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阿里又少了1.4万人

阿里又少了1.4萬人

AI財經社 ·  05/16 15:47

$阿里巴巴-SW (09988.HK)$這艘巨輪在負重前行下,將越來越多的人甩了出去。

尤其是去年進入吳泳銘時代後,這位人狠話不多的阿里元老,展現出了壯士斷腕般的變革勇氣,將戰略發展核心聚焦在用戶爲先、AI驅動上,並以此爲重心對業務進行梳理,符合戰略優先級的繼續給資源、給錢、給人,不符合的會果斷斷舍離,一批業務線被擺在了談判桌上,性價比低的員工也被快速捨棄。

今年一季度,阿里巴巴單季度員工數減少了14369人,創了歷史新高。這是吳泳銘一人挑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淘天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三大重任後,首次經歷的完整單季度業績。

吳泳銘對一季度業績的增長是頗爲滿意的,“戰略見效,阿里正在重回增長軌道”。阿里對外傳播的關鍵詞也是增長,收入增長、GMV雙位數增長、購買人數和頻次強勁增長,阿里國際同比增長45%、菜鳥增長30%、本地生活增長19%……

增長之下,阿里仍在深水區,核心表現是增收不增利,一季度阿里經營利潤爲147.65億元,同比下降3%;淨利潤爲9.19億元,同比下降96%,阿里解釋少賺210億元是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市值變動所致。但即便不考慮投資損失,調整後的非公認會計准則淨利潤爲244.18億元,同比依然下滑11%。

業績發佈後,5月14日阿里巴巴在美股大跌6%,每股報收79.51美元,總市值減少123.89億美元(約人民幣894億元)至1935億美元。

01、兩年多少了5.4萬人

“滾動式裁員”的阿里巴巴,員工數量已經連續9個季度下滑了。

自2021年12月底,阿里巴巴員工數量來到了259316人的歷史高位後,這家巨頭的員工數就在不斷收縮,截至2024年3月底,阿里巴巴員工數已經減到了204891人,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裏少了54425人。

但此前,阿里巴巴單季度員工數量減少的幅度均是千人量級,最多的2022年第二季度也只少了9241人,沒有超過1萬人。而今年一季度,吳泳銘掌舵下的阿里巴巴果斷開啓了“剪刀手”模式,首次突破五位數,一個季度就少了14369人,創了歷史新高,在總共減少員工數中的佔比高達26.4%。

“阿里巴巴還在降本增效。”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告訴「市界」,從人效比上看,阿里巴巴比拼多多低很多。

在李成東看來,阿里巴巴人員瘦身的業務線,一是不賺錢的業務,還有看不出增長前景的業務,像盒馬、大潤發這些做得比較重的線下零售業務,肯定都會戰略性收縮;二是核心業務線電商、阿里雲,這些也在進行末位淘汰。

確實,阿里最初和騰訊一樣,員工總數都是10萬人的量級,但2020年第四季度合併大潤發所在的高鑫零售後,一下子帶來了近13萬人。那時阿里巴巴還處於上升通道,它對未來的預估很是樂觀,業務線越拓越多,養的人也越來越多。

在2021年12月底之前,阿里巴巴的員工數量一直處於增加狀態,少的時候增加幾百人,多的時候會增加幾千人,而唯一的一次下滑是2021年一季度,那時剛合併高鑫零售,少個600人算正常現象。

不過,阿里好日子結束早有先兆。第一個不好的信號是,作爲全球最大規模的IPO,螞蟻集團在上市前夕,於2020年11月3日被連夜叫停。幾個月後的2021年4月,阿里巴巴又因“二選一”收到了反壟斷處罰,金額高達182.28億元,創下了中國反壟斷罰金最高的紀錄。

阿里要過苦日子了。整個2021年,阿里巴巴面對的局面很是艱難,在資本市場上,這個正準備衝刺萬億美元市值的巨頭,突然墜落,短短一年市值縮水了接近一半,2022年又減少了超25%,2023年再度縮水10%,股價一度跌破發行價,去年11月底市值一度被拼多多反超,彼時馬雲還在內網回帖稱:“阿里會變,阿里會改。”

