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24 年4 月30 日,凱賽生物發佈2023 年年度報告及一季度報告: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1.14 億元,同比下降13.39%;實現歸母淨利潤3.67億元,同比下降33.75%;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3.07 億元,同比下降44.67%;銷售毛利率28.79%,同比下降6.45pct,銷售淨利率19.32%,同比下降5.77pct;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爲5.69 億元,同比下降2.34 億元。
2023Q4 單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9 億元,同比-9.07%,環比+2.55%;實現歸母淨利潤爲0.53 億元,同比-21.53%,環比-26.92%;扣非後歸母淨利潤0.51 億元,同比-11.54%,環比-3.82%;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爲0.39 億元,同比-1.15 億元,環比-1.67 億元。銷售毛利率爲29.70%,同比-4.98pct,環比+3.64pct;銷售淨利率爲10.06%,同比-3.51pct,環比-6.55pct。
同時,公司公佈一季度報告,2024Q1 單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5億元,同比+35.43%,環比+24.76%;實現歸母淨利潤爲1.05 億元,同比+83.25% , 環比+99.96% ; 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03 億元, 同比+124.96%,環比+103.19%;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爲2.15 億元,同比+1.36億元,環比+1.76 億元。銷售毛利率爲28.68%,同比-5.35pct,環比-1.02pct;銷售淨利率爲15.61%,同比+1.39pct,環比+5.55pct。
投資要點:
2023 年營收利潤下滑,公司業績承壓
2023 年實現營業收入21.14 億元,同比下降13.39%;實現歸母淨利潤3.67 億元,同比下降33.75%。其中,2023 年公司實現毛利潤6.09 億元,同比-2.52 億元;期間費用2.00 億元,同比+0.73 億元,資產減值損失-2898萬元,損失同比上升56 萬元,信用減值損失627 萬元,損失同比上升1295 萬元。2023 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爲5.69 億元,同比下降2.34 億元,主要是上期公司進項稅留抵退回導致。期間費用方面,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率爲1.81%,同比-0.04pct;管理費用率爲8.70%,同比+0.97pct;研發費用率爲8.95%,同比+1.26pct;財務費用率爲-10.00%,同比+2.09pct,主要是本期美元波動導致匯兌收益下降導致。
產品方面,2023 年,公司長鏈二元酸系列實現生產量6.57 萬噸,同比+10.70%,實現銷售量6.00 萬噸,同比+2.22%,實現營業收入19.08億元,同比-8.99%,毛利率37.86%,同比下降2.83pct;生物基聚酰胺系列實現生產量1.03 萬噸,同比-49.03%,實現銷售量0.76 萬噸,同比-31.34%,實現營業收入1.54 億元,同比-33.27%,毛利率-17.99%,同比下降10.65pct。
2023 年Q4 公司實現淨利潤5519 萬元,環比下降3368 萬元,實現毛利潤1.63 億元,環比上升0.24 億元,期間費用1.15 億元,環比上升5840萬元,所得稅費用142 萬元,環比下降719 萬元。
2024Q1 淨利潤環比提升,公司經營向好
根據公司一季度業績報告,2024Q1 公司實現淨利潤1.07 億元,環比上升5167 萬元。受下游需求回暖影響,公司緊抓市場機遇,加大產品銷售力度,同時全力拓展新產品癸二酸市場,提升客戶份額,因此,長鏈二元酸銷售量,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公司歸母淨利潤受此影響,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2024Q1 實現毛利潤1.96 億元,環比上升0.33 億元,費用方面,2024Q1 銷售費用爲1229 萬元,環比上升151 萬元;管理費用爲4324 萬元,環比下降964 萬元;研發費用爲4478 萬元,環比下降1793 萬元;財務費用爲-3742 萬元,環比下降2654 萬元。2024Q1的資產減值損失-590 萬元,環比上升710 萬元;信用減值損失爲-269 萬元,環比下降619 萬元。
與招商局合作,加速推進生物基聚酰胺應用
凱賽生物與2023 年與招商局集團簽訂業務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招商局集團將盡最大的商業努力推廣和落實凱賽生物基聚酰胺產品的使用。基於公司產品的特點和雙方的深度合作關係,公司正與招商局集團共同推動相關生物基材料在集裝箱、建築、光伏、物流等領域的應用,未來公司向招商局集團體系內客戶形成批量銷售將促進新增產能的消化。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24-2026 年營業收入分別爲34.07、60.01、95.37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5.35、8.49、13.11億元,對應PE 分別56、35、23 倍,考慮公司未來成長性,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下滑、新產能貢獻業績不達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環保政策變動、經濟大幅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