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行业普遍持续亏损,瑞浦兰钧如何用产品实现突围?

行業普遍持續虧損,瑞浦蘭鈞如何用產品實現突圍?

新華網 ·  05/16 16:15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前幾年競爭慘烈的新能源市場,那「以價換量」再合適不過了。

呈擴大化趨勢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方面是日漸提高的滲透率和「養兒防老」式的海量車型上市,另一方面,在價格戰的影響下,從供應鏈到車企全鏈路的價格戰愈演愈烈,以價換量帶來的持續虧損也讓全鏈路的廠商負重前行。

低價策略可以作爲新廠商拓荒時的階段性方案,如何在持續上量的同時減少虧損甚至扭虧爲盈,說到底還是要靠產品說話。

對於供應鏈來說,早於主機廠成立甚至在業界打出名堂才算擁有先發優勢,而成立僅6年的瑞浦蘭鈞顯然只是一個相對年輕的企業。對於行業都在面臨的虧損難題,瑞浦蘭鈞貌似已經走在了正道上。

營收是最能反應企業銷量規模化的數據:根據業績顯示,2020年瑞浦蘭鈞營收數據爲9.07億人民幣,而2023年的業績顯示,本年瑞浦蘭鈞營收137.49億元。這樣來看,2023年瑞浦蘭鈞的營收暴漲至2020年的15倍左右。

而作爲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衡量標準,瑞浦蘭鈞的專利數量也充分展示了該公司的創新活力。業績顯示,截至2023年底,瑞浦蘭鈞已累計獲授1,780項專利,其中包括108項發明專利和1,624項外觀設計專利。

好產品會用銷量說話,營收暴漲的背後,是瑞浦蘭鈞近年來陸續推出的問頂電池在其背後助力。

問頂電池基於瑞浦蘭鈞創新研發的問頂技術,該技術可廣泛應用於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產品,同時兼容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產品。該技術是一項融合了鋰離子電池結構、電池極耳、頂蓋焊接技術上的創新、內部電化學特徵及穩定固液態介面的新技術,不僅可能進一步提高電極面密度及增強電池的能量密度,有效提高電池的「得房率」,還因極耳長度的縮短降低了內阻,實現了更快的充電速度。

從建立之初就緊貼「動儲結合」戰略的瑞浦蘭鈞,也用問頂技術進行賦能,對動儲產品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升級。

在儲能電池方面,瑞浦蘭鈞問頂儲能系列陸續推出320Ah、340Ah,以及實際容量突破350Ah的345Ah電池等產品。

動力電池方面,除了覆蓋廉價車型的電池產品和剛剛此前發佈的175Ah新品,在此前的北京車展上,全新的問頂PHEV家族和問頂快充家族共計五款產品也相繼問世,共同支撐瑞浦蘭鈞動力電池產品線。現階段來說,無論是PHEV家族產品的300km純電續航能力,還是快充家族產品「10分鐘500km」的充電效率,其能力都達到了行業領先標準。

也正因如此,瑞浦蘭鈞在短短的6年間收穫的大量的客戶:動力方面主要客戶包括上汽、東風、日產、smart、volvo、五菱、合衆汽車、合創汽車、威睿電動等;儲能方面的主要客戶包括陽光儲能、中車株洲所、古瑞瓦特、固德威等,海外客戶有Powin、Energy Vault、Vena Energy等。面對越來越多的訂單,瑞浦蘭鈞在充分利用現有產能的同時逐步擴張產能,根據規劃,截止到2024年底和2025年底公司產能將達到94GWh和超過150GWh,這也從側面體現了瑞浦蘭鈞對未來訂單規模的樂觀。

對於目前尚處於虧損階段的電池供應商來說,遵循「動儲結合」的策略可以更好的實現市場規模的擴大化,同時憑藉技術創新,針對現有產品痛點進行性能升級,提高品牌的產品競爭力。這也是價格戰後,廠商想要實現盈利的根本之道。

(編輯:王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