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重磅信号!近百家企业赴港上市,如何看待?

重磅信號!近百家企業赴港上市,如何看待?

券商中國 ·  05/01 20:53

近日,美的集團、曹操出行等4家內地企業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這是繼2023年10月24日遞交申請之後,美的集團再次更新招股書。

前不久,中國證監會出臺5項對港合作措施,包括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拓寬滬深港通機制,助力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隨筆中提到,出訪杭州和蘇州時,注意到不少企業已申請或考慮申請在港上市。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2023年香港市場只有72家IPO企業上市,融資規模創下10年新低,而今年則有望迎來反彈。今年以來,港交所已有15家IPO企業上市,目前已遞交IPO申請書並等待上市的還有至少79家,包括盛禾生物、汽車街等5家通過聆訊的待發行企業。

美的等近100家企業赴港上市

近日,美的集團再次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這是繼去年10月首次申請之後再次更新文件,同日遞交IPO申請書的還有曹操出行等4家企業。

美的集團是家電行業的龍頭股,全球家電銷量市場份額達到7.9%,若按2023年營業收入計算,美的集團是內地最大、全球前五的商業空調供應商(格力電器是內地市場份額最大的空調供應商)。過去三年營業收入分別爲3433.61億、3457.09億和3737.10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爲290.31億、298.12億和337.47億元。此次擬在香港主板上市,保薦人爲中金公司和美林。

“看準了香港市場的制度優勢和與國際標準的無縫銜接,透過境外融資能加速其在內地及國際市場的發展。”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隨筆中提到,他在出訪杭州和蘇州時,注意到不少企業已申請或考慮申請在港上市。

雖然他說的是長三角企業,但對於珠三角等企業同樣適用,這是不少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所看重的地方,香港市場擁有的是海外資金和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同時上市制度和披露標準與國際接軌。

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在港交所遞交IPO申請的企業已有94家,其中盛禾生物、汽車街等5家已通過聆訊等待發行,還有74家待審“處理中”,15家等待進展。

港股IPO市場有望反彈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2023年香港市場只有72家IPO企業上市,融資規模創下10年新低,而今年則有望迎來反彈。

此前,中國證監會公佈5項對香港資本市場的政策,包括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拓寬滬深港通機制,助力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

全國政協委員、交銀國際董事長譚嶽衡表示,5項措施深化了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深度和廣度,有利於提振資本市場,提升港股市場流動性,吸引更多資金來港。

譚嶽衡認爲,過去幾年,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香港新股市場的融資數量和融資額都不太理想,進而與二級市場的表現不佳形成一定的負反饋。在這個非常關鍵的階段,建議內地和香港監管機構抓住時間窗口,加快出臺配套措施。

上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公開提到,更多內地龍頭企業到香港上市,爲香港IPO市場注入更多活力和吸引力。港交所正在審批的上市申請近100家,已經在內地監管機構申請備案到港上市的也有幾十家,其中包括來自AI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製造業、物流等行業的企業。

他同時表示,根據多家會計師行預測,今年香港IPO募資額將超過1000億港元,IPO市場恢復活力將刺激股市交投氣氛,提升流動性和成交額,有助於被低估的股票回歸合理估值範圍。

如何破解募資難題?

今年以來,港交所已有15家IPO企業上市,其中募資規模最大的IPO是上週敲鐘的茶百道,募資規模25.56億港元。不過茶百道上市首日,市場表現一度下跌38%,開盤即破發。

多位投行人士認爲,破發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定價看市場環境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港股的流動性不如A股,是一個以機構投資者爲主的市場,但港股也擁有不可比擬的優勢,比如海外資金和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市場信心逐步恢復的過程中,IPO企業需要等待更好的發行環境,需要面對募資規模或許不及預期的情況。目前,不管對外資投行還是香港中資投行來說,IPO承銷能力已經成爲一大考驗,甚至出現類似“過橋資金”的配售資金。

不少香港業內人士呼籲,內地和香港互聯互通實踐多年,已經取得很好的成果,也有了相應的監管經驗,是否可以考慮適時將二級市場的互聯互通經驗推廣到一級市場,比如說推出IPO新股的滬深港通,即簡稱“新股通”。

編輯/Jeffre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