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大摩:WoA AI PC来袭,AI个人电脑时代已到来?

大摩:WoA AI PC來襲,AI個人電腦時代已到來?

華爾街見聞 ·  05/16 20:32

來源:硬AI
作者:李笑寅

AI個人電腦時代的節能趨勢推動下,基於x86架構的“Wintel”正轉向基於Arm架構的“WoA”,上游的高通、聯發科可能爲受益者。

即將於今年6月初舉辦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Windows on Arm(WoA)AI電腦(PC)料將成爲一大焦點。

摩根士丹利在5月14日發佈的研報中指出,預計基於Arm架構的CPU供應商$高通 (QCOM.US)$$英偉達 (NVDA.US)$及聯發科將在會上推出集成度更高、更節能的芯片,WoA AI PC趨勢可能會重新洗牌全球PC半導體供應鏈。

雖然尚未形成明確定義,但目前,業界對AI PC有較爲一致的認知:AI PC是指AI運算可以直接在電腦端進行運算,無需通過雲平台或計算中心,因此電腦出廠支持生成式AI功能。

WoA AI PC則是在AI PC的技術上疊加了一個基礎條件,即採用了基於Arm架構設計的CPU的AI PC。

爲什麼要採用Arm架構?

大摩在報告中指出,Arm架構的關鍵優勢在於低能耗。因此,預計隨着AI PC落地並迅速普及,WoA將憑藉更低的功耗成爲主要的增長驅動力。

AI PC之戰的關鍵:節能

報告表示,憑藉更強的性能和更好的AI兼容性,預計在AI PC市場,WoA能向基於x86架構的$英特爾 (INTC.US)$CPU發起挑戰,後者目前在蘋果以外的PC芯片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不過,大摩指出,芯片的節能效率才是決勝的關鍵,而這正是$Arm Holdings (ARM.US)$的優勢所在。

報告預計,2025-2026年,AI PC的滲透率將從2024年的8%分別增至30%/50%。

我們預計,到2027年,WoA AI PC的芯片出貨量將達到5000萬件,較市場預期高出60%。

據報道,$微軟 (MSFT.US)$也加大了對軟件開發的力度,以便於芯片製造商更好地轉向Arm架構芯片:

“我們認爲,2025年的Windows 12可能比當前的Windows 11更好地支援Arm架構,具有更好的虛擬化技術(emulation)或軟件適配性。”

上下游的潛在受益者是誰?

從上游芯片供應商來看,大摩看好高通和聯發科。

報告稱,高通和聯發科目前是主要的智能手機SoC(System on Chip,系統級芯片)供應商,多年來一直在其基於Arm架構的SoC中加入AI計算單元以增強功能,因此在WoA AI PC趨勢中將會佔據優勢。

大摩預測,到2026年,WoA PC有望給聯發科貢獻5%的營收。

報告預計,高通將在2024年開始出貨約200萬件WoA PC芯片,英偉達和聯發科共同設計的PC芯片緊隨其後,將在2025年出貨。

從下游應用端來看,微軟或成最大受益者。

對微軟來說,要想繼續迭代部署Copilot等AI服務,那麼確保Windows操作系統在PC市場始終佔據主導地位這點將至關重要。

考慮到微軟在PC操作系統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蘋果——早已在其MacOS中採用了基於Arm架構的自研新品。因此,AI PC就成了微軟再度發力WoA的重要切入點。

此前有報道稱,英偉達和$美國超微公司 (AMD.US)$都計劃與微軟合作,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提供基於Arm架構的設計、支持Windows操作系統,並計劃在2025年推出面向客戶端PC的Arm處理器。

橫觀整個芯片市場,儘管WoA有望帶來PC芯片市場“大洗牌”,但英偉達“芯片一哥”的地位可能沒那麼輕易被撼動。

報告解釋稱,要想將英偉達的顯卡和聯發科基於Arm架構的CPU集成在同一芯片,$台積電 (TSM.US)$的CoWoS封裝技術和英偉達的NVLink接口將是關鍵技術。

並且,WoA還屬於邊緣AI領域的範疇,尚未成爲AI技術發展的主流方向,不足以對英偉達產生顯著影響,反倒是英特爾和AMD——二者在Windows PC市場上的份額可能會有所萎縮。

編輯/jayden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