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专访|中国东方教育:与企业深度绑定,铺设技能型人才成长快车道

專訪|中國東方教育:與企業深度綁定,鋪設技能型人才成長快車道

銀柿財經 ·  05/13 08:57

爲了統籌解決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兩張皮”問題,2023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發佈《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發布即將迎來一週年,這期間職教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職業教育在產教融合方面下了哪些功夫,有何成效?職業教育的未來又在哪裏?日前,銀柿財經專訪了中國東方教育集團董事會秘書毛超聖。

深耕20餘載,實現產教深度綁定

作爲老牌職教公司,行業龍頭中國東方教育(00667.HK)在產教融合領域已探索了二十餘載。1991年,我國第二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會議首次提出了產教融合的重要概念。作爲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機構,中國東方教育在世紀之交即2000年左右,積極響應號召,着手嘗試產教融合的相關實踐工作。

“那時叫訂單培養。”簡單來說,就是用工企業需要員工,與學校簽訂訂單並支付相應費用,學校根據企業需求對學生進行鍼對性培養,“學校與企業的互動並不多。”毛超聖回憶道。

2017年底,距產教融合概念首次提出26年後,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產教融合被確定爲國家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後幾年,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多次在相關文件中被重點提及。

與國家大政方針同頻共振,中國東方教育不斷迭代升級其人才培養模式。“訂單培養也逐漸過渡到校企合作階段,進入到目前的產教融合階段”“現在會把企業的實際場景,師資、課程、企業文化融入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和企業互動頻繁。”毛超聖說。

“產教融合逐步強調企業參與辦學的主體作用——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如,引導企業深度參與職業院校專業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實訓,實行校企聯合招生、支持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引導企業按崗位總量的一定比例設立學徒崗位等。”毛超聖舉例道。

梳理行業大勢和教育實踐,毛超聖認爲產教融合的要義是學校與企業的深度綁定。“如此,不僅能調動企業的積極性還能提高職教學生與用工企業的匹配度與互選成功率。”他說。

“所學即所需”鑄就95%高就業率

產教融合的最大優勢在於,它確保了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市場需求緊密相連,使學生所學真正符合社會的實際需求,即“所學即所需”。毛超聖介紹,中國東方教育採用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模擬真實工作場景。例如汽車維修實訓車間與實際汽修廠一致;如烹飪課程中直接引入企業廚師長和標準化菜譜,通過實戰教學、崗課賽證深度融合等提升學生技能和崗位匹配度,以豐富的實戰經驗和過硬的能力爲學生就業保駕護航。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就業承壓。令毛超聖自豪的是,在此大環境下,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東方教育旗下七大品牌推薦就業率長期保持近95%的水平。“職業教育培訓最終指向是就業。”毛超聖認爲。

“如今,產教融合已是鑄就中國東方教育的高就業率王牌之一。”毛超聖告訴銀柿財經,學校通過與希爾頓花園酒店、外婆家、比亞迪等用工企業長期穩定的合作,定向爲企業輸送所需人才助力學員就業。至2023年,中國東方教育新建產教融合基地408個,17所院校上榜人社部《工學一體化建設名單》。

產教融合作爲中國東方教育推動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徑,其內涵與形式亦在不斷豐富和完善,從最初的1.0版本發展至今,已經邁入了更爲先進的3.0版本。“經過優化升級,3.0版本的教室與企業實際需求的契合度上有了顯著提升,更加貼近真實的工作環境,得到了更多好評和認可。”

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新方向

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市場環境的深刻變革,職業教育正日益展現出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的鮮明特徵。毛超聖對銀柿財經表示,未來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將在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國際交流、學習模式創新等多個維度深入發展。

比如,隨着數智時代的來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對新時代技術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爲應對這一挑戰,2024年3月中國東方教育旗下新華互聯網科技在山東濟南舉行了高技能培訓基地發佈會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簽約儀式,浪潮、百度、中科希望集團等企業與新華互聯網科技簽署了合作協議,聚焦人工智能、物聯網、網絡安全等前沿領域,共同探索數智時代下的人才培養和產教融合新路徑。

同時,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先後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以助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據此,毛超聖認爲,職業教育的戰略機遇期已經來臨,職業教育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新階段。

“要想在戰略機遇期勇立潮頭還得做好高質量發展這篇文章,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毛超聖介紹,目前中國東方教育已建立了職業教育自主研發機構——中國東方教育研究院,形成了集團研究院-事業部研發中心-院校研發小組“三級研發體系”,旗下各品牌每年專業迭代率可達到30%以上,並在軌道交通、康養醫療、特種裝備維護等方向進行產教融合探索。

“教育事業久久爲功,利當下也利長遠。”毛超聖坦言,短期來看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然會增加建設、師資、研發等方面的營業成本,但是長遠來說能進一步築牢護城河,鞏固其在職業教育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和領先地位。

高分紅映射高質量發展底氣

在我國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爲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彰顯其對投資者和社會的責任擔當,助力整個行業水平的提升,中國東方教育也在積極回饋投資者。近日發佈的中國東方教育2023年年報顯示,中國東方教育將派發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20港元(約人民幣0.18元),分紅率爲145%,對應股息率爲8.33%。

高股息率,不僅說明企業擁有良好和穩定的現金流,也同時說明中國東方教育具備較強抗風險能力,並對未來盈利前景持樂觀預期。根據報告,2023年中國東方教育營收39.79億元,同比增長4.2%。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爲5998.3萬元,同比增長106.69%;

公司定期存款、銀行結餘及現金總額爲約人民幣30.67億元,佔資產總值約人民幣92.91億元的33.0%。

“本集團擁有充足的資金承擔未來高質量發展的營運資本需求。”毛超聖說。毛超聖同時預計,未來兩三年,集團利潤將逐步恢復至歷史高位,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均將實現大幅躍升。面向未來,他信心滿滿。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