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赛力斯(601127):出口+智能化 双品牌成就一流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

賽力斯(601127):出口+智能化 雙品牌成就一流新能源汽車頭部廠商

銀河證券 ·  05/08

深耕整車製造二十餘年,賽力斯雙輪驅動成長爲國內新能源主機廠龍頭。公司自2003 年開始涉足汽車業務,時至今日已積累了二十餘年的整車製造經驗,並於2017 年獲得全國第八張新能源生產資質, 較早開啓新能源轉型。目前公司形成賽力斯(含問界)+東風小康( 含藍電、風光)的乘用車產品矩陣, 其中問界定位全球豪華新能源品牌,借力華爲智選模式合作,智能化水平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賽力斯、藍電、風光定位經濟型的出海品牌,不斷開拓全球市場,自2005年以來, 公司整車遠銷全球70 多個國家和地區, 累計出海超過50 萬輛, 2023年賽力斯品牌出口量大增至0.77 萬輛, 帶動出口均價增長, 助力公司國外營收同比增長23.5%至39.13 億元。公司通過雙品牌戰略構建完備產品佈局, 成長爲一流的新能源主機廠龍頭。

問界改款煥新銷量領跑細分市場,躍居豪華車市場頭部新勢力。問界首款產品M5 最早於2022 年發佈上市,後又發佈問界M7,但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及首代產品的技術成熟度問題,銷量曾陷入短期低谷,2023 年9 月問界M7 煥新,依託行業領先的智能化水平快速成爲現象級爆款,上市7 個月訂單突破17 萬輛,12月公司發佈旗艦豪華新品M9,再次取得成功,上市86 天大定突破6 萬輛,今年4 月,公司再次推出新款M5,沿用公司領先的智能化技術,首日大定突破4000臺。在銷量低谷期公司始終明確問界的豪華品牌定位,依靠技術與市場積累於新款產品取得成功,躍居豪華車市場頭部新勢力,助力公司扭轉業績困境。受益於豪華產品高價值量與銷量快速增長帶來的規模效應, 2024 年Q1 公司實現營收265.61 億元,同比+421.72%,毛利率環比2023 年Q4 上升7.97pct 至21.51%,實現歸母淨利潤2.20 億元, 成功實現扭虧。當前問界系列產品取得顯著市場競爭優勢地位,產品性能全面超越外資豪華品牌,一季度M7 銷量在中大型SUV 市場僅次於Model Y,明顯領先其他混動產品,M9 連續兩週位列40 萬以上豪華SUV銷量冠軍,品牌聲譽快速擴大,有望推動公司業績景氣度的繼續提升。

華爲賦能問界走向智電未來。公司與華爲採用合作最爲緊密的智選模式, 產品應用華爲智能化技術範圍最廣,華爲技術賦能爲問界品牌帶來了卓越的產品競爭力。智能駕駛方面, 華爲城市ADS 目前已率先普及全國所有城市, 技術經過多次迭代逐步完善,4 月24 日,華爲發佈全新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華爲乾崑,帶來基於端到端架構的ADS 3.0,推動智能駕駛技術再進化;智能座艙方面,華爲基於智能終端的完備佈局打造以手機爲核心的“1+8+N”的智能生態體系,車機成爲智能生態體系的重要一環,另外,乾崑品牌帶動智能座艙向全場景設備協同進化;動力系統方面,問界系列的混動產品的動力系統集成了華爲的電驅系統和公司的動力增程系統,技術實力行業領先。另外,問界M9 還率先採用了玄武車身、一體化壓鑄、途靈底盤等華爲最新技術,全方位鞏固了產品的技術實力,助力問界系列以技術引領市場,銷量節節攀升。華爲技術賦能帶來的產品差異化競爭力將持續驅動問界系列銷量保持高增態勢, 預計2024 年問界系列產品有望實現銷量40 萬輛。

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24-2026 年營業收入分別爲1292.14 億元、1605.66 億元、2143.10 億元,同比分別爲+260.51%、+24.26%、+33.47%,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5.67億元、57.00 億元、97.15 億, 對應EPS 分別爲1.70 元、3.78 元、6.43 元。綜合考慮絕對估值與相對估值法,給予公司目標價區間111.25-120.96 元, 對應市值區間1679.64-1826.24 億元,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的風險; 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智能化技術研發不及預期的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