRC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转移,mCRC肿瘤按照分子表型可划分为dMMR/MSI-H型和pMMR/MSS型,后者占比约95% 。目前,mCR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主要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联用化疗,但持续疗效和预后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研究表明,抗PD-1单抗可为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dMMR/MSI-H)晚期mCRC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然而,占比更高的错配修复正常/微卫星稳定(pMMR/MSS)型mCRC肿瘤对单药免疫治疗反应率很低,被称为免疫治疗“冷肿瘤”。针对这类患者,在标准一线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治疗的获益仍不明确,全球市场也无相应药物获批上市。H药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一线治疗mCRC的抗PD-1单抗,差异化竞争格局优。

从披露的临床数据上来看,在针对CRC适应症上,H药临床效果表现积极。

2024年1月,H药联合汉贝泰(HLX04,贝伐珠单抗)和化疗用于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II/III期临床研究(HLX10-015-CRC301)首次亮相2024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 GI)。该研究结果显示,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与安慰剂加贝伐珠单抗和化疗相比,H药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显著改善未经治疗的mCRC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近期,公司将更新研究数据,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壁报展示。

图表三:HLX10-015-CRC301研究结果

big

数据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差异化创新,打造爆款制造机

实际上,H药的进展只是复宏汉霖一路走来的一个缩影。

在竞争激烈的PD-(L)1市场背景下,作为第13个上市的PD-(L)1产品,H药在最初上市时并未受到市场热烈追捧。然而,作为复宏汉霖首个创新产品,随着公司公布H药亮眼的销售业绩——2023年销售额高达11.2亿元,以及2024年一季度销售额达3.3亿元,人们开始领略到其独特的“差异化策略”所带来的市场冲击力。

一方面,复宏汉霖“深度挖掘”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错位竞争打造爆款产品。

自2022年3月在国内获批上市以来,H药已经拿下包括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实体瘤、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及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在内的4项适应症批文,惠及超6万名中国患者。第五项适应症一线治疗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的上市注册申请也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

竞争格局上,复宏汉霖也一直在差异化的路上。H药不仅是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也有望成为全球首个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PD-1单抗、国内唯一胃癌围术期免疫药物、全球首个一线治疗mCRC的抗PD-1单抗。

另一方面,复宏汉霖“广泛布局”全球市场,加速市场渗透率。

作为全球化布局的创新药企,复宏汉霖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进H药出海步伐。目前,H药对外授权已覆盖美国、欧洲、东南亚、中东和北非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针对东南亚市场上,2023年12月,H药于印度尼西亚获批上市,成为首个在东南亚国家成功获批上市的国产抗PD-1单抗,今年1月,公司高效完成H药的首批海外发货,开启该产品惠及全球患者的新篇章。除印尼外,复宏汉霖亦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递交了H药上市许可申请,进一步推动H药在东南亚地区的上市进程。

在欧美生物药市场,H药一线治疗ES-SCLC的欧盟上市许可申请(MAA)也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受理,有望于2024年获批上市。同时,复宏汉霖稳步推进H药对比一线标准治疗阿替利珠单抗用于治疗ES-SCLC的头对头美国桥接试验,计划于2024年在美国递交上市许可申请(BLA)。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第一季度,H药正式进入英国创新许可与准入通道(ILAP),有望助力该产品未来在英国的应用落地,为当地SCLC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此外,复宏汉霖另一款核心产品汉曲优也在加快全球布局,2023年至今,已在美国、巴西、泰国和菲律宾获批上市。2024年4月,由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生产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HERCESSI(中国商品名:汉曲优,欧洲商品名:Zercepac)获美国批准上市,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及胃癌。汉曲优是首个在中国、欧盟、美国获批的“中国籍”单抗生物类似药,目前已成功于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覆盖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并进入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多个国家的医保目录,已惠及逾19万名患者。

小结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复宏汉霖的股价与成交额双双创新高。

在经历高光与低谷时刻过后,创新药板块投资日趋冷静,具有高质量发展特质的企业才会被看重,而这也是复宏汉霖的底色。从最开始凭借18A条款上市,到成功摘-B,再到宣布盈利,复宏汉霖从biotech成功蜕变成为biopharma,走的就是“国际化+差异化”路线。

说起来容易,但执行起来并非易事。从结果上来看,复宏汉霖是做到了。公司将目光对准亟待解决但鲜有玩家布局的领域,通过差异化布局,从而“弯道超车”,成为本土创新药企高质量发展的样本。未来,公司有望加速创新进程,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值得期待。

以上内容仅用作资讯或教育之目的,不构成与富途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富途竭力但不能保证上述全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