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平安银行加快转型升级 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平安銀行加快轉型升級 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金融屆 ·  05/16 09:30

導語:平安銀行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要求,結合自身稟賦特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源支持,加快業務佈局,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爲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決策部署,5月9日,在中央金融部委的統籌指導下,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切實把“五篇大文章”落地落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佈了《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出了明確要求,進行了系統部署。

平安銀行黨委書記、行長冀光恒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已經成爲銀行業的重要“關鍵詞”,必將深刻引領銀行業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平安堅持黨建引領,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和監管部門相關要求,結合自身稟賦特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源支持,加快業務佈局,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做好“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爲做好金融工作、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在冀光恒看來,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是我國金融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爲金融工作舉旗定向、謀篇佈局,具有極強的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爲銀行做好金融工作、加快金融強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指導意見》提出,“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要堅持差異化市場定位,圍繞‘ 五篇大文章’探索創新,努力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業務模式”。冀光恒介紹,平安銀行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和監管部門相關要求,結合自身稟賦特點和比較優勢,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源支持,加快業務佈局,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總行成立由黨委書記、行長擔任主任的“支持實體經濟委員會”,明確“五篇大文章”的相關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統籌加強對五大業務領域的規劃設計、政策制定、資源配置和業務推動等工作,積極推動相關業務發展領域取得新的突破,有效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實踐中,平安銀行有四個方面的特色與優勢:

一是戰略匹配。一直以來,平安銀行都將貫徹落實重要決策部署作爲自身戰略選擇和業務發展的第一遵循。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大領域一直都是平安銀行的戰略重點。平安銀行已經在五大領域進行了深度謀劃和較爲長期的佈局,投入了大量資源,形成了良好的經營基礎和發展勢頭。

二是綜合金融。平安銀行控股股東平安集團是我國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之一,擁有品牌、客戶、產品、渠道、資金等多個方面的優勢,特別是在醫療健康和養老服務領域進行了深度佈局,爲平安銀行開展綜合金融、養老金融,提升客戶綜合服務能力提供了良好條件。

三是科技賦能。平安銀行的科技化、數字化轉型起步較早。早在2017年,平安銀行就啓動了科技化、數字化轉型,截至目前,全行的科技能力和經營管理數字化水平已得到大幅提升,爲全面深化普惠金融、數字金融等打下了堅實基礎。

四是創新驅動。平安銀行身處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骨子裏先天就具有創新基因。通過推進全面數字化經營、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等模式,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和經營管理方式,大幅提升客戶服務水平。

在具體落實策略上,平安銀行積極結合自身特點和稟賦,找準定位、突出重點、真抓實幹,做出實效。

在科技金融方面,平安銀行積極構建“客群+產品+政策+生態”經營體系,爲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加大對先進製造業的支持力度,深度拓展電子信息、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鏈,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加大對科創企業的培育支持力度,聚焦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加強客戶培育,加強專業化支持,爲創新能力強、有市場潛力的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發揮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優勢,通過“商行+投行+投資”模式,爲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行科技企業客戶數27,059戶,較年初增加630戶;日均存款4,586億元,較年初增長6.7%;貸款餘額1,218億元,較年初增長24%。

在綠色金融方面,平安銀行深入佈局綠色領域,積極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等重點項目,創新產品服務,助力綠色轉型。持續加強對重點行業及其所屬產業鏈綠色發展趨勢研究,制定完善關於光伏、新能源等綠色產業的風險政策,引導信貸資源向綠色低碳行業和企業傾斜;積極推進“低碳家園”與業務的深度融合,低碳家園綁定平安銀行信用卡權益“優惠購”平台,上線用卡及綠色出行保障等權益,爲C端客戶低碳生活保駕護航;持續完善企業員工碳賬戶建設,擴充綠色場景覆蓋,引導客戶向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轉型。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行綠色貸款餘額1,480億元,較年初增長6%。

在普惠金融方面,平安銀行持續堅持“兩真”發展思路,通過拓寬小微客戶覆蓋面、做大小微貸款餘額、降低小微融資利率,做實“真普惠”;通過聚焦產業鏈末端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等群體,做實“真小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5,413億元,戶數94萬戶;投放鄉村振興支持資金22億元,累計投放1,085億元。

在養老金融方面,平安銀行通過與平安壽險等兄弟公司聯合,構建居家養老、康養社區養老兩大解決方案,健全養老服務權益體系,滿足客戶多元化養老需求;同時,積極強化適老金融服務,豐富養老金融產品,加快個人養老金業務佈局,全面提升老年人群體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行累計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112萬戶,平安口袋銀行App適老化版本累計服務用戶數超37萬戶。

在數字金融方面,平安銀行全面推進數字化經營、數字化管理、數字化運營“三數”工程,通過數字化經營實現商業模式創新,通過數字化管理全面強化風險防控,通過數字化運營實現運營成本大幅降低,全面推動銀行經營管理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一季度,平安銀行零售“隨身銀行”模式促成的理財首購客戶佔整體首購客戶的比例近30%;對公“數字口袋”平台不斷升級數字化支付能力;同業“行e通”在售公募基金產品數量達1.26萬款。

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能、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資金要素是重要的生產要素。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優化資金供給結構,盤活被低效佔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冀光恒看來,當前,我國銀行體系的貸款餘額已經超過20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餘額超過300萬億元,是一個龐大的規模。因此,發揮好存量金融資源的作用,對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能、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等意義重大。

談及如何圍繞“五篇大文章”優化資金供給結構,盤活被低效佔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時,冀光恒表示,平安銀行積極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決策部署,積極盤活被低效佔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通過持續加大存量問題資產清收、覈銷、轉讓等處置力度,加速存量低效資產出清;通過配合地方政府重組、置換、化解債務風險,盤活地方政府債務資產;通過引導信貸資源支持剛需住房、改善性住房、保障性住房、租賃住房等領域,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

同時,平安銀行還積極優化資金供給結構,加大對重點和薄弱領域的資產投放力度,積極支持國家產業升級。具體而言:一是全面加大對科技行業、綠色發展、中小微企業等重點和薄弱領域的資產投放力度,全面踐行和發力五篇大文章;二是持續加大對居民個人消費的信貸投放力度,更好地支持擴大內需。截至2024 年 3 月末,平安銀行個人貸款餘額爲 18,781.30 億元。此外,爲有效推進資產結構優化和重點領域資產投放,平安銀行從頂層設計、產品支持、風險支持、資源配置和考覈優化等多個方面,制定了專項措施。

防控風險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指導意見》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要“統籌發展與安全”,“穩中求進,守牢風險底線”。對此,冀光恒表示,平安銀行堅持底線思維,奉行“長期主義”,持續強化風險管理與合規管理:一方面,持續強化風險管理,加大存量不良資產的清收處置力度,加強新增資產准入和管理,加強重點領域風險管控,有效防範化解相關領域風險,保持資產質量穩定;另一方面,持續強化合規管理,完善合規“網格化”治理模式,鞏固合規治理、合規約束、合規文化“三大能力”,增強合規意識,厚植清廉文化,築牢可持續發展防線,推動全行經營管理和業務發展行穩致遠。

接下來,平安銀行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胸懷“國之大者”,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持續推動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項轉型升級措施做實做深,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持續強化金融風險防控,深入踐行金融高質量發展,努力在助力強國建設的進程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