阿里也確實到了不得不下猛藥的時刻。股價連跌三年下,其市值距離最高點已不足四分之一。營收也在2023財年(2022年4月1日到2023年3月31日)首次告別雙位數增長,降至了個位數,同比僅增1.83%,爲8686.87億元。

爲了謀變,2023年6月,從2015年便開始擔任阿里集團CEO、曾成功帶領阿里打下數次硬仗,併成爲阿里進入“帝國時代”關鍵先生的張勇,事了拂衣去,阿里重回元老時代。

隨後,阿里最有權力的女性戴珊也於2023年12月被換了下去。作爲阿里“十八羅漢”之一,戴珊從2022年1月開始掌舵阿里中國數字商業板塊。2023年3月“一拆六”後任淘天集團CEO。滿打滿算,她統管阿里最有錢部門的時間還不到2年。

與之相反,吳泳銘身上的擔子被加了一碼又一碼,一人身兼三個CEO。而今年一季度,是吳泳銘一人挑起三大重任後,首次經歷的完整單季度業績,降本增效下,越來越多的員工被甩出戰船。一位業內人士感慨,現在的阿里是不會養閒人的。

02、虧損業務線太多了

阿里也確實不需要養那麼人了,拆解阿里業績發現,除了核心商業和雲業務外,一季度其他業務全在虧錢。

目前阿里的營收構成分淘天、雲智能、阿里國際、菜鳥、本地生活、大文娛和其他等七個板塊,一季度總共創收2218.74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貢獻度最高的還是淘天,一季度收入爲932.16億元,在總收入中佔比爲42%。

接下來是,200億層級的阿里國際、雲智能和菜鳥,一季度收入分別爲274.48億元,255.95億元和245.57億元,貢獻度在10%以上,本地生活的體量是百億級爲146.28億元,大文娛最少只有49.45億元。包含高鑫零售、銀泰、盒馬、阿里健康、靈犀遊戲等在內的其他業務板塊,一季度收入爲514.58億元,貢獻度爲21.2%。

從2024財年看也是如此,阿里巴巴全年收入9411.68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淘天貢獻了4348.93億元,雲智能收入爲1063.74億元,阿里國際爲1025.98億元,菜鳥接近1000億元,本地生活爲598億元,大文娛211億元,其他業務板塊1923.31億元。

這些業務中,增速最快的是阿里國際,一季度同比增長45%,2024財年同比增長46%,但跑得快與狂砸錢不無關係,阿里國際一季度虧損擴大至40.8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額爲21.71億元,2024財年一共虧損80.35億元,阿里表示主要原因是對速賣通Choice和Trendyol跨境業務的投入增加。

第二大虧損板塊是本地生活,一季度虧了31.98億元,好消息是受單位經濟效益有所改善和規模擴大導致虧損額在持續收窄,但還沒能實現自我造血。

而其他業務板塊的虧損面還在擴大,虧損額排在第三,一季度虧損了28.18億元,2024財年虧損91.6億元,阿里表示主要原因是盒馬虧損增加及靈犀遊戲盈利率下降。並且一季度,該板塊的收入增速還同比下降了3%。

此外,菜鳥也因撤回上市申請而授予員工留任激勵導致一季度虧損了13.42億元。

一直吊車尾的大文娛,一季度虧損8.84億元,2024財年虧損15.39億元,好消息是大文娛的虧損在收窄,但壞消息是一季度是六大板塊中唯一營收下降的板塊。

整體看下來,一季度除了淘天和雲智能分別盈利了385.01億元和14.32億元,其他業務全在虧損。換句話說,阿里巴巴業務線雖然多,但具備自我造血能力的不多。

在業績會上,吳泳銘也表示,將根據優先級定義核心業務和非核心業務。對於非核心業務,將通過儘快盈利或其它多種資本化方式,實現這些資產的價值。

於是在過去一年,盒馬、餓了麼、高鑫零售等還不賺錢的業務稱得上是風雨飄搖,不僅歷經管理層變動、多輪裁員,還屢傳賣身消息。

對於眼下的阿里來說,不光要養很多嗷嗷待哺的“孩子”,更爲艱難的是,核心商業和雲智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想要增長越來越無力。

