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李书福迎来第9个IPO!曹操出行递港股招股书

李書福迎來第9個IPO!曹操出行遞港股招股書

財聯社 ·  05/01 10:28

①報告期內,曹操出行分別年度虧損0.07億元、20.07億元、19.81億元,3年合計巨虧70億元; ②曹操出行多次被約談。今年1月和4月,上海消保委和浙江消保委點名了曹操出行; ③從傳統車企到新能源汽車,再到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李書福已構起了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帝國”。

《科創板日報》5月1日訊(記者 陳美) 醞釀上市已久的曹操出行,終於邁出實質一步。

近日,曹操出行向港交所正式遞交上市申請書。作爲吉利集團孵化的企業,李書福擁有對曹操出行的絕對控股權。招股書顯示,曹操出行共經歷3輪融資,最後一輪融資是在2021年9月,投前估值高達170億元。

李書福迎來人生中的第9個IPO。

三年累計虧損70億,多個城市出現運力飽和預警

在互聯網經濟時代,網約車一直是巨頭們爭搶的版圖。按總交易價值(GTV)計算,2021年-2023年曹操出行位列中國網約車平台前三名。

隨着行業規模的擴大,曹操出行在收入上也呈現增長態勢,2021年-2023年其分別實現營收71.53億元、76.31億元和106.68億元。不過,百億營收之下,難擋曹操出行虧損之勢。報告期內,曹操出行分別出現年度虧損30億元、20.07億元、19.81億元,3年合計虧損70億元。

關於這一虧損,競爭是重要原因。一位投資人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早期網約車入局者衆多,行業競爭激烈,包括T3、高德、美團等在內的網約車平台都大手筆砸錢,通過補貼吸引用戶和司機。“例如,T3就以補貼方式在短時間內連開15個城市,突破了日均百萬單的成交量。各平台也積極招募司機,以佣金和激勵的方式增加平台運力。”

但到目前,網約車逐漸由增量市場變爲存量競爭市場,部分城市甚至出現運力飽和預警。《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包括東莞、溫州、三亞、長沙等城市先後發佈運力飽和預警,並採取暫停受理新的網約車經營許可及運輸證核發業務的措施。與此同時,聚合平台的崛起,也打破了市場競爭格局。

在招股書中,曹操出行坦言,聚合平台已成爲網約車市場的主導平台之一。據曹操出行披露,2023年,行業總訂單30%來自於聚合平台,而2018年該比例僅佔3.5%。

由於與聚合平台合作,曹操出行貿易應收款項從2021年的1.6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2.66億元,且3個月以內的賬齡高達2.61億元。其中,貿易應收款爲聚合平台的應付未償款項。

image

截至目前,曹操出行的2023年毛利率及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已經轉正,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經調整的EBITDA爲5.0%,但2023年底,其流動負債淨額高達52億元,使得曹操出行依然有流動性資金不足的風險。

多次被消保委點名 行政處罰高達175筆

據披露,2023年,曹操出行總用戶獲取成本佔GTV的百分比,已從2022年的22.1%降低至18.1%。

但《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包括用戶補貼、支付予第三方聚合平台的佣金、推廣、廣告及客戶推薦補貼在內的總獲客成本,卻逐年上升。2021-2023年該筆成本支出達到爲4.5億元、5.8億元、7.8億元。

與此同時,曹操出行也被多次約談。

今年1月,上海消保委對10家網約車平台計程計時開展比較試驗時發現,110次計程計時中有30次計程誤差不符合規範要求,35次計時誤差不符合規範要求。其中,計程、計時誤差不符合規範要求次數最多的平台均有曹操出行。在計程誤差中,曹操出行不規範次數達到5次;計時誤差中,曹操出行達到6次。

今年4月,曹操出行等網約車平台被浙江省消保委點名,稱近期發現包括曹操出行在內的10個網約車平台,普遍存在高速費收取告知不顯著、不充分、部分司機額外收取返程高速費、收取機場高速返程費的行業“潛規則”情況。

此外,據山東泰山財經報道,曹操出行平台曾出現“天價”訂單,即10公里打車花了480元。該位用戶表示,這一行程的打車費用通常不會超過30元,但曹操出行工作人員讓用戶自行支付480.9元費用,平台贈送一張10元打車優惠券作爲賠償。

當該用戶反映到監管部門後,曹操出行表示,考慮到該訂單時間久遠,因此給予免單處理。

作爲曹操出行主體公司,杭州優行科技共計遭遇行政處罰共計175筆,今年爲47筆。其中,4月的行政處罰,主要包括杭州優行提供服務的車輛未取得車輛營運證案、提供服務的駕駛人員未取得從業資格證案、網約出租車平台經營者未按規定上傳信息案等問題。

image

李書福迎來第9個IPO

隨着曹操出行遞交招股書,李書福將迎來第9個IPO。4月初,由李書福孵化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極氪,亦已向SEC公開遞交招股書。最終是誰讓李書福先敲鐘,值得期待。

在前8個IPO中,李書福分別實現了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極星、億咖通科技、錢江摩托、漢馬科技、力帆科技、路特斯科技的上市。就業務版圖來看,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是傳統汽車品牌;極星、錢江摩托、力帆科技、路特斯科技均涉及新能源車。

極星、路特斯科技是李書福佈局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前者定位於中級豪華電動車,後者聚焦於純電豪華超跑;錢江摩托主要生產新能源摩托車;力帆科技則與吉利合資成立了睿藍汽車,聚焦“充換一體”賽道。

至於億咖通科技,則是李書福切入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領域的企業……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整個生態鏈中,李書福均有出手,8個IPO也讓這位造車巨人構建出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帝國”。

股權結構顯示,曹操出行第一大股東爲浙江濟底科技,持股比例高達69%;浙江吉利集團爲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爲13.9%。而李書福、其兒子李星星及其他聯繫人則全資持有上述兩家公司。

估值上,曹操出行第一輪投前估值達到獨角獸級別。2017年A輪融資時,曹操出行估值爲96億元,每股成本爲30.75元;2017月12月,A1輪融資時,投前估值攀升至103億元,每股成本爲30.76元;2021年8月,B輪融資時投前估值爲170億元,每股成本爲37.60元。

image

由此,已是獨角獸的曹操出行,若通過聆聽,資本市場將如何“評價”這家網約車巨頭?《科創板日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