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伟思医疗(688580):23年经营明显恢复 静待医美业务放量

偉思醫療(688580):23年經營明顯恢復 靜待醫美業務放量

光大證券 ·  05/02

事件:

1)公司發佈2023 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4.62/1.36/1.22 億元,同比+44%/45%/59%。經營性淨現金流1.34 億元,同比+56%;EPS(基本)2.00 元。除回購專用證券賬戶外,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股派發現金紅利1.5032 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向全體股東每10 股轉增4 股,股利支付率爲75%。業績符合市場預期。

2)公司發佈2024 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0.88/0.22/0.19 億元,同比-8%/-28%/-27%。經營性淨現金流938.6 萬元。EPS(基本)0.32 元。業績略低於市場預期。

點評:

2023 年經營明顯恢復,4Q23 業績穩健增長,1Q24 業績承壓:4Q23 營收、歸母淨利潤、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30/0.35/0.31 億元,同比+24%/9%/8%。4Q23 收入增速相較前三季度有所放緩,與院內外行業政策波動有關;利潤端增速小於收入端,主要系股份支付費用計提增加。2023 年公司營收創歷史新高,盈利能力較上年有所回升,歸母淨利率和扣非歸母淨利率分別爲29.5%/26.3%,同比+0.3pp/2.5pp,剔除股份支付和所得稅影響的歸母淨利率爲33.1%,同比+4.1pp。分產品看,2023年磁刺激類產品收入同比+47%,銷售量同比+38%,與二代磁上市且產品單價提升有關;電刺激類產品收入同比+7%,銷售量同比+22%,與市場競爭加劇和產品單價下降有關;電生理類產品收入同比+31%,銷售量同比+17%,與二代團體生物反饋儀上市和廣泛推廣有關;耗材及配件類產品收入同比+31%,與主產品一同實現較快增長。1Q24 公司收入利潤承壓,與招投標放緩等因素有關。

堅持創新驅動,豐富產品矩陣,優化業務結構:公司堅持創新驅動,持續投入在磁刺激、電刺激、電生理、康復機器人、激光射頻等技術平台開發建設,豐富產品管線和技術儲備。2023 年研發投入0.78 億元,同比+28%,新增授權專利47 項,新增軟件著作權8 項,新增國內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5 項、三類醫療器械證1 項,FDA認證2 項。原有產品迭代升級,1H23 二代盆底功能磁刺激儀、二代經顱磁刺激儀、二代團體生物反饋儀順利上市,23 年8 月下旬成功開展“經顱電刺激儀”合作,進一步協同推進經顱磁刺激與經顱電刺激技術在神經科學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新興產品陸續上市,塑形磁產品於23 年3 月獲得FDA 認證,11 月國內取證;23 年2 月和3 月分別取得高頻電灼儀二類醫療註冊證與半導體激光三類醫療註冊證;皮秒激光治療儀的臨床試驗全部完成,有望於24 年底取證;射頻抗衰、射頻溶脂正在有序推進過程中。康復機器人的第一代產品已全部取證,覆蓋人體上下肢全週期康復評估和訓練;24 年2 月MagNeuro ONE 系列產品取證,拓展至經顱磁機器人。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考慮到院內外招投標節奏放緩,且公司研發投入加大,下調24-25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爲1.76/2.15 億元(較上次下調3%/6%),新增26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爲2.59 億元,當前股價對應24-26 年PE 爲18/15/12 倍。

公司作爲磁電聯合康復器械龍頭,卡位高成長藍海賽道,堅持創新驅動,積極拓展康復和醫美業務,有望受益於康復產業高景氣和居民消費升級。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康復科建設放緩;新品研發失敗或者市場推廣不利;醫療政策風險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