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40-1比例悬殊!美众议院新版《生物安全法案》获听证会通过,业内建议关注两院版本法案后续磨合

40-1比例懸殊!美衆議院新版《生物安全法案》獲聽證會通過,業內建議關注兩院版本法案後續磨合

財聯社 ·  05/16 11:15

來源:財聯社

①在美衆議院聽證會上,新版《生物安全法案》以40-1的票數獲得通過; ②與此前版本相比,新法案在現有合同/產品的豁免期方面作出了調整;同時,所涉企業明確新增藥明生物; ③業內專家認爲,急速脫鉤不符合美業界利益,接下來需重點關注兩院法案磨合。

高懸多日的大棒,終於迎來了階段性結果。美國時間5月15日上午10點,美衆議院監督與問責委員會舉行聽證會審議多個法案,其中衆議院新版《生物安全法案》在經過現場討論和漫長的休會等待後,最終以40-1的投票結果獲得通過。

業界對於該結果並不表示意外,認爲這意味着該法案朝着正式生效又邁出了重要一步,與參議院版本的法案進入到同步推進階段。另外,該法案因爲充分考慮到了美國醫藥組織和企業的意見,立法程序的推進速度將會加快,需要格外關注兩院各自版本法案經過投票之後的“磨合”。

40-1!法案在聽證會獲壓倒性通過

這次聽證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與預定開始時間10點相比,推遲了十多分鐘。

聽證會對9項法案進行了全體成員審議討論和投票,其中最受國內醫藥行業關心的新《生物安全法案》原本是排列在第二條,但聽證會甫一開始,即討論了該法案。美衆議院監督與問責委員會主席James Comer、高級別成員Jamie Raskin和美中特別競爭委員會高級別成員Raja Krishnamoorthi輪番針對法案進行了支持發言,該法案隨後本該進入到口頭投票階段,但因在場一名成員呼籲對該措施進行記錄投票,因此James Comer宣佈投票表決被推遲。當晚緊隨其後的數個法案的投票表決也被推遲。

美國當地時間12時許,James Comer宣佈聽證會暫時進入休會,14時30分左右聽證會恢復進行。

(聽證會投票中,其中一張反對票後改票贊成 來源:財聯社記者)
(聽證會投票中,其中一張反對票後改票贊成 來源:財聯社記者)

最終,在當地時間15日14時40分左右,新版《生物安全法案》進行現場投票,經過現場工作人員的統計,最終的投票結果定格在40-1,新版《生物安全法案》獲得壓倒性通過。

據財聯社多方了解,下一步該法案將在修改後提交衆議院進行全體審議、討論及投票。

據悉,新版《生物安全法案》由共和黨衆議員Brad R. Wenstrup發起,接續在4月已經退休的美中特別競爭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Mike Gallagher發起的《生物安全法案》在衆議院的立法程序,兩個版本的法案的其他共同發起人幾乎保持一致。

與此前版本相比,新版《生物安全法案》在所涉企業方面,在此前的華大系、$藥明康德 (02359.HK)$及子公司基礎上,明確新增了$藥明生物 (02269.HK)$。同時,還新增了8年豁免期等相關內容。

這意味着:一是在法案生效之時,直至第一階段豁免期的終止,在這一階段,法案涉及的企業可以繼續接收美國藥企新的訂單,法案執行後60天生效,之後有365天的豁免期,到期後可繼續申請並延長180天。第二階段則從第一階段豁免期結束起,一直持續至2032年,在這一階段,法案涉及的企業將不再被允許接收新的訂單,但可繼續執行已簽訂的訂單。

熟悉美國國會立法運作的上海元達溫斯頓合夥人律師詹凱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這意味着該法案將朝着成爲正式生效又邁出了重要一步。由於之前類似法案的參議院版本已經預備進入參議院全會討論和投票階段,衆議院下一步也將就法案的條款細節進行討價還價。

詹凱認爲,雖然該法案離正式通過和簽署生效仍有一段距離,但由於目前美國國會兩院議員在對華議題基調上保持一致,恐怕該法案在未來還是有很大可能正式落地,屆時會對中國的生物醫藥企業帶來一定影響。

業內稱:急速脫鉤不符合美業界利益 需重點關注兩院法案磨合

對於此次《生物安全法案》在聽證會上獲得通過,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不意外,這個法案在衆議院的進展不會遇到太大阻礙,直到與參議院兩個版本的法案進行協商與勾兌。“

就此,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需要着重觀察一下參議院對於8年豁免期條款的反應,因爲此前經過參議院下屬委員會聽證投票通過的《生物安全法案》(S.3558)沒有在這方面給美國醫藥界留下與中國涉及的CRO行業降低依賴程度的緩和期。

詹凱對記者介紹道,因爲兩院必須通過完全相同的法案版本,若有分歧,可通過來回發送修正案或召開兩院議員聯席的協商委員會解決。

“所以這個協商和磨合的過程,以及涉及的內容,會是該法案立法進程中的下一個關注焦點。”趙衡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美衆議院監督與問責委員會在15日舉行聽證會之前的一天,美國白宮通過新聞稿宣佈,將大幅提高電動汽車、芯片和醫療產品等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加之美國大選已經逐步臨近,該法案在美國國會的發展態勢也令業界感受到了緊迫感。

但趙衡不太擔心法案會朝着“惡意螺旋”方向深入,他表示,“不能實施的法案沒有價值,與中國CRO產業鏈惡意脫鉤或者急速脫鉤不符合企業界的利益。”

另外,對於最近國內醫藥行業關注的新版《生物安全法案》約束力和約束對象的問題,詹凱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按照新版《生物安全法案》的原文和過往美國國會相關立法的慣例,雖然只寫明約束對象是美國政府相關部門和接受聯邦資金資助的企業,但美國企業在進行經營活動和合作對象選擇時,也會着重考量政府的相關法令和傾向,而且美國政府及相關部門是美國藥企的大買方,所以法案若是獲得通過,對於美國藥企與涉及的中國企業的往來是有深遠影響的。

“而且一些在美股上市,或在美有較大市場規模的非美國藥企也會注意風向而更加謹慎。”詹凱補充道。

對於《生物安全法案》後續在美國國會的立法進展,財聯社記者將持續關注。

(財聯社記者何凡對此文亦有貢獻)

編輯/tolk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