一季度淘天收入同比僅增長4%,這還是在線上GMV及訂單量實現同比雙位數增長、購買人數及購買頻次的強勁增長、88VIP會員數量同比雙位數增長超3500萬下,取得的增長。雲智能收入一季度也僅增長3%,阿里解釋稱,核心公共雲產品收入取得了雙位數增長,但由於逐步降低利潤率較低的項目式合約類收入,導致整體收入增長無力。

03、吳泳銘痛下狠手

對於吳泳銘來說,帶領阿里這艘巨輪重新揚帆起航,不光時間緊,任務還重。

阿里靈魂人物馬雲一拆六後在內部發言的頻率變頻繁了,特別是對於淘天集團,他更是多次表態,在去年五月的內部溝通會上,馬雲稱淘天集團的未來是: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吳泳銘掌管後,也多次強調要以用戶爲中心。

過去一年,淘天集團可謂是阿里重點改革的板塊。爲了重新激活淘天,阿里接連派來多位大將坐陣,其中包括餓了麼原COO諶偉業,夸克負責人吳嘉等。

不少來自消費端的反饋是,淘寶的確變得更“簡單粗暴”了,也有人說那個大家熟悉的淘寶又回來了,這與淘天一系列的調整舉措不無關係。

爲了留存用戶,淘天一方面學習拼多多,推出了一系列像先用後付、僅退款等項目,另一方面還在效仿京東,解決屢被吐槽的菜鳥驛站問題,實現送貨上門服務。在前不久,淘寶還宣佈重啓網頁版,這是時隔七年的再一次重大改版,也是馬雲回歸理論的又一次體現。

在馬上到來的618,淘天還宣佈取消了十多年的預售制,商家和消費者參與活動的方式將更加簡單直接。

正如阿里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在前不久採訪視頻中的反思,淘天還在不斷修復與中小商家的關係,致力於通過降費等舉措主動給商家減負。今年4月,阿里媽媽還上線了全站推廣,目的是調動商家積極性,提高商家的銷售轉化率。

在一系列痛定思痛的改革後,淘天的GMV、訂單量都取得了雙位數的增長,但在一系列大力讓利給用戶和商家的促銷活動下,淘天的利潤在下降,在一季度,淘天的利潤微降1.3%。對於淘天來說,短期內利潤承壓已是必然的結局。

淘天正在艱難掉頭,另一個盈利的阿里雲業務,在增速方面則是近乎停滯。在2024財年,阿里雲的營收爲1063.74億元,同比增長僅有3%。另一家電商巨頭亞馬遜的雲服務業務AWS,在2023年的增速則爲13%。

在一拆六的這一年,阿里雲的IPO被叫停,還在雙11後產生了一起大規模宕機事件,導致淘寶、閒魚、釘釘等軟件崩潰,還一度上了熱搜,再度讓外界對阿里雲的認知蒙上了一層陰影。

從利潤層面來看,與淘天全年千億的利潤規模相比,阿里雲的利潤規模也只能算灑灑水,2024財年的利潤爲61.21億元,一年的利潤還不及淘天一個季度的五分之一。不過樂觀的一點是,阿里雲的利潤如今仍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阿里方面也表示,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阿里雲的營收重回雙位數增長。

作爲目前在穩定盈利的兩大業務,淘天和雲智能已是阿里未來的希望,對於剛重組一年的阿里來說,聚焦核心業務已是板上釘釘,大船隻有減重才能向前航行。

作者 | 張繼康

編輯 | 陳 芳

運營 | 劉 珊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