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材科技(002080):玻纤底部确立;叶片协同增效;隔膜持续降本

中材科技(002080):玻纖底部確立;葉片協同增效;隔膜持續降本

中泰證券 ·  05/10

事件:公司公佈2023 年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58.89、22.24、19. 65 億,追溯調整後分別同比+0.29%、-37.77%、-10.73%,2023Q4實現營收、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6.58、5.16 和4.66 億,追溯調整後分別同比-4.34%、-54. 27%和-16.39%,分別環比+30.86%、+63.29%和+86.40%(環比未做追溯調整)。

事件:公司公佈2024 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44.3、2.16、1.08 億,追溯調整後分別同比-12.16%、-47.66%、-70.76%,分別環比-42.15%、-58.14%、-76.82%(環比未做追溯調整)。

2023 玻纖行業景氣下行,板塊盈利承壓。2023 年各大玻纖細分應用方向需求增速承壓,疊加產能持續有所新增,行業整體供需失衡,價格端來看,隨着中國巨石九江20萬噸粗紗線、泰山玻纖鄒城6 改12 粗紗線等產線在上半年點火,其產能爬坡後於下半年對市場構成顯著增量衝擊,行業價格於Q3 出現環比顯著下行,並持續創下歷史新低。就公司2023 年產銷來看,玻纖及製品銷量136 萬噸,同比+17.24%,玻纖及製品銷售收入爲83.77 億,同比-8.3%,我們測算公司玻纖及製品噸均價、噸成本、噸淨利分別爲6172.89、4776.69、749.18 元/噸,分別同比-21.61%、-10.25%、-69.07%。

當前玻纖行業底部已明,粗紗開啓復價,電子紗價格彈性高。粗紗方面,我們測算2024-2025 年粗紗新增有效產能爲40.6、64.8 萬噸,對應供給增速分別爲4.5%、6.8%,測算2024-2025 年粗紗下游需求增速分別爲4.4%、4.7%。當前處週期底部,尾部企業產能仍虧損至現金成本,新增產能投產節奏或有放緩,且冷修產線增加,供給端整體可控,2024 玻纖行業供需望有所改善。2024Q1 來看,玻纖主要下游領域需求皆有所恢復,其中熱塑、電子、風電相關領域增長較好,同時海外市場需求強於國內,2024年1-3 月玻纖及製品出口量爲52.55 萬噸,同比+12.07%。內需恢復疊加外需復甦之下,2024 年3 月25 日行業層面出現恢復性漲價,庫存得到快速去化,截止4 月末,玻纖生產企業庫存環比-24.4%。電子紗方面,我們2024-2025 年新增有效產能分別爲-1.6、11.2 萬噸,對應供給增速分別爲-1%、7.3%,2024 年產能有所收縮,我們預計2024 年電子紗需求同比+7.8%,需求較快增長疊加產能有所收縮,電子紗價格存持續向上動能,2024 年4 月初行業已開始復價。

泰玻2024 年有量增,底部競爭優勢強。泰山玻纖粗紗產能爲全球第二大玻纖粗紗企業,截止2023 年末產能超130 萬噸,玻纖製品收入佔比高,噸盈利領先行業。目前公司規劃有太原基地30 萬噸新建粗紗產能以及鄒城5 線5 改8 細紗項目,其中山西基地一期15 萬噸預計在2024Q3 投產,二期15 萬噸預計在2025H1 投產,鄒城5 改8 項目預計在2024H1 投產,2024 公司設計產能預計淨新增18 萬噸。

2023 中材葉片與中復連衆重組完成,風電葉片板塊盈利水平大幅改善。2023 年中材葉片完成對中復連衆100%股權的收購,疊加2023 年風電裝機強勁復甦,中材葉片+中復連衆顯現出“1+1>2”的整合效果,考慮中復連衆並表後,公司全年銷售風電葉片21.6GW,同比+4.96%,單套功率達5.6MW/套,同比+23%,毛利率18.3%,同比+9.67pcts,全年實現淨利潤5.86 億。

2023 鋰電隔膜成本大幅下降,盈利韌性強。公司鋰電隔膜業務2023 年實現收入24.37億,同比+30.56%,實現銷量17.33 億平,同比+ 52.9%。我們測算公司鋰膜單價、單位成本、單平淨利分別爲1.41、0.86、0.43 元/平,分別同比-14.61%、-12.27%、+0.96%,在價格有所承壓的背景下,鋰電隔膜盈利展現出較強韌性,背後主要是單位成本的大幅下降,公司持續在鋰電隔膜生產端推進精益管理和降本增效,2023 年基膜產能利用率達107%,全年產線A 品率穩定維持在90%以上,產品質量成熟度穩步提升,採購降本、精益改善和效率提升三管齊下的舉措之下,基膜單位成本下降24%。

鋰電隔膜產能擴張持續推進,市場份額和盈利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截止2023 年底,公司已具備40 億平基膜生產能力,後續公司將推進在建產能的持續落地,預計2024年中產能將超過60 億平米,當前公司鋰電隔膜產品和客戶結構不斷優化、成本端持續下行,我們認爲公司有望在維持盈利相對韌性的情況下提升自身市場份額,推升鋰電隔膜業務對公司整體盈利貢獻。

車載儲氫瓶前瞻佈局,市佔領先。2023 年公司實現車載儲氫瓶出貨1.3 萬隻,同比+70%,收入規模超2 億元,市佔率保持行業領先。公司前瞻佈局車載儲氫瓶細分賽道,產能建設、產品佈局和技術研發不斷推進,蘇州基地已建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70Mpa四型瓶智能生產線(產能5000 只),同時320L 及以上大容積三型儲氫瓶,70Mpa 四型瓶、30Mpa 儲氫管束集裝箱、99Mpa 站用儲氫瓶等新產品也已開發完成。公司產品、產能和技術佈局全面,靜待燃料電池汽車市場成熟起量。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公司2023年盈利有所承壓,我們下調盈利預測,同時引入2026年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4-2026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5.06/29.98/34.15億(2024-2025前值分別爲26.74/32.32億),對應當前股價的2024-2026年PE分別爲10.4/8.7/7.6X,考慮到當前股價已充分反映市場悲觀預期,公司PB估值處歷史較低水平,我們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玻纖需求大幅下滑,新增供給過高,玻纖原紗價格大幅下滑;風電裝機大幅下滑;鋰電隔膜業務不及預期;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發展不及預期;信息更新不及時的風險;政策落地不及預期的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