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青年科学家杜鹏走进中国科学技术馆 揭秘跨物种基因工程的奇妙应用

青年科學家杜鵬走進中國科學技術館 揭秘跨物種基因工程的奇妙應用

新浪科技 ·  05/16 11:27

5月14日,由未來論壇聯合中國科學技術館共同策劃推出的“同上一堂科學課”主題活動暨青年科學家科技前沿課:《揭秘跨物種基因工程:未來科技的魔法棒與奇妙應用》,在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辦。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2023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生命科學研究員杜鵬,與百餘名優秀青少年共話科學魅力,聚焦前沿科學領域,引領青少年探索生命奧秘。

杜鵬:揭秘跨物種基因工程,展望腫瘤治療新思路

本次活動中,杜鵬教授以《揭秘跨物種基因工程:未來科技的魔法棒與奇妙應用》爲題,圍繞“青黴素的發現”、“基因編輯技術”以及“跨物種基因治療”等話題,爲青少年們帶來科學講座。

杜鵬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求學與科研經歷,強調了知識改變命運的可能性,並激勵青少年珍惜現有的學習機會、努力拓寬視野。

他以青黴素爲例,介紹了基因工程技術的靈感來源。他指出,1929年弗萊明對抗生素的發現,即青黴菌產生了某種化學物質,抑制了細菌的生長,讓人類基本解決了流感、肺結核、胃腸道感染等細菌感染疾病,人類壽命實現了一次極大飛躍。他表示,雖然青黴素本身並不屬於基因工程學範疇,但這一針對化學小分子的研究,展示了人類通過改造生物體來產生有用化合物的可能性,推動了基因工程和轉基因技術的發展。

杜鵬教授介紹,科學家們基於細菌的一種天然防禦機制——CRISPR-Cas9,開發出了對基因組DNA人爲高效編輯的方法。近年來,科學家們不僅將這一技術應用在人類腫瘤、眼部疾病、血液病、T細胞改造等的相關疾病治療中,同時,這一技術也應用於動物與植物的品種改良當中。

腫瘤是人類健康的重要威脅,也是人類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杜鵬教授介紹了自己團隊利用跨物種基因工程的思路,通過植物免疫蛋白RDR1,首次開發了對腫瘤細胞中普遍存在的有缺陷的miRNA的編輯和修復技術,恢復了miRNA的整體表達水平,從而實現了對多種不同腫瘤細胞生長的廣譜抑制。該技術在動物原有免疫基礎上,構建新型的分子水平免疫,開發了腫瘤治療的新策略和新思路,有望最終開發一款廣譜低毒的原創抗腫瘤藥物。

科學家對話青少年:永葆好奇 用科學點燃青春

活動現場,青少年們圍繞圍繞“AI與跨物種基因工程技術的結合” 、“基因編輯技術在疾病治療上的廣泛性”、“基因編輯與瀕危動物保護”等問題,與杜鵬教授展開交流。

杜鵬教授表示,AI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人類整理數據,並可能在未來10年間促進生命科學的發展。然而,他也指出了生命科學研究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強調了人工智能並非萬能工具。

與此同時,杜鵬教授也指出,基因編輯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向是疾病治療,且廣泛使用性很強,包括已經在美國獲批的鐮刀細胞貧血病的治療案例,以及正被嘗試應用於治療血液疾病、眼部疾病、遺傳病以及耳聾等多種病症。

另外針對基因編輯與瀕危動物保護的問題,杜鵬教授提到,基因編輯不是拯救瀕危動物的有效策略,動物克隆技術才是。然而克隆技術在實際運用時需要考慮動物的特性和限制。以大熊貓爲例,由於其生育能力較弱,使用克隆技術進行繁殖面臨困難,難以提高生殖效率。

在活動期間,青少年們通過觀看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的紀錄片,深入了解這些科學家的生活軌跡、卓越的科研成就以及他們在科學領域所做出的劃時代貢獻。

爲鼓勵年輕學子的科學熱情和探索精神,杜鵬教授向青少年代表們贈送了《“未來”科學家 :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訪談實錄》系列書籍,以此激勵他們培養科學的思考方式,並始終保持對科學世界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